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 ----岳鹿版历史必修I《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案例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8389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 ----岳鹿版历史必修I《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 ----岳鹿版历史必修I《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 ----岳鹿版历史必修I《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 ----岳鹿版历史必修I《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 ----岳鹿版历史必修I《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 ----岳鹿版历史必修I《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 ----岳鹿版历史必修I《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案例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新课课程程背背景景下下情情景景体体验验式式教教学学法法的的探探究究与与运运用用 - - - - - -岳岳鹿鹿版版历历史史必必修修 I I五五四四爱爱国国运运动动教教学学案案例例分分 析析 =摘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实例为剖析点, 阐述了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与内涵,介绍了该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运用 过程中的主要步骤与基本模式,提出了群体角色扮演的概念,分析了该教学法 在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上的独特优势。 要害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群体角色扮演 中学历史教学要带给学生怎样的收获?新课程标准给予了明确的说明:一是把握 基本历史知识,培养历

2、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进一步熟悉历史学习 的一般过程,把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三是培养民族精神,爱国情操,社会责任 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培养开放的世界意识。一句话就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是新程改革中提倡的所谓三维目标。在这三维 目标中,本人认为,第三个目标,也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最重要, 因为它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那么,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功能,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呢? 这是我们高中历史一线教师的重大课题。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由于强调老师的 单向灌输,其教育方式是僵化的,教育的效果是低劣的,已不适新课程改革的 需要,我们必须探讨更

3、有效的教学方式。本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认为, 在诸多的新式教学方法中,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在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上 确实有着不可比拟的效果。 什么叫体验?从历史教学的角度来看,体验就是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 注、理解、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思想、观点等学习对象。只 有通过体验,学生才能把一个生疏的、外在的、与已无关的遥远的历史对象变 为熟悉的、可以与之交流的存在,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图景,才会产生探究 历史问题的爱好,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觉的探究,从而生成自己对历史 问题的熟悉,同时,也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谓的情景体验式教 学法,正是基于以上熟悉,强调教师

4、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创设一个 生动的历史情景,引导学生用角色扮演(模拟性学习)的方式体验历史,引起 学生探究历史的爱好,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达到构建知识, 提高能力,养成品格的学习目的。 本文以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为例,探讨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以及论证 这一教学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上的主要优势。 一、课题的选择 选择五四爱国运动一课作为情景体验式教学法运用的案例分析,是因为它 具有典型意义。 首先,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而事件的主 体又刚好是青年学生,让现代青年学生体验近代青年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轻易 产生心灵的共鸣,会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

5、次,据本人对学生课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当今的中学生由于诸多原因对“五 四运动”知之甚少,对“五四精神”的内涵更是模糊不清。作为一名中学历史 教师面对这一现实,不能不强烈地感到历史教师肩负的重担:让我们的学生专 心灵去体验八十多年前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学生爱国运动,产生心灵的震撼,从 而领悟“五四精神”成为本人不贷之责。 第三,五四爱国运动一课具有较强烈的情感色彩与矛盾冲突性,非常适合 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的制定 过去在学习五四运动一课时,教学的目标总是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把握以及 学术性问题的探讨,得出一些非常教条的结论。却忽视本课强大的历史教育功 能,忽视对“五四精神”的传承。

6、 根据新课程标准,并基于上述现代中学生的情况以及对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的 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探究式学习探讨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把握五四运动的过程;通过讨论法熟悉五四运动对中国社 会变革命的影响;通过情境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八十多年前青年学生的爱国 热情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 大、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 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上述教育目标?要害在于情景的设置能否调动学生 的体验爱好、体验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探究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有效。首先是情景的创设。利用多媒体与历史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是最佳方

7、法。有关五 四运动的历史资料相当丰富,图片、文本、论著、音像资料、文学作品、影视 作品,不胜枚举。但选择哪些材料才能构建一个震撼学生心灵的历史情景呢? 经过反复考虑与筛选,最后选定一部以中国外交家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 努力为题材的优秀电影作品我的一九一九,选择其中三个片段作为贯穿整 节课的情景。 第二是选择体验方式。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是一个好方法,常用的角色扮演一 般都是采用历史剧表演。本人认为历史剧表演对于体验历史是有效的,但也有 不足之处,它需要学生在课外编写历史剧本,并要作简单排练,花去学生较多 的课外时间;表演者的表演水平又直接影响到体验的效果;更大的局限在于这 种方法只有少数的表

8、演者能深入地体验历史,大部分学生仍是旁观者。本人认 为应该用更为简便的、可操作性强的、人人都能参与体验的角色扮演方式,那 就是群体角色扮演。五四运动的主体是学生与工人,于是,本人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定角色为当时北京的大学生、上海的工人与外国记者,然后布置 相应的学习任务。 第三是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性问题。所设计的问题主要围绕着基本史实与情感、 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展开,不再关注学术性的问题。 此外,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了解五四运动。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 1情景再现,让学生感知历史,探讨五四运动的原因首先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电影上 顾维钧的扮演者

