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与豪放交相辉映的宋代词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5071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婉约与豪放交相辉映的宋代词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婉约与豪放交相辉映的宋代词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婉约与豪放交相辉映的宋代词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婉约与豪放交相辉映的宋代词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婉约与豪放交相辉映的宋代词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婉约与豪放交相辉映的宋代词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婉约与豪放交相辉映的宋代词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 婉约与豪放交相辉映的宋代词坛【专题思考练习】1. 简述宋词的发展概况: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唐代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

2、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 、 “诗庄词媚”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2. 简述柳永词的艺术特点及其对词体文学发展的贡献。艺术特点: 柳词具有雅与俗的双重性。就柳词的俚俗而言,主要表现有二:第一,语言尘下,表达浅近俚俗。第二,描写城市生活与歌妓交往。柳永毕竟是个士人作家,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又对音乐有深刻的体会,故柳词除了俚俗的色彩,尚有雅的品味。柳永雅词在艺术上有两个特点:第一,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第二,他的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对

3、词体文学发展的贡献:(1) 、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还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 (2) 、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 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 (3) 、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

4、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 (4) 、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 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苏轼在词史上有什么贡献:苏轼对词的贡献很突出。苏轼出现前,词的内容受传统念束缚,局限于旖旎温柔的艳情腻语的范围之内;苏轼则吊古伤今、述电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农村风

5、光,以至谈论哲理等题材都进入了词中,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与意境,为宋词的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在风格上,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 他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苏轼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成为后来豪放词派的开创者。概括来说,苏轼豪放词的开创性功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题材内容的扩大。凡写情、纪游

6、、怀古、说理、赠答等等,均可入词,后人称之“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 (2)意境的创新。不同于晚唐五代词的冶艳香软、宋初文人词的闲雅凄婉,苏轼豪放词适应着自己的广泛内容而开拓了豪迈奔放或高远轻旷的意境风格。 (3)形式音律上的突破。词本是合乐的歌辞,在其发展中,音乐对它有很大的制约性。苏轼则视词为抒情诗,在实际的创作中,往往突破形式音律的规范,不尽依词乐而作软媚之声。 此外,在语言上也一反花间词以来的错采镂金的风气,而代之以清新奔放的诗的语言。句式自由灵活.总之,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3. 辛词的艺术成就。辛词艺术上的独特成就表现在雄奇阔大的意境的创造上、比兴寄托的手法上和驾

7、御语言的能力上。其诗中鲜明独特的意向往往体现出诗人的个性风格,而意向群的流变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歌史的变迁。以文为词,既是方法的革新,也是语言的变革。辛弃疾在词史上的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这样,词的创作才完全摆脱了羁绊,进入了自由的境界。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辛词风格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嬉笑怒骂,皆成家篇,亦庄亦谐。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就内容境界、表现方法和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而言,辛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姓名:杨海学号:20113127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