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社会转型需要精英撑舵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36068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9社会转型需要精英撑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9-9社会转型需要精英撑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9-9社会转型需要精英撑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9-9社会转型需要精英撑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9-9社会转型需要精英撑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9社会转型需要精英撑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社会转型需要精英撑舵一个稳定的社会,一定是精英和大众的结合,也就是说社会由精英来治理,但他们考虑的是大众的利益。世界上能够保持稳定的社会都有这个特点。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特别要注意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强调精英的还是强调民众的。先看看我们社会是什么样的状况。首先,肯定是精英治理。从部长、市长到县长都是优选出来的精英分子。但他们是不是从大众利益出发?我觉得不完全是。如果他们真心诚意像共产党党章所说的,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我们这个社会肯定没有问题,是稳定的社会。最近有个当官的问,记者是替百姓说话还是替党说话,提这个问题无形中暴露了二者利益的不完全一致。一些有权的人想的不是大众的利益,他

2、们凭借权势可以左右司法,包庇坏人。这样就给民粹主义者创造了机会,令他们可以全面地攻击精英分子,否定精英的作用,但这不是从大众利益出发的?一个没有精英管理的社会能走上正轨吗?以前,我国是由战争中涌现的精英分子治理的,完全排斥了其他方面的知识精英,国家越搞越乱,最后靠王洪文、张春桥之流来管理,全国陷入巨大的倒退。现在情况已经变了,但是要不要精英治理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一个社会中,精英永远是少数,群众是绝对多数。革命时,是暴力在作决定,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种社会转型不是精英分子掌舵,而是大众掌舵,少数精英被大众同化或被劫持,不得不跟着大众走,就像法国大革命时的情况。这种革命的后果是很难预料的。2

3、所以我们不希望发生革命,而希望出现由精英掌舵的社会转型。如果没有一批真正为大众利益着想的精英,大众的利益没有人关心,革命就在所难免。现在的精英没有深刻理解这一点,社会转型就容易被那些冒充“大众利益代言人”的人所控制。现在就有人为了讨好一般群众,否认精英的治理经验。举个例子:有人写了篇文章,说小额贷款必须是低利息,高利息对老百姓不利。其实他对小额贷款知之甚少。小额贷款必须高利息,因为低利息的优惠贷款被有权有势的人拿去了,转手就放了高利贷,真正的贫苦老百姓是拿不到的。要想把利息降下来,必须增加资金的供应,这是经济学的道理。这位先生并不懂这些道理,却高谈阔论要降利息率。这种人对问题并不很懂,却想在公

4、众中树立自己的形象。他发表意见的目的是什么?未必是想解决这个问题,而可能是为了讨好舆论。但还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为了老百姓,是代表了大众利益的,而真正在做小额贷款、真心诚意地帮助穷人的人却反而被认为是剥削者,是站在食利者的立场上说话。这样的情况糟透了。真正的底层群众的声音很难被听到,他们是没有代言人的。于是就有上面这样的人出来冒充底层群众,实质是哗众取宠,图虚名而已。精英的意见和大众的意见往往不一样。如果两者意见一样,还要精英有什么用?让大家举手,少数服从多数就可以了。现代社会非常复杂,是与非并不容易判断。大众从表面现象出发,用常识作判断;而精英从事物的本质出发,用专业知识作判断。二者就会有3区别

5、。我们现在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就是精英治理国家。近 30 年来共产党的精英治理国家总的说起来还是不错的,确实取得了巨大成绩,值得肯定。但随着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在转型的时候,要思考精英和大众的关系怎么样,各自起什么作用。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事实上没有什么成熟的理论。或者可以从历史得到一些启发:英国几次成功的革命都是精英之间的协商,是上层阶层妥协的结果;法国大革命是民众专政,精英被民众同化了,结果并不好;按照中国的情况,如果还是让大众闹革命,像“文革”那样,看起来普通老百姓确实是非常有权威的,说斗谁就斗谁,说抄谁的家就抄谁的家,痛快得

6、很,但这条路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所以社会转型要由精英来掌舵。从根本上说,精英之所以为精英,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专业知识,更根本的是因为他们代表基层群众的利益。这一点怎么实现?我认为有两条路。第一条是能够为大众着想的精英分子不断地努力,做一点算一点,从摸索中前进,最后建成一个代表公众利益的治理队伍。这需要较长的时间。第二条路是,中国现在有非常好的条件,处于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之中,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可以利用国际上自由民主精神的帮助。这个力量不可小看,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 170 年来的进步,其根源是由世界带进来的。如果中国与外界隔绝,完全没有任何往来,中国还是4秦始皇、西太后的样子,不会有多大变

7、化。中国已经这样存在了两千多年,要变也得再等几百年。中国的儒家思想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潮流。儒家思想中确实有自由平等的成分,但始终没有形成主流,所以我们进一步完成这个转型还要靠吸取世界上的先进经验。我们的经济改革靠什么?靠的是国际主流理论,不是靠中国传统;同样,我们的社会改革,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都是使用西方花费了巨大代价总结出来的经验。尽管学习西方的主张可能还会有争论,事实上已经争了 170 年,但事实越来越明显,学习西方必要性的争论比以前少多了。当然,也应该强调,学西方不是照搬,而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但是首要的是必须学习,然后才是不要照搬。现在国际环境非常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同时要有更多在位的精英分子接受改革的观念,真正思考底层群众的利益,这样才能推进我们这个社会的良好转型。 (编辑:陆思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