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3458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本文由 gczxlgs 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教育的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是它的永恒主题。新课程培 养目标体现出科学教育的本质,继承和发展“格物致知“的思想,重视 科学探究;教学内容既注重基础性,又体现时代性,并为学习者提供 选择的可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汇融合,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全人 格的塑造。 【关键词】:观念;角色;创新精神;人文价值;教学评价 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 学素质;

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 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 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新的教学理念从各个层面指明了初中物理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重要内 容,体现了物理学自身及其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要求,教 师必须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改革自身的教学方式,不 能是“穿新鞋、走老路“。 1.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 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把课上得更开放更生动,教师要调整

3、好心态,把重点 转移到“过程与方法“上, 教师必须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的 研究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建构属于自己 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机会,创设轻松和谐的探究环境。1.1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领悟新课程真谛 1.1.1 转变观念是新课改的核心,是决定这次课改是否成功的重要因 素。要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从 表面上看只是改变教材,实质上是改造人,改造与课程利益相关的每 一个成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等 方面都要发生革命性变化。教师们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又不能盲目的 试验,因为教育的对象足人,不允许失败,失败

4、了就会贻误一代人。 我们应在物理教学中研究三维目标的落实措施,适应教学方式、学习 形式、教学评价的变化,大胆探索,不断总结,在总结中求发展,从 反思中求落实。 1.1.2 解决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教育意识上看,要处理好继承与 发展的关系,也并非是完全抛弃原有的好的做法(如重视基础知识掌 握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我们应该 承认,传统的教育教学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如题海战术,应试 教育,不重视物理实验,灌输式,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 新精神,但绝不是一无是处。而新课标正是针对这些弊端而出台的。 去伪存真,去粗求精才是我们这次课改的价值所在。因此,对于新课

5、标新课程,我们不必人为地给它涂上神秘的色彩;对于旧课程,没有 必要过多地去斥责。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我们不是抛弃,而是要扬 弃,要完善,要发展。 1.2 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树立“一切为了每 一位学生的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和谐开放的课堂体系,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实践。“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 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是“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的交往、互 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 程, 共创美好体

6、验,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 要实现这种转变, 教师就要树立民主、 平等的思想, 教师更多地扮演组织引导者、共同学习者等角色;教师与学生是一种 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这其中的含义有二: 由以学科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 不是过多的考虑课程的系统,而是以学生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最终目的。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学习,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课 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间“。在主动中发 展,在合作中增强情感,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的互促 互动

7、,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 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角色理解存在偏差。有一种现象描述: 课堂上师生一问一答、一问就答、自问自答或是异口同声答,气氛热 闹非凡,似乎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实际上 仍是“教师是主角、个别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是观众“的局面。听到 的是教师在肯定个别学生的完美答案, 看到的是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手 舞足蹈,然而这并不是大多数学生的真实情况,没有纠错,没有思维碰撞,没有改变教师牵着学生去钻教师设计好的“圈套“,还是在重复 做着“请君入瓮“的事情。长此以往,必定使多数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受 压抑, 思维火花不再燃烧。 还有一种认为,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8、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就从原来保姆式角色转到放羊式角色。表现在 课堂教学中最多的就是教师在学生遇到困惑甚至迷惑了前进的方向 时,不管不问,顺其自然。这种教学是坑人的教学。强调教师引导者 的身份,决不是意味着教师就袖手旁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教 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活而不乱、秩序井然“,在合作互动过程中,推 进教学层次发展。 2.渗透物理思想,培养创新精神 2.1 通过渗透物理思想,巧设疑问,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纵观整个物 理学史,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和发展都经历相当曲折的过程。现中 学物理教材体系中的概念和规律,一般比较容易被接受,

9、且有数学语 言加以描述,而对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物理规律自洽性和严密性很 少涉及, 因此一些学生尤其是一些善思多问的学生在深入分析概念和 规律的时候难免感到困惑。比如力的概念,教材中定义为物体与物体 的相互作用,但没有给出定量确定的定义。由于力的效果是产生形变 和使物体加速,我们若通过 Fma 来对力定量确定,但这与牛顿第二 定律又形成逻辑循环:如由 F=kx 来定量确定,那么胡克定律似乎又 应该是一个公理而不是实验规律。但我们又无法放弃力的概念,否则 牛顿第一定律就会像爱丁顿诙谐地描述的那样:“每一物体继续处于静止或沿一直线匀速运动的状态中,除非它不再继续这样“,而成为 一句空话。诸如此类问

