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税考试经验篇考试要掌握技巧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041148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税考试经验篇考试要掌握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注税考试经验篇考试要掌握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税考试经验篇考试要掌握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税考试经验篇考试要掌握技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 财考网文章下载财考网,中国领先的会计网校,会计考试辅导网站http:/ 注税考试经验篇:考试要掌握技巧注税考试经验篇:考试要掌握技巧参加注税考试的目的不仅在于拿个资格证书,而是为了真正学到知识;取得注 册税务师资格的目的,不在于一定要从事税务代理行业,而是要通过学习过程, 将从前的税务财会知识,不断地充实、更新、积累、实践。我见过很多考生四 处打听重点是什么?言外之意,非重点不看。而我个人则不太主张抓重点,因 为重点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有些考生考前抓重点,目的是为了及格,结 果只差那么一点点;另外一些考生却把目标定在门门拿高分上,结果门门都顺 利过关了 应试更多的是需要的是技

2、巧,不是知识水平。针对不同的题型,有意识的训练 答题的技巧,往往也会起到难以预料的作用。如果你花 40%的时间去听课,那 就一定要花 60%的时间做习题。通过大量联系,在客观题上拿到高分,将是考 生事半功倍、 “短期速成” 、顺利通过考试的捷径。 相信不是每位考生都是行家,还有很多是“门外汉”的,还有很多是没有从事 过税务相关工作的。09 年的教材是 2 月份才拿到手的,5 月份就要考试了,学 习时间是非常紧凑的。很多知识考生在学习当中却需要由浅入深、由点到面, 再到融会贯通掌握,这对没涉及过注税的考生们来说,确实是相当困难的。一、时间是良药! 或许有很多天才他们是过目不忘,但更多的可能跟小编

3、一样,凡人一个,所以 我们必须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克服很多问题。每天至少要保证充足的看书 时间。 学习疲劳期是任何人都有的。 怎么安排休息时间呢?我认为学上一星期,再 给自已放个一天二天时间玩没有错。但要注意了,你在休息的几天里是不是一 点书都没读?如果是,那就犯错了。因为这会给你再次进入学习状态造成心理 障碍:“书陌生了,一见书就想跑” ,我的方法时,在休息的这一二天里,睡觉 前也要把书拿出来看一下,5-10 分钟就行。因为这会给你一种很好的心理感觉: “我还在看书,对书没有陌生的感觉” (这段话是摘自一网友的文章,确实是很 实用,就借来用用了) 我说这个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注税难度虽然

4、相对注会考试而言难度较小, 但这只是相对性的,独立的来看注税的话,注税并不是磨刀三天就能通过的! 我们要调整好我们的心态,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心态。注税要记的知识多,一 年不行,用二年。时间!只是时间问题! 二、学习要有阶段性 第一阶段是通览教材,所谓通览,就是做个大概的了解,我们最起码要知道, 注税到底讲的是什么,教材都涉及到了哪些内容我们不说做到“滚瓜烂熟” ,最 起码做到个“心中有数” 。 第二阶段“读透教材”阶段,这个“读透”关键在于细 ,这个“细”一方面 是从我们的教材里面掌握,要逐章逐节仔细看,在读透弄懂的基础上,圈出看 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然后分别记录下来。只有细细品味教材,才能

5、细化和 吸收它的知识点,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从课件,我们圈出的重点、难点、疑点在 听老师的课件时候一定要弄明白,弄不明白的就反复分析教材、反复听,不懂2 / 2 财考网文章下载财考网,中国领先的会计网校,会计考试辅导网站http:/ 的就去答疑版块或者论坛学习版块提问,有问题一定要弄清楚。 第三阶段是做题阶段,既是对教材消化理解阶段,也是将教材前后贯穿的阶段, 这个阶段关键在于透 。只有通过做习题,才能将教材从前到后地串起来,才 能对教材的理解达到透的程度。做习题也要得法,要一边做一边找出做错 的原因。拿税法() 的一道综合题来说,往往涉及流转税的各个税种,你 如果不做题,就很难将教材融会贯通;

6、第四个阶段是再读书阶段,也是重点抓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一边将做题 时弄错的地方加深记忆,一边注意新的税收政策和经济改革热点,这些地方往 往都是考试的重点。 ” 三、考试是考试、工作是工作、答题要有技巧 一是针对从事税务代理行业的考生来说,一定要分清“考试是考试、工作是工 作”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些考生在执业时,常常执行一些地方性的税收 政策,而教材中所讲的税收政策,则是全国通用的宏观税收政策。所以,考生 一旦将执业中的地方性规定混进去,往往适得其反。二是临场答题有技巧。她 说:“通过这几年的试卷不难看出,试题的计算量增大了,答题的时间很紧张。 最好的办法是,将前面单选、多选题中概念性、记忆性的题迅速、准确地做完, 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后面的题。在做综合题时,要浏览全题,并把要问的题目 搞清楚,然后再着手计算。因为,往往这些题目内的问题是互为联系的,前面 的答案就是后面问题的已知条件。 ” 本信息来源于财考网,原文地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