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水利》一书目录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2360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水利》一书目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字水利》一书目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字水利》一书目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字水利》一书目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字水利》一书目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水利》一书目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水利》一书目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第 一 篇第第 1 1 章章 水循环水循环 1.1 简单的概念模型 1.2 关于水循环的基本事实 1.3 水循环的复杂性 1.4 研究水循环 1.5 水循环与信息技术 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第 2 2 章章 水问题水问题 2.1 通用水问题 2.2 甄别水问题 2.3 水问题基本解决思路 2.4 信息技术在水问题解决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5 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第 3 3 章章 信息技术概览信息技术概览 3.1 什么是信息技术 3.1.1基本概念:数据和信息 3.1.2信息技术的定义 3.1.3信息技术的内涵 3.1.4信息技术发展简史 3.2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态势 3.2.

2、1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3.2.2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3.3 信息技术的作用 3.3.1信息技术对个人的作用 3.3.2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 3.3.3信息技术对政府的作用 3.4 穿过信息技术丛林 3.4.1C 语言 3.4.2组件技术 3.4.3操作系统 3.4.4数据库技术 3.4.5TCP/IP 协议 3.4.6搜索技术 3.5 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3.5.1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3.5.2水利信息化业务系统建设 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第 4 4 章章 认识数字水利认识数字水利 4.1数字水利的提出 4.2数字水利的定义 4.3数字水利框架体系 4.3.1数字水利理论框架 4.3.

3、2数字水利技术框架 4.3.3数字水利应用框架 4.3.4数字水利案例库 4.4数字水利应用展望 附录 数字水利中国水利现代化必由之路 1 对当前水利发展形势的估计 2 对中国水利现代化的认识和探讨3 数字水利是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必由之路4 加快数字水利实施步伐,全面推进中国水利现代化、 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第 二二 篇篇第第 5 5 章章 远程自动监控技术远程自动监控技术 5.1概述 5.2远程自动监控系统结构和功能 5.2.1 系统基本结构 5.2.2 系统工作制式 5.2.3 系统主要功能 5.3关键技术 5.3.1 数据采集传感器 5.3.2 RTU 的应用 5.3.3 通信系统 5.

4、3.4 监视与控制中心 5.4远程自动监控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常见应用 5.4.1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5.4.2 闸群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5.4.3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5.5前景与展望 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第 6 6 章章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 6.1 引言6.2 理解通信 6.2.1 概念模型 6.2.2 功能模型 6.2.3 设备组成 6.3 理解信号 6.3.1 正弦波和脉冲波 6.3.2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6.3.3 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 6.3.4 信号的带宽 6.3.5 信号的衰耗与增益 6.3.6 噪声与失真 6.4 理解信道 6.4.1 传输特性与带宽 6.4.2 传输媒介 6

5、.4.3 信道容量 6.4.4 信道的复用 6.5 调制和解调 6.6 传输方式 6.7 数字通信系统 6.8 交换技术 6.8.1 电路交换 6.8.2 分组交换 6.8.3 帧中继 6.8.4 ATM 交换 6.8.5 交换技术的发展 6.9 几种常用通信系统 6.9.1 公共交换电话网 6.9.2 移动通信 6.9.3 光纤通信 6.9.4 卫星通信 6.9.5 数字图像通信系统 6.10 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6.11 水利行业通信解决方案 6.11.1 水利行业对通信技术的需求 6.11.2 总体思路 6.11.3 充分利用公网资源 6.11.4 建立可靠的应急通信 6.11.5 因地制

6、宜建立小型专用通信系统 6.11.6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通信子系统简介 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第 7 7 章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7.1 引言 7.2 入门知识7.2.1 定义7.2.2 发展简史7.2.3 功能7.2.4 分类 7.3 网络基础架构 7.3.1 网络体系结构7.3.2 网络通信协议7.3.3 网络通信服务7.4 网络组成与管理7.4.1 网络操作系统7.4.2 网络软件 7.4.3 网络设备7.4.4 网络管理7.5 网络安全7.5.1 安全机制7.5.2 面临的威胁7.5.3 安全措施 7.6 局域网(LAN) 7.6.1 基本特征7.6.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7

7、.6.3 以太网7.6.4 结构化布线7.7 IP网络 7.7.1 IP网络基本原理7.7.2 互联网(Internet)7.7.3 虚拟专用网络VPN 7.8 水利行业计算机网络解决方案7.8.1 水利行业对计算机网络的需求7.8.2 总体思路7.8.3 网络建设方案7.8.4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计算机网络子系统简介 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第 8 8 章章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 8.1 概述8.1.1 数据库发展简史8.1.2 几个基本概念8.1.3 数据库分类8.1.4 数据库的重要性 8.2 数据库设计开发基础8.2.1 理解关系型数据库8.2.2 SQL 结构查询语言8.2.3 实体关

