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限平均法 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5080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限平均法 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年限平均法 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限平均法 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限平均法 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采

2、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更多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年数总

3、和法: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

4、固定资产的使用后期,如果发现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小于采用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时,就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为操作方便,按会计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帐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在会计工作或各种各样的会计考试中往往要求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某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传统的计算方法是:例:某医院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 600000 元,预计使用寿命为 5 年,预计净残值 24000 元。要求计算第三年的折旧额是多少?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是多少?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

5、 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 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 元第四、五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240000)/2=52800 元由此看出,用传统的计算方法计算某年或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比较麻烦,当该设备寿命是 10 年甚至更长的时候,那计算量就相当大了。但是经过本人利用数学归纳法,反复演算得出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公式如下:1、第 n 年应提的折旧额=M(1-2/N)n-1*2/N M:表示固定资产原值 N:表示固定资产使用年限n:表示所求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年份按上例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1-2/5)3-1*2/5=86400 元2、最后 2 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M(1-2/N)N-2-m/2m:表示净残值按上例最后一年应提的折旧额= 600000*(1-2/5)5-2-240000 =52800 元 上述公式简洁、计算方便愿与读者共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