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从人与自然关系论发展循环经济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0700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从人与自然关系论发展循环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哲从人与自然关系论发展循环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哲从人与自然关系论发展循环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哲从人与自然关系论发展循环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哲从人与自然关系论发展循环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从人与自然关系论发展循环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从人与自然关系论发展循环经济(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人与 自 然关 系 论发展 循 环经 济班班 薛薛成成奎奎摘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人类对自然具有能动性,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制约性,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互为制约与作用,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人和自然关系不和谐的必然选择。主题词循环经济 人与自然 和谐循环经济是国际上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形成的新概念,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在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已成为“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本文试从哲学

2、的视角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述。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经历的传统经济模式、“生产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实际上就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在认识上不断升华的结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循环经济的内存要求。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类对自然的能动性和自然对人类的制约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存在着矛盾,永远是互为制约与作用,二者之间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一)人类对自然的能动

3、性人类对自然的能动性是指人类在以自然为对象的实践活动中改造自然,满足自身物质需要所具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地说,人可以在意识的支配下,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体现在人类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人类在索取、利用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改造自然。人是具有自然力的社会存在物,为改造自然界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内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是“能动的存在物”,具有能动性。人类就是在变革和改造自然的漫长斗争中,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利和生活自由的。人既依赖自然而生存,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自然,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人通过自己的活动,通过劳动,使

4、自然物质形态按照对人有用的方式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最终满足人类自身的目的和要求。人化自然、属人世界的不断扩展与拓深,标志了人的主体能力日益增强。(二)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性人作为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最基本的属性就是自然性。“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所以自然对人类有制约性。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性是指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在自然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人无法超越自然,离开了自然就无所依托。自然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作为先在的客观存在预先规定和制约了人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程度,人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5、。(三)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二者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在生产中,人为了在对其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按照自己的目的,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物质发生形式变化。人类将愈益增多的自然物质转换成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利用、征服、改造自然。但是人不仅作用于自然界,也要受到自然界的作用。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对人的活动及其目的的实现有制约作用。人对自然界的作用,也会引起自然界对人的反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6、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在人类出现之初,基本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而生存,多以采集狩猎为生,聚居在自然条件优越、天然食物丰富的区域,被动地适应自然,人与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产生了以耕种与驯养技术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特别是铁器的应用,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以及为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的战争,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局部性和阶段性紧张,但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仍能基本保持相对和谐;工业化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利用开发自

7、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加上急剧膨胀的人口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资源消耗超过自然界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进,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紧张及不和谐的局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需要量日益增加,资源利用所引起的环境变化也日益扩大和加深。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甚至比过去更大,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更趋紧密、复杂和广泛。为此,人类必然地会采取措施,在人与自然的失衡中重新找到新的和谐。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自然和人类社会共同组成为一个有机的不

8、停地不可逆演化着的非平衡巨系统,自然和人类社会均是组成这个巨系统的独立系统,而它们又分别由众多的子系统、子子系统组成。这些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之间既有竞争性的一面,又有协同性的一面,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它们之间不停地交换着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都在不停地从有序向无序或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着,有涨有落,有生有灭。我们人类社会作为巨系统的一员,本身内部的子系统、子子系统之间在发生竞争、协同、生与灭的演变;它在外部又与自然的各种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不断发生着竞争与协同的演变。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其复杂、极其种类繁多的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的不断演变、生灭交替、竞争与协同杂处、有序无序的综合

9、巨系统中诞生、生存和寻求着发展的。人类社会要在这样一个综合巨系统中持续生存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它内部本身的子系统、子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与其他系统、子系统的关系,也就是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自然与人类组成的这个综合巨系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依这个有机整体生存发展和演化。从人与自然的物质循环中介来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主要是以生产劳动为中介的。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是通过劳动和自然发生关系,人类通过劳动改造和占有自然,与此同时,人自身也得到改造。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过程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生产

10、劳动是人类所独有的生命活动,它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的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人通过生产劳动来维持和发展其它生命活动。人类为了从自然界取得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总是在同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斗争,力求在更大的程度上来驾驭它、改变它和利用它。人类每一个新的时代几乎都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新的变化,科学上的每一个新的发明和技术上的每一个新的成就也都在环境的某一要素上或者整体上等到自己的反映。但

11、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决不能只理解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一面,而且还有调整和控制自然的一面;它不仅改变了人类身外的自然,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的自然。生产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的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变的人类生存条件,它所以能够成为人类的生存条件,是因为它对人类生存有用,能够维持和发展人类生命活动。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有用的劳动,是作为维持和发展生命活动的劳动,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实现人类生活的“永恒的必然性”。在生产力和科技获得巨大发展和进步的今天,人类的生产劳动一方面创造了无数的新的使用价值,改变了人类生存条件,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另一方面,人类又破坏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即“自在的自

12、然界”、人化的自然界和自身的自然界,制造了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存环境危机,使人与自然的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已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而这种平衡的改变必然要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当务之急是要不断改进劳动技术与手段,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必然选择综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的每一次不合理使用,都导致了自然界作出报复性的反应。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

13、自然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重新反思人与自然关系,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新形势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一)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具体说就是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已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而这种平衡的改变又明显地带来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后果。造成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和认识不够。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并不是主观随意的,它要受到

14、客观规律的制约,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这首先要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前提。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揭示仍然是不够的,对人类自身的受动性估价不够,没有很好摆正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并处理好人在实践中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过份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的地位,不能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否定了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制约性,人类力图通过自身活动来掌握世界,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忽略了自然对人的影响,把自然视为纯粹被动的、机械的存在。而且忽略了人与自然在“人一自然”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在“人一自然”这个完整的系统中,系统双方相互作用,相

15、互依存,系统中一方的生存不能以过分损害另一方为代价,如果过分损害对方以至消灭对方,那么自己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工业化以来,尤其是本世纪 50 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仅仅是围绕着自己的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在急功近利观念指导下,忽视了自然界制约性的存在,对自然资源实行了掠夺性开发和无节制耗费,最终导致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灾难频繁发生。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总需求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这主要是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和不合理的利用资源所造成的。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特别是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使得人与

16、资源关系更趋紧张,人类为取食而开荒毁林、大量施用化肥、过度捕捞,造成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和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在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和资源利用率低的矛盾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布的不协调更加剧了我国人与资源的矛盾,战略性资源供需矛盾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当前世界各国对战略性资源的争夺异常激烈,我国战略性资源供需关系己十分紧张,部分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必然选择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日益突出的人与自然矛盾问题,必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的首要因素。但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是不可阻挠的,人类为了生存要继续向自然索取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类为保护生存空间,继续采取各类措施来抗衡、防御自然现象带来的灾害,并努力使这些灾害降至最小程度,也是必然要进行的,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困境。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在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开始着手治理环境问题,人类采取生产末端治理的方式,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