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系列整体说明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2424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2系列整体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选修2系列整体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选修2系列整体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选修2系列整体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选修2系列整体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修2系列整体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2系列整体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 2 系列整体说明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发中心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与一线教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有些共同性的问题在此做一些说明。一、定位一、定位物理学对于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从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直到医疗设备等,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已深入到每个角落。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选修 2 系列的要求,本书的编写宗旨是“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在编写本系列教材时首先要明确,本系列跟其他选修系列教材的共性和个性。其共性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础

2、上,进一步学习物理,而且各选修系列的第一模块都与电磁学内容有关,这就保证了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物理主干知识。其个性是:(1)选修系列 1、2 都是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而系列 3 要求较高,是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各系列的模块数也不相同,本系列共三个模块;(2)选修的各系列侧重不同。本系列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突出物理学的技术应用特色。课程标准规定,在本模块中“学生要了解一些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物理学知识;认识一些用科学知识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学习物理内容和技术应用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技术的亲近感;体会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就这

3、四个要求,我们做了如下的一些思考:(一)精选物理知识,突出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了解一些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物理学知识”。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物理知识很多,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所做的原则性规定,成为教材编写时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即便如此,在选择与之相关的知识时,不应简单地把知识罗列和堆砌,应在“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以及它的技术应用方面下功夫。例如,集成电路的发明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集成电路所集成的晶体管、电容器和电阻器以及最能体现它的应用价值的电子计算机自然应成为学生必须了解的内容。电容器牵涉到电场、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差等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电容器的预

4、备知识,既要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又要恰当把握难度。特别是关于电势和电势差,我们把它放在电路中用类比的方法学习,从而降低难度。对于电容器的技术应用,充电和放电是它的核心内容,抓住这个内容,可以解释闪光灯、延时电路以及滤波等应用。晶体管牵涉到半导体、PN 结等知识,也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但是,教材只要求学生知道 PN 结形成的最简单的机理。至于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特性,只要求学生知其然,不要求从外电场加入后 PN 结发生变化作出解释。又如,各种传动机构和工作机械的使用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教材中特别注意到与日常生活所见的材料与结构、机械与传动装置的联系,它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常见承重

5、结构(梁、拱、桁架和网架)设计中,必须考虑材料的形变问题(包括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特点,自然应成为学生必须了解的内容,以便把学到的力学知识用于实际工作。又如机械的使用十分普遍,常用的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和带传动、液压传动)和常用机构(包括铰链四杆机构和凸轮机构)正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就构成了我们所要学习的机械方面的知识。桥梁、起重机、建筑物等,都需要保持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成为核心内容,我们正是利用力及力矩平衡的条件来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再如,热机的发明和发展对当代社会有深远影响,教材 2-2 模块在介绍热机原理的基础上,从热机技术的

6、角度,展示了从外燃到内燃,从活塞到轮机及喷气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并重点讨论了在现代生活和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的活塞式内燃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的意义。制冷机牵涉到能量交换与转换关系、蒸发制冷、效率、循环等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制冷机的预备知识,既要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又要恰当把握难度。特别是关于能量交换与转换关系、效率和循环,我们把它放在热机中用类比的方法学习,从而降低难度。对于制冷机的技术应用,从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观点来审视制冷机中循环是核心内容,抓住这个内容,可以解释制冷机的制冷系数等。在 2-3 模块中,光导纤维牵涉到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等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

7、也是学习光导纤维的预备知识,既要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又要恰当把握难度。对于光导纤维的技术应用,传光和传像是它的核心内容,抓住这个内容,可以解释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内窥镜以及光纤通信的道理。激光的发明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激光的产生、特性、优点以及它的广泛应用价值自然应成为学生必须了解的内容。在放射性与原子核一章中,在介绍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衰变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在现代生活和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应用技术。射线的探测和防护技术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教材也做了重点介绍。在核能与反应堆技术一章中,教材在介绍核反应和核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核反应堆技术及

8、应用,因为这是现代社会利用核能的基本手段。(二)认识基本途径,继续学习探究方法 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一些用科学知识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途径”。在近代,由物理学的一些原理的突破而导致新的技术出现的例子不胜枚举。在 2-1 模块中介绍的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就是从原理上解决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导致电力技术出现;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场理论,后经赫兹实验证实,导致无线电通信技术出现。在 2-2 模块中,涉及到 18 世纪工人瓦特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制成了实用的蒸汽机。但是那时的热机效率只有 5%-8%,如何提高热机效率成为技术进步向科学发展提出的问题。它促使卡诺定理的提出和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的建立,

9、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并使热机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这正反映出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在热机效率和制冷系数的讨论中,隐含着卡诺定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从原理上解决了热机效率。2-3 模块中介绍的透镜成像规律的发现,就是从原理上解决了“物生像”的条件和规律,导致光学仪器技术出现;利用透镜成像的原理,人们根据科学领域及日常生活的各种需要,制造了各类成像光学仪器,诸如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等。任何一台设备都由大量的部件组成,其中任一部件的改进或更新,都会对设备的功能有所改进。例如“干簧管”,它是一种十分简单的传感器,但是在多种产品中有很好的应用。根据某一目标,综合运用多种科学知识设计、制造新的设备或装置,是

