《《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探究式教学设计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5216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探究式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探究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探究式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探究式教学设计探究式教学设计苏教版化学(1)专题三第二单元中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教材化学(1)必修专题三第二单元第二部分。从学生已有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旧知识迁移出铁、铜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 Fe2+和 Fe3+。关于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教学,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增加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设计,并组织学生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2、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而是从人们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懂得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铁和铜的应用实例,以及从新的角度回忆归纳已学的知识来掌握铁、铜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2)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不同价态的铁元素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转化。(3)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 Fe2+和 Fe3+。2过程与方法:在“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列表比较和图示联系的方式,在系统掌握铁、铜及其化合物

3、性质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铁、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思考化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三、教学过程设计: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上面照片上的是什么大桥?建造大桥用料最多的金属材料是什么?铁、铜是两种常见的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事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讨论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讲述:很早以前,人们己经知道铁、铜的性质并利用这些性质

4、应用在生活和生产中。同学们听说过历史上火烧阿房宫的故事吗?在陕西重建了阿房宫旅游景点, 让我带着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多媒体展示)介绍阿房宫磁石门:据说秦始皇很担心有人会谋害学生联系生活回答问题;江阴长江大桥,铁是建造大桥用料最多的金属材料。通过阿房宫磁石门介绍的动画及图片,了解铁的铁磁性。从而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以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思考化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多媒体在化学课堂的运用,延长了学生们的视觉,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他,所以阿房宫的北宫门门洞是用磁石砌成,这样若有人带刀剑或穿铁甲走过此门,就会被发现,以此来预防刺客。(多媒

5、体展示)铁、铜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多种图片。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多媒体展示)金属物 理 性 质应 用铁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和电的良导体,有很好的延展性.特征:能被磁铁吸引。(铁磁性)建筑业;汽车飞机等制造业;机械设备; 日常生活等。铜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和电的良导体,有很好的延展性。家用电器;电线电缆;仪表的零件,房屋装饰等。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铁、铜的一些物理性质,铁、铜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我们在以前已经学过了很多, 例如在实验室用铁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氢气,就是利用铁的还原性。请同学们结合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回忆归纳。填写在课本 P72 上。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多媒体展示)铁铜

6、与非金属反应3Fe+2O2 = Fe3O42Fe+3Cl2=2FeCl32Cu+O2 = 2CuOCu+Cl2=CuCl2与盐酸反应Fe+2H+=Fe2+H2不反应与盐溶液反应Fe+Cu2+=Fe2+CuCu+2Ag+=Cu2+2Ag学生根据图片上铁、铜的广泛用途和铁、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归纳总结铁、铜的物理性质。(填入表 3-4)学生讨论回忆己经学习过的铁、铜化学性质的一些反应,请几位同学上黑板写出方程式, 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Fe+2HCl=FeCl2+H22Fe+3Cl2=2FeCl3Fe+CuSO4=FeSO4+CuCu+2AgNO3=Cu(NO3)2+2Ag并请同学补充一些有关铁

7、、铜化学性质的一些反应。以探究铁铜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与用途相联系的铁铜的性质,使学生自己思考总结出铁铜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知识迁移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回忆归纳已学的知识来掌握铁、铜的主要化学性质。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对以前所掌握的知识有一个更完整更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讲述:通过上面的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铁、铜在反应中都是作还原剂, 铜反应后的产物一般为+2 价产物, 而铁的产物有+2 价,也有+3 产物生成, 我们怎么知道生成物是二价产物还是三价产物呢?

8、引出铁三角,指出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反应转化为亚铁化合物。铁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反应转化为正三价的铁的化合物。请同学观察课桌上 FeCl2 和 FeCl3 溶液的颜色有没有其它的鉴别方法呢?给出信息:在 0.1mol/L 的 FeCl3 溶液中滴入 2 滴硫氰化钾溶液, 溶液颜色呈血红色(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在刚才实验的两只试管中,能否可以让已变成血红色溶液的那个实验溶液颜色变浅,让没有变色的那个实验的溶液颜色变成血红色呢?要求学生通过课桌上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实现上述要求。2FeCl3+Cu=2FeCl2+CuCl2完成铁三角之间的一些转化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FeCl2 和 FeCl3

9、溶液的颜色Fe2+ 浅绿色Fe3+ 棕黄色学生实验:FeCl3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观察生成血红色溶液。FeCl2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观察无明显变化。让学生进行探究后, 回答通过加入一些氧化剂或还原剂可以实现上述目的。探究实验方案:在血红色溶液中加入 Fe 粉,溶液颜色变浅,在没有变色的那个实验试管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血红色。提交实验方案并完成探究实验。通过信息提示,提供学生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认识 Fe2+与 Fe3+的区别。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印象,克服机械的记忆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10、实验技能。围绕 Fe2+和 Fe3+相互转化的条件探究这一主线,通过一系列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用化学知识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体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 。(多媒体展示)介绍缺铁性贫血: 调查显示,目前全世界约有 20 亿人贫血,其中 90%以上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的贫血。医学上可通过补铁药物治疗。但人体并不能吸收所有价态的铁,只能吸收 Fe2+。故医院出售的补铁剂药物主要是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碳酸亚铁等。而在这些药物的外层都要裹上糖衣,你能说说这样做的目的吗?联系实际交流讨论:实验室配制的 FeSO4 溶液久置是否会变质? 为什么

11、? 如何鉴定它已经变质?如何防止 FeSO4 溶液变质? 防止药物被氧气氧化成三价铁,使人体不能吸收。会被氧气氧化成 Fe2(SO4)3,可用 KSCN 溶液来检验,在 FeSO4 溶液加入铁粉可防止 FeSO4 被氧气氧化。以课堂走进生活,以 Fe2+和 Fe3+相互转化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巩固与练习:(题目略)学生通过交流讨论, 读题、审题、分析、回答解题过程和正确答案。从习题入手,锻炼学生的读题、审题、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质疑和反思能力。(资料介绍:多媒体展示)铁及铜的化合物的应用Fe2O3+油漆:可制造防锈油漆; FeCl3、FeSO4 等:可

12、作净水剂;铁的化合物在人体中的作用 缺铁:贫血、心动过速、指甲扁平等。铁过量:损害肝肾,皮肤发黑。CuCl2、 CuSO4 等铜盐:可抑制藻类生长, 杀死细菌, 在游泳池中作水的消毒剂;铜的化合物在人体中的作用 缺铜:造血功能受损,骨质疏松易折,心脏血管失去弹性、头长白发。铜过量:铜离子会与蛋白质结合成沉淀,造成铜中毒锻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索无止境。布置作业:根据 Fe、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写出其它的转化化学方程式, 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学生完成作业, 下节课进行交流。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新课改下的一堂新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量学生实验。真正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新问题,设计新实验,解决新问题,将探索引向深入。在实验探究中, 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确定实验目的, 减少实验的盲目性, 加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 提高实验的有效性。从而强化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有利于掌握新知识。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江锡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