10、题教师首先应该正确理解,然后在教学中适当 渗透, 或给予适当启发, 让学生产生“困惑“, 并指导他们去解决困惑,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极有益的。 2.2 通过渗透物理思想,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创新的乐趣:兴趣是 最好的教师,兴趣又是创新的源泉。在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物理学 的声、光、电、热等奇妙现象往往足以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但这 种兴趣是自发的,不稳定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对事物的本质了解越 来越深入,从现象引发的兴趣反而会逐渐淡漠。尤其进入初中阶段后 接触较多的是许多物理问题,于是不少同学会觉得物理越来越枯燥,从而逐渐失去兴趣。这种情况下要稳定地保持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 的求知欲,行之

11、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渗透物理思想。因此在一些概念规 律的教学中不仅要把握其本身,还应该深入分析其所反映的物理思 想,亦可以介绍有关的物理史料,介绍一些伟大科学家在得出规律过 程中的思想方法,精辟论断,乃至一些重大失误等,这些无疑都会对 学生产生强大吸引力, 甚至可以把一些学生真正地带入奇妙而深邃的 物理世界。例如,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材处理。如果将它看作动 能定理的一个特例而只强调其应用而忽视物理学家对“守恒量“不断 追求的物理思想的话,就完全失去了规律的原有魅力。 又如,在讲述万有引力定律时,教师一般都会介绍“苹果落地“等传说 性的史料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这些应该说还是十分肤浅的,实际上 在

12、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中隐含着许多重要的物理思想和创造性思维,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开普勒,他先是被哥白尼宇宙体系 的简洁优美所震撼,然后又不断通过运算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直 至最终发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并通过简洁而优美的数字语言将它 们表达了出来,追求理论的和谐性也正是物理学家们的重要思想方 法。 再如,在讲述电场和磁场区别时,也可以介绍物理学家是如何寻找磁 单极子的,以此渗透物理学中对称的思想。 诸如此类例子,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还有很多,如能不断挖掘,并以简 洁生动的语言加以叙述,既不影响正常物理教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意识。 3.物理新课程应该展现科学的人

13、文价值 科学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求真求实,人文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求善求美。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尽管形成的背景、 关注的对象以及涵盖的内容有 所不同或各有侧重,但在深层蕴涵的价值取向上,则是沟通的、互补 的, 共同的目标指向就是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对此, 有人把自然科学、 人文学科和艺术比喻为一个三棱锥塔的三个面,“当人们站在它的不 同侧面的底部时,他们之间相距很远,但当他们爬到塔的高处时,他 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在这里,真、善、美将越发接近,并在最 高点达到理想的统一。由此可见,我们以往在物理课程中对科学的人 文价值几近漠视,只是因为我们所站的位置不够高。没有科学精神的 人文文化和没有人文精神的

14、科学文化都是残缺和扭曲的。如果认为科学文化中没有人文因素,那是一种误解。科学是人为的和 为人的活动,必有广阔而深刻的人文背景。比如说,哥白尼何以能够 在 1543 年出版天体运行论 ,迫使托勒密的心地说行将就木呢? 首先,在那个时代,文艺复兴的科学革命与艺术的繁荣已在意大利萌 发并且扩展到全欧洲;马丁?路德向教会的权威发起了正面的冲击; 哥伦布已经完成了划时代的远航这一系列事件促成了思想解放 的潮流。就像艺术家的思考超越了基督教艺术、哥伦布的眼光超越了 欧洲一样,哥白尼的眼光超越了地球本身,把它视为宇宙空间一个与 其他天体相似的物体 4.教学测量与评价 物理教学的测量与评价,是运用各种手段和统

15、计方法,对学生学习的 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给予数量或等级的描述,并作出科学 的判断,它不仅具有检查教学效果、鉴定物理教学质量、调整和改进 教师的教学工作、控制和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功能,而且具有导向的 功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改进物理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 的学习成就。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反映了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 人才观,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具有诊断、甄别、激励的功能,评价指标 要体现多元化,注重综合评价,真正体现重在过程的原则,关注学生 的个体差异,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 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

16、度、价值观,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化特长的发展,与他人合作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创新能力、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与他人交往态度等。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在素质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对理想教育的追求; 面对 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作课后反思的时候,总觉得有一些不 足和遗憾, 而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 提升。 参考文献: 1、柴林.中学物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2、高正球.中学物理.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编出版,2005.10 3、庄祝全.中学物理.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编出版,2006.8 4、郑雪、易法建、傅荣主编.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5、物理教学论与物理改革.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 6、试教通讯.物理专辑,2006.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