10、技术应用的重要途径。在 2-1 模块第 2 章,选用了中国科学家为阿尔法磁谱仪研制的永磁体,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以上都是科学史上科学家和发明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技术问题的一些途径。学生学习时会有所认识,有所启发。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兴趣以及了解和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教材通过“广角镜”“大家做”“思考与讨论”“课题研究”等栏目提出课题,鼓励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两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会一些用科学知识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途径。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探究是基本方法。在必修模块中,学生已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选修系列 2 仍然继

11、续坚持这一方法。(三)打破神秘感,加深亲近感课程标准要求“在学习物理内容和技术应用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技术的亲近感”。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科学技术感到亲近的同时,由于缺乏对其了解,不免产生神秘感。例如,近年来,移动通信不仅早已普及,而且其更新换代之快,使人目不暇接。人们在享受使用方便的同时,也希望对其工作模式、常用术语和各种功能有所了解。教材从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出发,介绍移动电话、基站、移动服务中心以及和市话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蜂窝移动通信”的机理,进一步让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漫游”等知识。又如,教材从照相机的组成、曝光量的控制、照相机镜头出发,

12、介绍传统照相机,使学生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机理,进一步让学生通过 “自动测光”“数码变焦”“景深”“慢快门拍摄”“B 门拍摄”“感光度”等子项目的研究来体验“数码相机的使用” 课题研究。即便如此,对于层出不穷的手机(如“彩信”“3G”等)和数码相机,物理课不可能一一介绍。因此,要使学生养成收集信息、阅读说明书的习惯,培养实践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此外,教材不仅在正文中设计了演示、实验、大家做的栏目,还在课后的问题与练习中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开展调查研究,从而拉近物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这样,就会打破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神秘感,加深亲近感。(四)主动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关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会

13、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为技术系列,主动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本模块所涉及的热学、电磁学、光学和核物理内容,是开创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教材通过相关物理知识的应用、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生动地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关系,让学生认识物理学对于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二、特色二、特色课程标准对本系列教材的定位是“突出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因此,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力图在以下方面体现这个特色。(一)重点保证课程标准规定的技术应用是本系列的特色在课程标准中,以设备、器材出现

14、的多达 25 个,以“在技术(或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出现的有 9 个。教材均用一节的篇幅加以保证。(二)处理好“物”和“理”的关系课程标准规定,本系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在编写时,不是罗列技术应用,而是分析学习这些技术应用必备的物理知识,既考虑这些知识的“去脉”, 更不能轻视它的“来龙”,做到“以物带理”和“以理说物”。至于对相关的物理知识不求“严密”,而是“够用”即可。(三)在介绍技术应用时,一方面要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其实用性例如,学习电源时,考虑到数码产品的普及,人们十分关心电池的寿命,我们增加了“电池的容量”。又如,

15、学习三相交变电流时,不是停留在概念上,增加了一座大楼布线的“三相平衡”以及“三孔插座”的辨认。又如,学习空调器时,考虑到变频空调器的普及,人们十分关心空调器的能耗,我们增加了“变频技术”。又如,学习制冷机时,考虑到环境问题,增加了氟利昂与环境的内容,等等。(四)精选一些典型实例,让学生找出多种物理知识的应用,分析工作原理例如,“观察和研究环保型手电筒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磁浮列车”“微波炉”和“研究遥控器”等。(五)在突出技术应用的同时,结合我国和世界范围的与科技相关的重大事件,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例如, “大面积停电引发的思考”“手机与文明”以及“信息技术与人类

16、社会”等作为专题引导学生思考。(六)处理好“传统”和“出新”的关系我们已经在物理教材的编写上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要在新教材编写中发扬光大,更注意在“出新”上下功夫。教材力图在以下几方面“求新”。 1.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本书涉及的实物一般用彩色照片;原理图都科学地绘制;适当选用漫画;每章都选用一张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作章首图,配以适当的文字。2.设计了一些特定的栏目。例如,提供体现技术特色的“实验与制作”;注重学生的参与,利用日常器皿的“大家做”是一些比较小的实验,有利于动手动脑学物理;体验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的“实验探究”;强调技术发展,反映最新实验与技术进步的 “广角镜”;用于引出问题或创设大家讨论情景的“思考与讨论”,要求学生参与讨论,力求畅所欲言、当堂理解;“STS”是介绍物理与生活、技术和社会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3.“问题与练习”紧密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提供新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简单装置,外出调查、参观和访问。许多题目都是过去教材未出现过的。4.在选择技术应用的实例时,既要选取传统的、经典的应用实例,更要尽量选取最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