8、系模型(E-R Model)8.2.4 数据库开发流程8.2.5 数据库设计要点 8.3 数据库热点技术8.3.1 元数据8.3.2 数据仓库8.3.3 数据挖掘8.3.4 网络数据库8.3.5 空间数据库 8.4 数据库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8.4.1 需求分析8.4.2 基础工作8.4.3 基本技术要素8.4.4 水利数据中心简介 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第 9 9 章章 水利数学模拟技术水利数学模拟技术 9.1数学模型与水利数学模型 9.1.1 认识数学模型9.1.2 水利数学模型9.2 水利数学模型建模基础9.2.1 水流相关问题建模9.2.2 水工结构分析建模9.2.3 模型应用的困难

9、9.3 水利数学模型的组件开发与集成服务9.3.1 模型组件开发9.3.2 模型平台开发9.3.3 模型网络服务9.4 水利数学模型应用9.4.1 防洪领域9.4.2 水资源领域9.4.3 水环境领域9.4.4 水土保持领域9.4.5 工程建设领域9.4.6 应用展望9.5 水利数学模型常见商用软件简介9.5.1 MIKE系列 9.5.2 DELFT系列9.5.3 WALLINGFORD系列9.5.4 WMSSMSGMS9.5.5 ANSYS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思考和讨论参考文献第第1010章章 3S3S技术技术10.1 3S技术概述10.1.1 3S技术基本概念,10.1.2 3S技术应用现状

10、10.1.3 3S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0.2 地理信息系统10.2.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10.2.2 GIS构成10.2.3 GlS的空间数据结构10.2.4 GIS功能概述10.2.5 GlS国内外发展概况10.2.6 国内外主流GIS软件简介10.3 遥感10.3.1 遥感概论与基本原理10.3.2 遥感卫星与传感器10.3.3 遥感技术的分类与特点10.4 全球定位系统10.4.1 全球定位系统概述10.4.2 GPS系统构成10.4.3 GPS定位原理和方法10.4.4 GPS系统特点10.4.5 GLONASS系统10.4.6 GALILEO系统10.4.7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11、10.4.8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小结10.5 数字地球10.5.1 数字地球产生的背景10.5.2 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10.5.3 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基本框架10.5.4 数字地球核心技术简介10.5.5 数字地球与虚拟地理环境10.5.6 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10.6 3S技术在水利方面的应用10.6.1 3S技术在数字流域方面的应用10.6.2 3S技术在洪水监测方面的应用10.6.3 3S技术在水土流失监测方面的应用10.6.4 3S技术在现场信息监测方面的应用10.6.5 系统案例: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规划协同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研发与应 用思考和讨论参考文献第第1111章章 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

12、技术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技术11.1概述11.2软件开发入门11.2.1 开发语言11.2.2 软件开发基本流程11.2.3 开发工具11.2.4 软件开发类型11.2.5 软件开发人员的素质要求11.3 软件开发的技术要点11.3.1 消息处理11.3.2 面向对象编程11.3.3 组件编程11.3.4 体系架构11.4 软件工程11.4.1 以项目为中心11.4.2 开发方法11.5 水利行业的软件开发11.5.1 软件分类11.5.2 主要任务 11.6 系统集成11.6.1 理解系统集成11.6.2 软件系统集成11.6.3 网络系统集成11.7 水利行业的系统集成11.7.1 主要任务

13、11.7.2 主要内容 思考和讨论参考文献第第 三三 篇篇第第1212章章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12.1概述12.1.1 必要性12.1.2 发展历程12.1.3 建设现状12.2 建设目标和任务12.2.1 建设目标12.2.2 主要任务12.3 系统结构与功能12.3.1 系统总体结构12.3.2 主要功能12.4 技术方法12.4.1 信息化技术12.4.2 预报预警技术12.4.3 洪水调度与优化技术12.4.4 风暴潮预报技术12.4.5 旱情分析技术12.4.6 洪灾评估技术12.4.7 监测与传输技术12.5 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12.5.1 存在问题12.5.2

14、发展前景思考和讨论参考文献第第1313章章 水利电子政务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系统13.1概述13.1.1背景13.1.2建设目标与任务13.1.3建设原则13.1.4建设依据13.1.5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3.2总体框架13.2.1网络结构13.2.2系统框架13.2.3与其他系统的关系13.3建设内容13.3.1电子政务网络13.3.2政务门户13.3.3政务应用系统13.3.4政务应用支撑13.3.5政务信息资源13.3.6电子政务基础设施13.3.7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13.3.8电子政务标准体系13.4关键技术13.4.1技术框架13.4.2J2EE技术13.4.3中间件技术13.4.4流程

15、定制与管理 13.4.5 集成技术13.4.6 Portal技术13.4.7 目录服务技术13.4.8 XML技术13.4.9 Web Service技术13.4.10 内容聚集技术13.4.11 单点登录技术13.5 问题和展望思考和讨论参考文献第第1414章章 水资源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14.1 概述14.1.1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现状14.1.2 什么是水资源管理14.1.3 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系统14.2 建设目标14.3 建设内容14.4 系统架构14.5 技术要点14.5.1 信息采集14.5.2 信息传输14.5.3 数据管理平台14.5.4 应用系统14.5.5 先进技术的应用 14.6 问题和展望14.6.1 存在的问题14.6.2 展望思考和讨论参考文献第第1515章章 水土保持监测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管理系统15.1 概述15.1.1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15.1.2 水土保持监测管理15.1.3 水土保持监测管理系统15.2 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