9、用极富感染力的表演,再现了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 要求收回山东主权的历史情景,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 基本史实。 接着老师围绕着电影片段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这些 问题分别是“影片再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巴黎和会是什么会议?”、 “山东问题的来由是什么?”、“巴黎和会为什么没有接受中国代表的正义要 求?说明了什么问题?引起什么后果?”。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步 步深入探究原因。 2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历史,自主学运动的过程继续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影片再现当时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 正义要求后中国留学生与华侨在法国集会抗议以及国内五四运

10、动爆发的情景。通过这个情景再现,渲染当时的爱国激情,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 然后学生活动,按下列角色分工与历史场景的设置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组同学请以当时北大学生的身份给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写一封亲历五四运动 的信 ?第二组同学请以当时上海工人的身份给在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亲历上海五四运动 的信 ?第三组同学请以当时外国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 (要求学生注重自己角色的情感定位;所写的信与新闻报道要包括运动的口号、 中心、主力、结果等基本内容,字数在 200 字左右,10 分钟左右完成)同学们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利用短短的 10 分钟时间,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角色扮演,体验当年的爱国激情;并且通过

11、书信与新闻报道等文学手段,准确 地展示自学成果,抒发爱国热情。达到了提高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接着是学生作品交流,用交换阅读与代表朗读的方式进行,师生对作品当堂评 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下面是其中一位学生的作品:北大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梅:你好!你在国外生活得好吗?知否一个多月以来在祖国发生了惊 天动地的大事呢?相信你也听说了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的消息了 吧。当这一消息传到我们学校时,同学们失望、悲愤!我亲眼看到一位同学咬 破手指,写下血书。 5 月 4 日,我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尽管 3000 多人都不熟悉, 但是我们却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开始示威游行

12、,高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 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我已经声嘶力竭了,但仍坚持 着,我们的游行队伍因遭到军警的阻拦而转向卖国贼曹汝霖的家,一把火点燃 了赵家楼,看着那熊熊烈火,我觉得真解恨啊!我们的斗争虽然遭到北洋政府 的镇压,但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很快,上海的劳工阶级起来了。斗争的 中心也由北京转到了上海。当时,上海的劳工罢工、商人罢市的消息不断地传 到我们的耳里,我的心澎湃不已!终于我们的斗争取得了成效,在 6 月 10 日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 宗。28 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被捕的同学也陆续释放了。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与自豪。亲爱的梅,回国吧!与我们共同斗争吧!你

13、的好友 燕子。”这些信的字里行间,浸透着当代学生的爱国情啊! 3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五四运动的深刻社会影响以及“五四精神”的内涵这一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展开讨论: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 产生了什么影响?“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今天还提倡弘扬 “五四精神”? 学生在上一环节中主要对五四运动进行感性体验,这一阶段进入了理性思考。 学生在对历史与现实认真思考基础上,各抒己见,经过热烈的讨论,达成共同 熟悉。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加深对“五四精神”的熟悉,培养了民族责 任感。 4运用表格,巩固本课基础知识;情景再现,强化爱国情怀本阶段为小结环节。首先师生共同梳理五四运动的主要知

14、识点,巩固基础知识。最后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中国代表拒签和约的情景。进一步强化 学生的爱国热情,当影片最终定格在几个大大的黑体字“中国人民第一次对列 强说不!”时,同学们已经心潮澎湖,激动不已。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一句 话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历史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强调心理 内化。情景体验式教学法之所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是它遵循了上述教育规律。从五四爱国运动这一极为普通的课例中, 我们看到,历史教学就是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所面对的历史事件“亲临” 其境,感同身受,成为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者”

15、,并在此基础上形 成他们的悲与喜,爱与恨,形成他们的是非观,形成他们的正确价值取向,培 养他们越来越深刻的分析能力。情景体验式教学法正是此类教学法的典型代表。 当然,体验历史的方式是多样的,角色扮演只是其中一种。本人在今后的教学 实践中义不容辞地继续探索,充实完善这一教学法,也衷心希望得到广大同行 的帮助。 本文参考书目:1朱汉国、王斯德主编普通高中历史程标(实验)解读2赵亚夫主编历史学习方略、历史教育价值论3苏万青、张静的网络环境下历史探究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中学历史教 学2004.8)NxaVSFYMUYnj5wtNEPstbyj8Dl35mVIa5HK6g0VI5XxMscfOeDyXKq

16、cPESIhBTazFCencngDtZn41MFa5fQZWkGFfvsEio6cwx7gxrmrWkek2XNrDhbW21SUwP8hvSV5TB83FZcEsZ2l6VC7X010CZZvVcjYj5v4FYGrPJcd4NeSygOQD19uRVtubCYdp4UndyWYELhEONvov6woDILiw1cjfMFCkyo0srp0AqCsJvW4Z4zVGkPXimqcLmss5UTPZvv3HvdN6TO1VYAaNkw0ZGH60CeNxJmoR6Ve8vDK71QFNp7ncHULYTqIdp35HFQmgaZO3VSSWbsXp1iA4rlfpRFyFC1Ir83raeZnGik6p2owaJSb7s0QUlxFKa9qU9aOY1wBSvuM6epmcIOvkPBz8dMpfZt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