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五上第2单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5156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区五上第2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园区五上第2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园区五上第2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园区五上第2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园区五上第2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区五上第2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区五上第2单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工业园区 五年级上册 单元单元第二单元(星海小学)第二单元(星海小学)本单元本单元素养培养素养培养目标目标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的奥秘” ,要引领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趣妙景,领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奇特动人的纺织娘、蜗牛、变色龙、会脱壳的金蝉,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掌握本单元的 30 个生字新词,能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并会正确书写和运用。体会课文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用叙事的形式、融入自己的情感介绍小动物的写作特点;并抓住小动物外形、动作的特点来介绍,生动有趣;在描写小动物的过程中写出自己

2、的感受,使文章充满情趣。并进行习作练笔。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学习按一定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体会文章题目“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学习给文章命名的方法。体会并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生动、形象、具体地描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和金蝉脱壳的第 4、第 5 自然段。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五上的第二单元,学生还处在中年段与高年段的衔接期,因此,应该关注中高年段特点,夯实中年段目标,提升高年段目标。中年段的目标,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练习予以了温习,如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 “能初

3、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习作中“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等等。课标要求,高年段的学生除关注文本的内容、情感外,应该开始更多的关注文章的表达方法,因此,本单元的素养培养目标结合文本,较多地考虑了对文章表达顺序、表达方法,甚至给文章命名的训练。虽然学生在这些方面刚刚起步,但因为有课文生动形象的 “例子” ,再加上老师清楚的讲解、指导,相信学生一定能有所领悟,并尝试迁移运用至习作中去。课课 题题4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内容内容简析简析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孙友田以清新活泼而

4、又充满激情的笔调,描绘了大自然绚丽多姿的美景,召唤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总汲取丰富的营养。教材教材分析分析语言语言结构上的回环反复、首尾呼应,给人鲜明的节奏感,也使诗歌意境更为深远,主旨表达表达特色特色更为深化,增强了表达上的感染力。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无尽的想象。拟人手法的生动运用。标题运用比喻手法,凝练、生动、形象。常规常规目标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对课文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通过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素养素养培

5、养培养目标目标核心核心目标目标随文感受并学习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回环反复、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感受现代诗歌对仗工整,音律节奏明快优美的语言特点。教学设计举隅教学设计举隅(或教学建议)(或教学建议)在教学诗歌的第三到五小节的学习采取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出示文中的插图:大家来欣赏这张图片,如果你来到这里,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从青山、绿水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从天空、大地热情的招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适当的点拨为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文中插图,再联系课文填空。多美的画面啊!你看, ( )的天空, ( )的草地;你听,黄鹂( ) ,小溪( ) ;你闻,空气中还

6、弥漫着( ) ;还有那( ) ,这大自然就像是(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口才。读悟第一、第六小节。教师通过讲述,告诉学生这两小节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诗歌里面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这两小节完全一样,但是表达的含义有所不同:第一小节首先描绘了“大自然绿色课本”的美丽神奇,吸引读者走了进去;而第六小节既呼应了开头,又总结了全文。使得学生对诗歌写作的修辞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一、阅读与积累。1. 诗人把“大自然”说成“课本”是因为 ,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是因为 。2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 。3

7、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完全一样的,这种写作手法叫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二、小练笔,仿写。例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小溪说: 蓝天说: 说: 例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 ,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 , 。课课 题题5 5、装满昆虫的衣袋、装满昆虫的衣袋内容内容简析简析本课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学习,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以及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探索和钻研的精神。教材教材分析分析语言语言表达表达特色特色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课文所选择的场景、故

8、事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倍感亲切的,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以“着迷迷恋痴迷”为线索,层层深入。“装满昆虫的衣袋”标题鲜明,且文中三次写到“鼓鼓”的衣袋,突出了课文主旨。常规常规目标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以及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探索和钻研的精神。素养素养培养培养目标目标 核心核心目标目标学习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语感受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性格。给文章命题的方法一般有:提炼中心命题、以人物(事物)命题、概括事情命题、以与中心密切相关的文中语句命题、以有典型特征且与中心密切相关的事物命题

