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指标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37882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指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指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指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指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指标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患者高热,咳嗽,舌红苔黄腻,胸片示双肺渗出性炎变,经予甲基强的松龙8 0 r a gB i d 及利复星,更昔洛韦治疗,口服以清热解毒化湿之汤剂后热退,肺部炎症有所吸收,激素减至4 0 m gB i d , 5 月1 日转入煤炭总医院后因各种原因十天未服汤药,十天后复查胸片肺部阴影与十天前无变化, 仍为右中下肺及左下肺片状影,患者话动后气短,乏力,偶干咳,心情急躁,舌暗红苔薄自腻,脉细弦滑,处方:生黄芪1 5 9 ,当归1 0 9 ,大贝母1 0 9 ,赤芍1 2 9 ,醋柴胡1 0 9 ,炒枳壳1 0 9 ,皂刺3 9 ,连翘1 2 9 ,漏芦1 2 9 ,郁金1 0 9 ,生苡仁1 5

2、 9 ,益母草1 5 9 。 5 剂后胸片复查肺部炎症较前明显吸收,激素顺利撤减。按语:本病初起高热,咳嗽,苔黄腻,此湿热疫毒为患,故以清热解毒化湿而热退,炎症得以控制。后因汤药停用,病情进入恢复期,表现乏力,活动后气短,心情急躁,舌暗红苔薄腻,脉细弦滑,此病久气虚血瘀,伴湿浊气滞,且余毒未清之象,法宜益气活血,化湿行气,清解余毒。方中生黄芪,当归,益母草益气活血,益母草兼能利水;柴胡,枳壳,赤芍取四逆散之义,配合郁金理气解郁;大贝母、皂刺、漏芦、连翘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生苡仁健脾利湿。诸药相合,共奏益气活血、利湿化浊、疏肝理气、清解余毒之功,故使炎症迅速吸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指标分析

3、赵宏李以松李军刘兵王石(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f 1 医院1 0 0 0 5 3 )从2 0 0 2 年1 1 月中旬开始广东省发生了以急起高热、白细胞不高、肺炎症状明显的“非典型肺炎”局部暴发流行,现已蔓延到2 5 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该病的病因及病原尚未最终明确,发病机制不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这给非典型肺炎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因此,研究非典 型肺炎的发病机制和T 淋巴细胞渡群的改变,将有助于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并对探讨S A R S 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一、材料与方法( 一) 病人 为2 0 0 3 年4 月一2 0 0 3 年5 月在北京市胸科医院确诊的6 6 例S A R S 住

4、院患者。其中,男3 8 例,女2 8 例;年龄范围1 8 8 2 岁,平均3 3 1 6 岁。所有患者中,有2 3 例在发病一周内确诊后接受激 素治疗前采血,1 6 例在发病两周内采血,1 2 例在发病三周内采血,1 0 侧在发病四周内采血,5 例 在发病五周内采血。有9 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T 细胞亚群检测。 病人的诊断标准是根据卫生部全国“非典型肺炎”诊断试行标准( 2 0 0 3 年4 月) ( 二)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荧光抗体标记检测。 ( 三) 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 P S SV 1 1 0f o rW i n d o w s 。配对样本T 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各

5、项指标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数值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肯德尔( K e n d a l l ) 相关分析:分析各项检测指标与发病时间的相关性。二、结果( - - ) 临床特点6 6 例确诊的S A R S 病人中,8 例来自外地,5 8 例为北京市人,均有S A R S 接 触史。人院时5 5 例病人有发热,体温为3 7 5 3 9 7 ;4 5 的病人伴有咳嗽或少量白痰;6 4 的病人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4 例患者伴有腹泻。入院时所有病人均有胸片的异常改变,其中3 3 的病人表现为双侧片状影,6 7 的病人表现为单侧多个或单个片状影。病重的患者7 例,轻症5 91 9 0 坐坐坠一堕几强s 娉测值

6、低:P i E检测值低于正检测值低于正检测值低于正检测值一1 i! 兰! j 燮一( )节例数( )常例数( )常例数( )常面数 第一周5 7 54 - 7 51 9 2 33 3 4 6 61 3 2 32 2 2 4 - 3 91 3 2 31454-03661312,044-554 2 3第2 K N 5 0 8 + 1 3 主鱼3 3 6 + 2 54 52 1 8 + 2 13 51 4 01 11 3 4 0 4 - 3 10 5例低于正常值,尤其以,比例降低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均无明显变化。进一步通过双变量现关分析表明,以上各项免疫指标与病程没

7、有相关关系( 表2 ) 。裹2T 细胞亚群与病程的肯德尔相关分析结果由表1 看出,S A R S 患者在发病第一周时C D 3 、C D 4 、c 取比6 6 饲患者中有9 例分别在治疗前 后进行了T 细胞亚群检测。治疗过程中常规使用了激素、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免疫增强剂( 胸 腺肽)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 表3 ) 。表39 例S A P S 患者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变化( 三) 血白细胞改变6 6 例S A R S 病人的平均白细胞计数为5 8 6 2 2 5 x 1 0 9 几,其中有3 5 例少于正常值。淋巴细胞百分比为2 7

