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管理系统考题整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4868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管理系统考题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动机管理系统考题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动机管理系统考题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发动机管理系统考题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发动机管理系统考题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管理系统考题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管理系统考题整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动机管理系统1 1、汽油喷射发展阶段、汽油喷射发展阶段(1)二战以前,航空发动机用。这一时期汽油喷射以航空为主,采用机械控制 (2)二战以后,转入车用。这一时期的汽油喷射装置都是机械控制的,二冲程逐渐让位于 四冲程,缸内喷射逐渐让位于进气口喷射。 (3)电子控制阶段。上述系统不能以电子手段控制点火提前角,其电子控制范围仅覆盖燃 油喷射,故称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缩写成 EFI)2 2、汽油喷射的分类、汽油喷射的分类(1)按喷油连续性分类:连续喷射间歇喷射 (2)按喷油器数量分类 多点喷射 单点喷射 (3)按喷油地点分 喷入气缸喷在进气门前

2、喷在节气门上 (4)多点间歇喷射按各缸喷油相位分类 同时喷射 成组喷射 顺序喷射 (5)按汽油顺射控制方式分机械控制 电子控制 (6)电子控制按负荷信息传感方法分间接传感 直接传感 (7)电子控制接信息处理方式分模拟式数字式 (8)电子控制按信息流动方式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9)闭环控制按信息反馈算法分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模糊(Fuzzy)控 制算法。3 3、喷油器的分类及方式、喷油器的分类及方式(1)按喷油器控制方式分类:1.压力控制型喷油器:依靠燃油压力开启。当压力低于 某一水平时,喷油器关闭。2.电磁控制型喷油器:依靠电磁线圈通电后吸动针阀开启喷 油器。 (2)按喷油地点划分

3、:1.直接喷射:直接将燃油喷入气缸。 。2.间接喷射:燃油喷在进 气门前(多点喷射)或节气门前(单点喷射)(3)按喷油器数量划分:1.多点喷射:一个喷油器只为一个缸工作,每个工作循环只 喷一次或两次。2.单点喷射:一个喷油器为三个或四个缸工作,每个工作循环的喷油次 数与缸数相同。 (4)按燃油进入的部位:1.顶注式喷油器:燃油从喷油器顶部进入,从底部喷出,没 有多余的燃油从喷油器返回燃油分配管。2.底注式喷油器:燃油从一侧进入喷油器,从 底部喷出,多余的燃油从另一侧离开。4 4、负荷信息传感方法分类:、负荷信息传感方法分类:答:由于在汽油机中,每循环空气吸入量反映了负荷大小,故负荷信息传感即每

4、循环 空气吸入量的传感。分为间接传感和直接传感。 间接传感:并不直接测定空气流量,而是根据节气门位置或进气管压力,结合转速、进气 温度、冷却液温度等信息确定每循环空气吸入量;间接法采用的传感器输出信号所对应的 每循环空气吸入量因它所安装的发动机结构类型而异。 直接传感:用空气流量传感器直接测定空气流量,然后根据转速确定每循环空气吸入量; 直接法采用的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它所安装的发动机无关。5 5、 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答:它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原理相同,构造类似。温度传感器内有一个负温度系数 (Negr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缩写成 NTC)的热敏

5、电阻电阻,该电阻构成分压电路的 一部分。分压电路电源电压力 5v。温度上升时阻值下降,见图。ECU 根据阻值变化测定温 度。6 6、转速信息测量方法分类:转速信息测量方法分类:(测频法、测周法?)答:转速信息的传感方法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与曲轴位置信息的传感无关: 有触点:分电器机械断电器采集转速信息 无触点: 霍尔效应式输出信号:与位置无关,与转速相关,一般不需整形。 磁感应式输出信号:幅值与转速相关,必须整形。信号整形方法有适应数字电路对方波采 样需求、利用比较器整形、利用施密特触发器。 另一类与曲轴位置信息的传感集成于一体: 发动机转速也是 Motronic 系统中重要的输入变量之一,