9、。本文命题方法属于最后一种。依托本文,学习根据具有典型特征的事物给文章命题的方法。教学设计举隅教学设计举隅(或教学建议)(或教学建议)师:课文写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具体的语句中感受到的,自己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要读出你自己的理解。(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教师不时的表扬读书做记号的同学,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师:谁愿意说一说,课文的那些地方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生:“妈妈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师:你能不能把这一句读一读。 (学生读,但没有读出法布尔此时兴奋的心情)师:同学们,这只虫子是法布尔用了几天的时间找到的?生:三天。师:这三天法

10、布尔是怎样寻找纺织娘的?(学生读第三节)生:法布尔是花了三天的时间在田野里寻找。师:同学们注意,当法布尔找到虫子的时候用了一个什么词?生:用了一个“终于” 。师:你们知道终于这个词说明了法布尔捉到虫子之后,怎么样?生:非常高兴。生:非常兴奋。师:能想象出他当时的样子吗?生:法布尔可能会跳起来!生:法布尔可能会大喊起来!大叫起来!师:我想法布尔一定非常兴奋,毕竟这是他辛辛苦苦捉来的漂亮虫子。现在同学们知道该怎么读“妈妈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这一句了吗?自己先试一试。(三四个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把法布尔当时兴奋的神情用自己的朗读表现了出来。 )师:我们一起读一起感受法布尔此时兴奋

11、的心情。 (学生齐读)师:法布尔捉到了漂亮的纺织娘多高兴呀。谁愿意读第三节。师:法布尔用了三天的时间捉到了纺织娘,他天天趴在田野中,不累不饿吗?生:因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他已经忘了饥饿。师: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首先还是他非常喜欢昆虫,如果不喜欢,他也不会对昆虫着迷的,更不会三天的时间里趴在田野里捉虫子。(教师在学生没有读好“妈妈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这一句时,并没有进行简单的示范,而是继续让学生读书,抓住“终于”这个词,去体会想象法布尔捉到虫子时兴奋的心情,着力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填补。在学生解构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自然要然纸上,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图像,建

12、立了言语图式。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一、读课文,写出自己获取的有关法布尔的信息。例: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1) (2) (3)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在蜗牛壳里,包上一张树叶,装进自己的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句话写出了法布尔抓到一只甲虫时的 的心情,他把这只昆虫当作“小宝贝” ,表现了他对小甲虫的 ,从 、 、 等一系列动词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多么细心,多么珍爱这只小甲虫!2、阅读片段,完成练习。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1)看到

13、两个高高鼓起的衣袋,你想到什么?(2)这篇课文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3)法布尔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三、阅读短文,写上恰当的标题,并注明理由。标题命名理由: 得知邻居家得了“非典” ,我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站在楼下,我第一次发现两家的距离那么近,周围的一切那么可怕,我甚至不敢走进自己的家。但又能去哪儿呢?我只能回去一次又一次地消毒,并祈祷全家平安。然而更可怕的是,到了晚上,当我开窗透气时,发现隔壁的灯光还亮着!当时我真不知道是该关窗还是继续开窗,我对空气都产生了怀疑。我和家人在无助和惶恐中度过了一晚。第二天,我们决定自己隔离自己,不出家门一步。而就在这时,我们全家都出现了感冒症状

14、,头疼、咳嗽、流鼻涕。我害怕极了,不断地给家人量体温。好在并没有出现发烧现象。真是度日如年啊!我的心犹如阴沉的天,愁云不散。我只希望时间能快点过去,因为如果一星期内没事,我们全家就算躲过一劫了。每天晚上,我都关注着隔壁的灯光。一天、两天、三天,灯一直亮着。我知道,里面住着一位小女孩,她的外婆已经病逝,妈妈和爸爸都已染病住进了医院。我知道,孩子没有地方可去,她能呆的最安全的地方是自己的家。可怜的孩子!她还在上小学。我为她而难过,也为自己的畏缩而羞愧。想到这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我试着叫那女孩,给她打电话,但那边没有人接。我又和居委会联系,得知她的家里已经多次消毒,生活由学校安排,每天三餐放在门口,由她自己取回去。我爱莫能助。我只希望隔壁的灯光一直亮下去,只要灯亮着,小女孩就还安全。这灯光,是生命之光。渐渐地,对这灯光,我已经不再恐惧了。那天晚上,当发现那灯还亮着时,我甚至有些激动了,要知道,这已经是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