8、 7 2 1 3 3 7 ,淋巴细胞计数为1 5 2 0 7 2 1 0 9 L ,有3 l 例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三、讨论C D 抗原即T 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 D 即分化群( c l u s t e ro f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 的英文缩写。C D 分子目前已鉴定的达1 0 0 多种,C A ) 后面的数字表示不同的C D 分子,研究C D 抗原有助于T 细胞亚群的鉴定。c t h 存在于所有T 细胞表面,C D 4 是T i 广r H 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C L h 是T S n 细胞 的重要表面标志。正常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各种免疫细胞,特别

9、是各T 细胞亚群之间的相互协作或相互制约。以形成适度的免疫虚答,使之既能清除抗原性异物,又不损伤机体自身。在免疫应答 过程中T H 和T s 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若T H 功能低下,机体易发生感染;若T S 细胞功能低下,机体可发生过强的免疫应答,并导致某些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超敏反应等。检测 外周血T 细胞亚群或T H q s 比值,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或其发病机制的研究。C D 作为细胞的表面标志之一,可间接反应该种细胞的含量。C I D 4 C D s 即为T H T s 比值,在正常人此比值一1 9 1般大于1 0 且保持着动态平衡,当机体免疫状态和免疫反应水平发生变

10、化时,此比值每有所反应。 非典型肺炎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 e v e r ea c u t er e s p i r a t o r ys y n d r o m e ) 是一种新的人类尚未完全认识的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无特效药物,缺乏早期确诊的手段,主要依靠流行病 学和临床来诊断。W H O 目前认为其病因是新型的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发病机制不明。目前临床上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时预防使用抗生素,以及免疫增强剂。 以往的研究表明,S A R S 发病后C D 4 和C D 8T 淋巴细胞计数有显著降低,而且7 0 的病人有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低于正常值。这些初步观察

11、提示S A R S 病人在疾病的早期即有显著的免疫抑制。有研究者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应提倡使用免疫调节剂,避免使用激素冲击疗法。而美国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非典”患者的免疫系统会经历一段异常活跃期,身体的防御系统会攻击病毒,结果造成 肺部炎症,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我们通过对6 6 例确诊为S A R S 的患者研究表明,6 6 例S A R S 病人中有3 5 例平均自细胞计数低 于正常值,有3 1 例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S A R S 患者在发病第一周时0 3 3 、C D 4 、a 珐比例均 低于正常值,尤其以C D 3 比例降低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

12、均无明显变化。进一步通过双变量现关分析表明,以上各项免疫指标与病程没有相关关系。6 6 例 患者中有9 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了T 细胞亚群检测。治疗过程中常规使用了激素、抗生素、抗 病毒药物、免疫增强剂( 胸腺肽)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 P o 0 5 ) 。以上数据表明,S A R S 患者在发病早期确实存在免疫抑制,但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没有随 着病情的进展或各种治疗而改善。由于医院条件所限,我们在研究中仅作了T 细胞驻群比例测定,未能进行各T 细胞亚群的计 数检测;而且未能对更多S A R S 患者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进行追踪,影响了结果的说服力。S A

13、R S的明确发病机制,其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以及免疫增强荆和激素的作用,尚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i 自踪调查。4 例S A R S 的中医辨治体会苗青张燕萍冯德华张文江指导:王书臣(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呼吸科1 0 0 0 9 1 )S A R S ( S e v e r eA c u t eR e s p i r a t o r yS y n d r o m e ) 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今年1 月以来在世界许多国家均有病例发生,3 月以来在北京地区有较大面积流行。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一般采用对症和激素治疗,部分严重病例,需用机械通气治疗。今年4 月1 01

14、 3 至3 0 日,我院隔离病区共收治临床确诊病例4 人,在常规应用喹诺酮类、阿齐霉素及激素治疗外,均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给予中药治疗,现将我院先期收治的4 例S A R S 病人的中医治疗情况及个人体会报告如下: 病案一:刘某某,男,2 0 岁。2 0 0 3 年4 月1 1 日人院。高热不退3 天,体温最高4 0 ,不恶寒,无汗,咳嗽,痰少,胸闷痛,周身乏力,无周身酸痛,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证属温热袭肺之候,治以麻杏石甘汤宣肺清热:生麻黄1 0 9 ,生石膏3 0 9 ,杏仁1 0 9 ,甘草1 0 9 ,苏叶 1 0 9 ,黄芩1 0 9 ,制半夏1 2 9 ,桑白皮1 5 9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 次温服;4 天后热退,但胸痛 明显,咳嗽及呼吸时右胸胁痛,千咳少痰,饮食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有力,辨证属痰 热闭肺之候,方用小陷胸汤加减以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全瓜蒌4 0 9 ,制半夏1 5 9 ,黄连1 0 9 ,枳实1 0 9 ,藿香1 0 9 ,郁金1 2 9 ,桑白皮1 5 9 ,杏仁1 0 9 ,青黛1 0 9 ,海蛤壳1 5 9 ,水煎服,每日一剂, 分2 次温服;6 剂后胸痛消失,咳嗽轻,口干,舌红薄黄,脉滑,以竹叶石膏汤继清余热。竹叶】9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