6、而这个转速信号是通过曲轴位置信号获得的。7 7、蓄电池电压修正:蓄电池电压修正:答:电磁喷油器中电磁铁因吸动和释放针阀的过渡过程与蓄电池电压有关。由于吸动和释 放针阀的过程对燃油流量的影响不同,须延长一点喷油时间以求修正。喷油时间的延长量 应随蓄电池电压而改变:电压低,喷油时间延长量大;电压高喷油时间延长量小。8 8、超速断油控制:超速断油控制:答:在发动机突然失去阻力矩而油门又没有来得及关小,或汽车阻力不大而油门踏板却过 度地踩下的情况下,转速会急剧上升到超过许可限值的水平,严重时会损坏发动机。 所以要采取限 速措施。 在电子控制汽 油机中,ECU 不断地将实际 转速同程序中 设定的最高转

7、速限值 n0 进 行比较:在超 过转速限值时 ECU 就抑制喷 油脉冲;一旦 转速降到限值以下,使恢复正常喷油。 依此使转速在其最高限值的+-150rmin 范围内波动,见图。 此时驾驶员会因行驶舒适性较差而注意到发动机转速过高,进而作出相应的反应。9 9、氧传感器分类、氧传感器分类1.管式氧传感器 2.不加热的管式氧传感器3.加热的管式氧传感器 4.片式氧传感器5.片式宽带氧传感器(线性氧传感器)1010、 氧传感器电压特性氧传感器电压特性程序中设有一个电压门槛值,通常在 450mV 左右。氧传感器电压高于此值,则混合气 过浓,应减小 修正系数以减少喷油量;低于此值,则混合气过稀,应增大 修

8、正系数 以增加喷油量。1111、 信号的时间滞后(死时间)信号的时间滞后(死时间)死时间定义:从喷油器喷油生成混合气开始,到氧传感器测得这部分混合气的 为止, 存在一定的反应时间,这个时间影响着闭环控制的振荡周期。 组成部分:1. 混合气从喷油器到气缸的流动时间;2.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从进气到排气所经历的时间;3.燃烧过的气体从气缸到氧传感器的流动时间;4.氧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其中主要是混合气和燃烧气体的流动时间 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发动机的负荷与转速。负荷大转速高则死时间小。1212、 的不对称调节的不对称调节原因(为什么): 闭环控制的最佳调节范围其实并非对称分布于氧传感器电压阶跃点 的两侧

9、。因为 的最佳调节范围在 0.991.00,而氧传感器电压阶跃点在 =1。如果调 节 使其对称分布于 =1 的两侧,那么废气就不能在三效催化转化器内得到最佳的转化。定义:将实际达到的 调节范围的中心从氧传感器电压阶跃点朝低 的方向推移一点。 这称之为 的不对称调节 有两种方法可实现 的不对称调节:1.当从稀混合气转入浓混合气即从 1 转入 1、氧传感器电压跃升时, 修正系 数推迟一些时间调低,这就是说,喷油量推迟一些时间减少;2. 修正系数不对称阶跃,即从稀到浓和从浓到稀时阶跃高度不同。 1313、怠速的任务、实质与识别、怠速的任务、实质与识别任务:在发动机的动力完全用于驱动汽车的场合,怠速的

10、任务是使发动机不熄火, 实质:汽车发动机的怠速是指油门踏板完全松开,转速保持在最低可能水平时的工况 识别:ECU 根据这两个条件识别怠速工况 1 怠速时油门踏板完全松开,采用节气门开关时怠速触点需闭合,采用节气门位置传感 器时输出信号小于某个限值。 2、怠速工况的转速应高于根据发动机温度确定的起动阶段终点转速,又低于某个转速 上限值。1414、怠速空气提供方法、怠速空气提供方法提供怠速空气的方式有两大类: 1 节气门旁通执行器:采用这种方式的系统在怠速时节气门完全关闭。怠速空气通过 一条跨接在节气门两端的怠速通道流入气缸。怠速通道中装着一个不同类型的怠速空气控 制阀。 2 节气门调节执行器:采

11、用这种方式的系统设有跨接在节气门两端的怠速通道。怠速 时,油门踏板虽然完全松开,但节气门并不完全关闭,而是仍通过它提供怠速空气。1515、开始起动时的最初喷油时间确定方法、开始起动时的最初喷油时间确定方法1 起动马达刚开始转动时的每循环喷油时间完全根据发动机温度确定 2 随着起动转速的增加,喷油时间逐步缩短 3 在起动过程中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地缩短喷油时间。1616、过渡工况识别、过渡工况识别过渡工况的识别完全依靠由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提供的节气门角速度信息。当节气门角速度 超过相应的触发门槛值时,加速加浓或减速变稀动能就被触发。 加速加浓的触发门槛值作为节气门转角的函数以特性曲线的形式贮存在

