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湖北省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1117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湖北省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湖北省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湖北省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湖北省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湖北省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湖北省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对湖北省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省县市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产业集群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效结合,通过产业、产品及关联企业的聚集,产生聚集效 应。目前,我省县市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产业集群。据对我省 59 个产业集群的调查,70%属资源型。 罗田是全国闻名的“板栗之乡” ,现有各类加工企业 162 家,从业人员 1.2 万人,年产值 10 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 30%。潜江市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目前有各类渔 场 207 个,水产品产量 8.65 万吨。荆门东宝区围绕磷矿资源的开发转化,培育了以洋丰集 团为

2、核心的 10 多家磷化企业。全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集群还有洪湖水产、应城石膏、 鹤峰山野菜、随州三里岗香菇、英山茶叶、竹山绿松石、通山石材等。2、依托骨干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曾都、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郧县等市县区,积 极发展与东风公司配套的汽车配件,形成了以汽配为主体的汽配走廊。据对其中 5 个县的 汽配产业调查,共有汽配企业 210 家,职工 3.8 万人,销售产值 67.57 亿元,汽配产业成为 5 个县的支柱产业。京山轻机集团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京山县充分发挥其品牌、支柱和 市场优势,发展机械产业群,全县已有 131 家关联企业,职工 2 万多人,销售产值 20 多亿 元。目前我省依

3、托骨干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还有安陆粮机、云梦包装、枝江稻花香酒业、 大冶劲酒、武穴医药化工、通城砂布等。3、依托特色产业,壮大产业集群。仙桃市彭场镇,原来只有几个民营无纺布生产企业, 通过几年的企业孵化,又发展相关企业 103 家,其中无纺布加工企业 65 家,职工 2 万多人, 全镇无纺布企业年出口交货值 12 亿元。该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无纺布制品中心。鄂州市燕 矶镇金钢石刀具生产从 1983 年起步,到目前相关企业已发展到 300 多家,从业人员 1.5 万 人,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 50%以上,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钢石刀具城。全省形成“一乡 一业”特色产业的还有武穴市花桥小五金、蕲春县刘河塑

4、料、赤壁市赵李桥竹木等。4、依托工业园区,形成企业集群。近年来,各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积极引导 县域工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发展,形成企业集群。比如,汉川市以荷沙公路沿线工业基础较 好的 8 个乡镇,规划发展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口纺织工业园、福星科技园,形成金属 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主导产品的产业聚集,其中马口工业园纺织规模已达 55 万锭。5、依托科研院所,发展产业集群。有的地方在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支持 下,引进高科技企业,并取得某个产品的领先优势和人才优势逐步发展而形成产业集群。 比如,鹤峰县八峰村以北京、天津等地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围绕氨基酸系列, 进行深度开

5、发和综合利用,已生产 18 个系列产品,成为全国最大的氨基酸工业基地。应城 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应城市长江埠赛孚工业园,该园自 90 年代以来,就先后与 清华、武大、四川天然、燕山石化、仁博化工等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建立稳定的科技协作 关系,并引进一大批从事精细化工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形成 6 大系列 200 多个品种的化工 产品,有机硅、电解有机氟、病毒唑中间体等产销规模全国第一,电镀添加剂产销规模全 国第二。近几年,我省县域产业集群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 产业集群规模小。目前,我省 32 个县市的 59 个亿元产业集群中,平均每个产业集群的企 业个数为 14

6、.8 个,平均销售收入为 6.8 亿元。而同期,浙江省工业产值在 10 亿元以上的制 造业产业集群 149 个,工业总产值 1 万亿元,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每个产业集群平 均工业产值达 67 亿元。二是创新能力弱。我省大多数产业集群尚未发育成熟,产品档次不 高,科技含量不高,参与市场竞争主要是靠“低成本、低价格” ,自主精品名牌不多。三是产业链不完善。我省一些县市纺织产业集群中,纺锭规模远大于织布,布匹数量远大于服 装用量,其花色品种也不能满足服装需求,而且都没有染整,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缺乏必 需的供应商、客商,供应链中断。进一步发展县市产业集群的建议我省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市场竞争力

7、,必须进一步强化措施,大力发展各具特 色的产业集群。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必须引起各 级党委、政府和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要统一认识,加强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 集群有序、健康发展。各地要围绕主导产业、核心企业集团、名优精品、本地资源,至少 抓好 2-3 个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地方特色、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2、制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我省实际,加快编 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以产业集群发展规 划为工作切入点,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8、建设,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全省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要加快以武汉为中心的“1+8”城 市圈范围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港口、中心城市、交通大干线及对外开放优势,有效吸 引外资和东部产业向我省转移集聚,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扩大专业市场辐射范围,实现 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山区要发挥资源优势,着力 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要发展循环经济,保证产业集群及其所在地可 持续发展。推广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改传统工业发展单向流动的线性特征(资源产 品废物)为循环流动的新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实现能量和物质充分利用,努力 做到无废物或少废物生产。3、制定

9、相关政策,扶持发展壮大。出台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文件,明确指导思想、目 标、思路和扶持政策,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制定税收、土地、规划、融资、电力等方 面的支持措施,帮助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并制定行业规范,加强内部自律,消除产业内的无 序竞争。政府应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在提供良好行政服务的同时,加大投入, 在道路、环保、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方面为产业集群提供有效保障,并引导和帮助企业 开拓国际市场。 4、培植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要结合全省正在实施的“三个三工程” ,着力培育一 批带动型的龙头骨干企业,让它们做强做大,从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资金、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

10、资金导向计划,要支持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支持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制造业开展技术改造,淘汰落后技术与 装备,加强产业集群工业技术信息化建设,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在工业 化中集约倍增和催化作用,提升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企业向 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配套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的空间。积极培育关联性大、带动 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不断将 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一批高、 新、尖的专业化配套生产企业,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努

11、力提高 龙头企业的省内配套率,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 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5、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加快产业集聚。努力构建两个技 术创新平台,即全社会的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加大政府对通用技 术的开发投入,通过建立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 手段,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的 升级换代。有的放矢地组织一批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促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产业集群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促进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集中扶持产 业发展

12、的关键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加快产 业集聚步伐。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产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鼓励 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产业集群 内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增加科技含量,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特 色的县市和乡镇,共创区域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竞争能力。6、办好工业园区,引导县域工业集聚发展。每个县市要在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的前 提下,高起点规划工业园区,突出产业、行业特色,把散、乱、小的工业集中起来进行改 造升级,做好上下游产品的相互衔接,搞好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形成关联产业链的企

13、业 集群,逐步发展为具有较强竞争力、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7、构筑服务体系,增强产业集聚。政府要为企业提供信息、制定技术标准、保护知识 产权、制定竞争规范,以及鼓励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协会、商会、行会等。采取政府 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建立社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扶持技术 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或骨干企业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 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资源共享。8、拓宽信息通道,整合创新资源。要着力推进集群产业的信息化。重点抓好产销过亿 元的集群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实现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产业技 术水平;通过信息集成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优化。此外,要进 一步改善软硬环境,降低创业门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