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燃烧与灭火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4559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燃烧与灭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燃烧与灭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燃烧与灭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燃烧与灭火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燃烧与灭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燃烧与灭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八课第八课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基础知识 1】一、燃烧:在通常情况下在通常情况下,燃烧是指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注 1、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是化学变化的过程;3、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4、一般指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但不绝对。【基础知识 2】燃烧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物质本身是 ;二、跟 (或 )密切接触; 三、要使 达到燃烧时所需的 ,我们将这个温度叫做 。注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只与本身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一般不能随外界条件而改变。【基础知识 3】缓慢氧化与自燃一、缓慢氧

2、化一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缓慢进行的氧化叫做缓慢氧化,(常见的缓慢氧常见的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金属生锈、农家肥料的腐熟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金属生锈、农家肥料的腐熟)二、自然: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叫做自燃。【基础知识 4】灭火原理(只要具备一项便可灭火)一、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隔离或清除清除掉可燃物,如:山上的防火带;二、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如:向燃烧着的可燃物盖沙子;三、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如:燃烧着的可燃物泼冷水。【基础知识 5】爆炸一、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积

3、聚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可燃性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 、面粉、煤粉、棉絮等都会遇明火或电火花发生爆炸。二、小结: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 -【随堂练习 1】1. 下列哪种情况,白磷能燃烧( )A. 白磷放在 800的水中 B. 白磷放在 300的水中 C. 白磷置于空气中,温度高于 400 D. 白磷放在冷水中,隔绝空气2. 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有( )氧气的含量 可燃物的本性 可燃物的形状 燃烧空

4、间的大小A. B. C. D. 3. 使可燃物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A. 只要是可燃物质 B. 只要可燃物达到着火点C. 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D.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有充足的氧气4. 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 )A.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 B. 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2C. 大量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且水蒸气又起了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 D. 水蒸发吸热,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5. 因酒精灯里的酒精不慎洒在桌上而失火,应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A. 用扇子煽灭 B. 用嘴吹灭 C. 用灭火机扑灭 D. 用湿布盖灭6. 下列物质不具有可燃性的是( )A. 煤B. 氧气C. 磷

5、D. 碳7.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 只要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8. 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 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9. 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 70的酒精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这是

6、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 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10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氧气不足 B没达到着火点 C火柴的着火点高 D空气不足11. 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小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A B C D12. 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防

7、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沿通道扩散浓烟13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烧起大火,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 。14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热水,在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 A 端放干燥的红磷,B 端放一小块白磷。3B 端的白磷燃烧,A 端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是:(填序号)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水中的白磷没有接触空气,不能燃烧;B 端的白磷与空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红磷不是可燃物。若要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可采取的方法是 该实验说明了

8、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从以上实验,可得到启示:实验室保存白磷的方法是 。15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然后她进行了如下实验:(1)按A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上的红磷 ,铜片上的白磷 ,水下的白磷 。(2)B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为 ,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MnO2的作用是 ,C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 和 。(

9、4)你猜想一下,实验室中白磷应该保存在 中 。16. 资料:白磷着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为 240,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两个对比试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填序号) ;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80水白磷MnO2H2O280水铜片铜片白磷白磷红磷ABCa白 磷红 磷白 磷热 水冷 水白 磷80 热 水白 磷红 磷铜 片80 热 水空 气空 气玻璃板4(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17. 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如图所示:(1)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_。原因是 。(2)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_。原因_ 。(3)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_。原因是_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