12、ROM中, 而减速变稀的触发门槛值是一个与节气门转角无关的常数。1717、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实现方式、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实现方式(1)单火花点火线圈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2)双火花点火线因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3)四火花点火线圈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1818、爆震极限、爆震安全距离和爆震控制的原则、爆震极限、爆震安全距离和爆震控制的原则爆震极限: 在具有实际意义的点火提前角范围内,增大点火提前角通常可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但点火提前用增大到某一数值使会发生爆震。 故定义刚刚不发生爆震的最大可能的点火提前角为爆震极限。 显然,对于确定的发动机而言,爆震极限由工况确定。 爆震安全距离: 为了避免爆震,实际的

13、点火提前角必须小于爆震极限。 由于影响爆震的各种因素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实际的点火提前角不仅必须 小于爆震极限,而且与爆震极限的距离必须大于一定的数值。 定义实际的点火提前角与爆震极限之间的距离为爆震安全距离,以曲轴转角度数表 示。 爆震控制的原则: 为了获得最大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时又不发生爆震,应当尽可能缩小爆震安全距 离。这就是点火提前角和爆震控制的原则。 机械控制点火正时的系统由于无法根据爆震调节点火正时,只能选用较大的爆震安 全距离以避免爆震。 只有电子控制点火正时的系统才能通过爆震闭环控制做到既最大限度地缩小爆震安 全距离,又有效地控制爆震。 借助于爆震控制可采用较大的压缩比

14、,降低油耗,提高扭矩。 1919、爆震传感器的布置、爆震传感器的布置爆震传感器安装在机体的侧壁上。对于四缸机, 若只用一个爆震传感器,便安装在第 2 和第 3 缸之间。 若采用两个爆震传感器,则分别安装在第 1 与第 2 缸之间和第 3 与第 4 缸 之间,并按照点火顺序接通。 爆度传感器应安装在机体上对爆震敏感的部位2020、可变气门的分类、可变气门的分类(1)按气门升程曲线型式分类:1.改变气门开启相位,保持气门开启持续角度和气门升程 特征不变。2.改变气门开启持续角度,保持气门开启相位不变。3.改变气门升程特征,保持 气门开启相位和开启待续角度不变。4.1.2.3 的组合情况 5.部分气

15、缸的气门完全不升起,从 而改变发动机的有效排量。 (2)按气门传动方式分类:1.非凸轮传动。2. 凸轮传动 (3)非凸轮传动中,按气门传动动力分类:1.电动。 2.液压。 (4)凸轮传动中,按凸轮形状分类:1.一维凸轮。2.多维凸轮。 (5)凸轮传动中,按籍以实现控制的传动件分类:1.凸轮轴。2.摇臂。3.挺柱。4.正时皮带 (6)按控制方式分类:1.机械控制。2.电子-液压控制。3.电子控制。2121、停车、停车起动运行电子控制起动运行电子控制停车:当离合器脱开,汽车停住或只是以大约 2kmh 的速度爬行的,发动机在几秒钟 内就自动关闭。 起动:重新起动发动机时只要将离合器踏板踩到底,并将油

16、门踏板踩下达其行程三分之 一以内就可以了。此时,ECU 会令起动马达转动,并按照起动程序模块控制喷油和点火。 停车起动运行虽然节省了怠速燃油,但增加了起动燃油的消耗。2222、ECUECU 硬件组成硬件组成输入级 微型计算机 输出级2323、 MemoryMemory 类别类别 微型计算机使用的存贮器是半导体存贮器。不是所有的半导体存贮器部既能写入又能读出 的,而是分为只读存贮器(ROM)和随机存取存贮器(RAM) 。2424、ECUECU 的微型计算机的组成的微型计算机的组成1)微处理机 2)系统总线 3)存贮器 4)AD 转换器 5)输入/输出(IO)接口 6)时钟发生器 7)定时器 8)捕捉比较(CAPCOM)单元 9)看门狗定时器 10)中断系统 2525、ECUECU 连接其他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