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引领新方式呈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44580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理念引领新方式呈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理念引领新方式呈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理念引领新方式呈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理念引领新方式呈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理念引领新方式呈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理念引领新方式呈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理念引领新方式呈现新理念引领新方式呈现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案设计的思考刘敏目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正在数省实施并逐步扩展。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 进了课堂教室,新的课程理念使广大历史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 程的教学实践使广大历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同时也感到课堂教学中 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中包括从教案设计到教学过程的实施等,都要 重新思考、大胆改革和实践,才能全面发挥高中历史课程在提高现代公民素养 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改革重在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走进新课程,我们怎样教? ”这是从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教师们应不断实践、探索和反思的。根据调研 听课,发

2、现目前在对待教案设计上,教师们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一 是精心设计,推陈出新他们大多是欢迎新课改、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充满活力、善于接受新理念新事物、敢于实验的 青年教师。另一种是沿袭旧路,老方法教新课程主要是因为对课改的认识 尚不深刻,认为课改不外乎是教材的改变,用旧观念对待新课改,用老教案备 新课,因此教案基本是过去教案的翻版,甚至还有不备详案、只写提纲等现象。 还有一些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缺少实践,尽管有努力的愿望,但面对新课程、 新教材不知如何设计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案。针对上述情况,更有必要强调认真备课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 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3、,是课改实践的主要场地。要把课改的“理想“变为现实, 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强调教学要做到“六认真”,首先是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具体反映在精心设计教案。在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怎样设计体现 新课改理念、以新的呈现方式撰写,特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从事新课程教学的 老师们共同探讨。一、依据课标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融一、依据课标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融“三维三维”目标为一体目标为一体如果把课程改革比作航程,那么课程目标就是引领课改的航标灯。如果 不认准目标,课改就会迷失方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方 针,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而

4、课程目标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实现,教学目标和 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上述所说的“三维”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新课程每一课教案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首先要考虑确 定这节课的具体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和标准,是教学的总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 体化,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评价、检验课堂教学能否达成目标的 依据之一。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对教师备课的首要工作来 说,就是心中时刻要有课标意识,自觉严格执行课标,不断钻研、理解课标, 在教学中细化课标。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师要在认真

5、学习、领 会课标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制定出“三维”目标在每一课的具体运用。在具体 课的设计时。可以分别制定和呈现,但在具体实施教学时,要注意这“三维“目 标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要把“三维”目标统筹考虑。在不同内容的课中,三个 维度的所占比重也是有所区别的。有的课注重史实教学,有的课思想教育功能 较强。只有把“三维”目标融合为一体,才能将“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一 堂历史课的教学中。二、钻研课程内容,细化课标于课堂教学之中二、钻研课程内容,细化课标于课堂教学之中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采用“模块一专题”的形式,力图构建起一个重基础、 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上,精选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 基

6、础知识,体现出时代性和基础性,反映了历史学科与社会进步、学术成果和 学生经验的密切联系。根据课标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打破了原来的通史形式, 分为三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共 25 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 由于从过去的通史转变为专题,每个模块自成体系,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所学的 历史不成系统、支离破碎,不利于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 教学目标的同时,要钻研课程内容,在教学中要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 性,要注意不同模块、不同专题之间的有机联系,有的内容还要和其他课程结 合。学习模块从体系、结构和内容上以新的形式呈现,对教学和教案设计提出 了新的要求。以历史必修(I)为例,

7、它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政治领域发展进程 中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专题的编排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近现代。 这种编排并不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完整 性也不是很清楚的,这就给备课和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课标的表述是 宏观的、高度概括的,这就尤其需要在备课和设计教学目标时对课标进行细化。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I)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 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l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课标表述为:(1)简述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 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看起来一课 课

8、标就有两条要求,然而在教学中仅就这两条是无法将这一理论性较强的课讲 清楚的。有教师在设计具体教学目标时,将上述两条细化为下列“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理解并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 容,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分析巴黎 公社失败的原因、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分组完成共产党宣言节选资料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初步感 知掌握第一手历史资料对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领悟“感知积累理解 历史和现实”的过程与方法。2通过编制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结构表格和对其失败原因、

9、经验教训的分 析与归纳,感知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历史信息的魅力,学习多角度地分析 历史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资产阶级等势力对共产主义的敌视与马、恩对资本主义发展冷静而 客观的分析的对比,让学生体会理性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2以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反复和曲折作铺垫、以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 发展为线索、以“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调查结论为点睛,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 运动在曲折中发展的历史特点与规律。尽管这样的细化还值得进一步推敲,但可以看出教师在学习、研究课标之后 进行了再创造,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有助于落实 “三维”目标。由此可见,不论教科书如何编写

10、,内容如何变化,在确定具体课堂教学目 标时,都应该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当然,也不是简单地、肤浅地理解课 标要求,更不能照搬照用教学参考书的现成设计。而是要根据教师对课标的理 解、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因校因生因课细化课标,使之更具体 化,更易操作,同时也是保证课标得到全面的落实。三、转变教学方式,双向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三、转变教学方式,双向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在此次课改要逐步实现 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 成功与否,可以说就是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所转变。 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

11、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是 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的前提,是为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服务的。在传统的“满堂灌”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教师始 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常常感到学习是乏味的,课堂气氛 是沉闷的。在新一轮课改中,能否在教学方式上来一场“颠覆性的变化”,师 生在课堂的角色能否来一个转换,是摆在从事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老师们面 前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因为课程是要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来实施的,课堂教 学最终是由教师来实施。所以,需要教师在更新课程观念的同时,在课堂教学 中转变教学方式。在实

12、施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在变化了的 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怎样转变呢?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由单纯的 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要由历史的“权威“转变 为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还要由管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 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不仅教师的角色要变,学生的角色也要改变, 要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角色变了,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 变,要学会各种形式的主动学习方式。能否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 落实高中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设计教案时不能再像以往的那样,只有以教师

13、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 程,而是要双向设计。既有教师的活动,同时有学生的活动,师生互动、师生 互补,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充满和谐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思 考、自由交流、主动探究、大胆质疑,学得轻松,学有所获,学有长进。课堂 不仅仅是教师的讲台,更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 说的、学生能做的,能自己学会的,都可让学生完成。即使有通过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不能完成的,教师也贵在及时点拨,给以思路,不再包办代替。这种双向设计教学活动的教案,在义务教育 79 年级的历史新课程中已经 得到一定的推广。可以说,义务教育的历史新课程为高中实施新课程做了准备, 值得高中教师学习、借鉴。

14、诚然,高、初中教学是有很大区别的。在高中历史 新课程的教案设计中,还要更注重活动目标的设计和目标达成的检验。缺少检 验反馈是无法把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落到实处,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需同时考虑。 还应该提倡对教案设计的同行评价和教师教后的自我总结反思,这样有助于推 动校本教研的开展,让历史教师在课改中自身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新课程 同成长,共进步。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高中教师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可以这样说,在先进的课程理念引领下,设计出体现课改理念、具有新的呈现方式的教案,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确保实施新课程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知易行难,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努力和探索、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