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最完整2017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5979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面、最完整2017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全面、最完整2017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全面、最完整2017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全面、最完整2017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全面、最完整2017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全面、最完整2017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面、最完整2017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历上册知识点(12 课)班级 ; 姓名 ;1、虎门销烟虎门销烟: (1)背景背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日益强大,急于打开中国市场,非法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2)鸦片输入有哪些危害?鸦片输入有哪些危害? 白银外流;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官吏、士兵吸食鸦片,导致政治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减弱。(3)时间时间:1839 年 6 月(4)人物人物:林则徐(5)过程过程:林则徐上书禁烟,1838 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9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6)我们该如何评价林则徐?我们该如何评价林则徐? 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睁眼看世界第

2、一人” (7)虎门销烟有何意义?虎门销烟有何意义? 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信心,领导禁烟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2)交战双方:英国和清朝(3)时间:1840 年 6 月1842 年 8 月;(4)过程:1840 年 6 月,英军舰队到达广东海面,转而沿海北犯,攻陷定海直达天津。1841 年 1 月入侵珠江,1842 年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牺牲。1842 年 8 月,清政府与英军签订南京条约。(5)教训(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勿忘国耻,

3、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发展中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珍爱生命,远离毒品。(6)失败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英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强大。3、 南京条约(1)内容:清政府赔款 2100 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中英协定关税;(2 2)鸦片战争及)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的签订给及附件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和影响?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和影响?破坏了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等主权;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人民负担;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

4、折点,是中国近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代史的开端。4、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1)时间:1851 年1864 年 (2)起义领导人:洪秀全 (3)起义地点:广西省桂平金田村(4)经过::金田起义(1851 年)定都天京(今南京,1863 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京事变大败洋枪队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5)大败洋枪队:1860 年 8 月,太平军于青浦大败洋枪队中外反动势力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2 年 9 月,慈溪的战斗中,将领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6)作用:给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7)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农民阶级的局限

5、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战略失误。敌对势力过于强大,太平天国遭到了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 4、 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借口:“亚罗号事件”和“西林教案”(3)时间:1856 年1860 年(4)交战双方:英法联军和清朝。(5)重要事件:1860 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恣意烧杀抢掠,焚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圆明园。5、沙俄趁火打劫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稍后时间,沙俄趁火打劫,先后同清政府签订中俄中俄瑷珲条约瑷珲条约(18581858)、中俄中俄北京条约北京条约(18601860)、中俄中俄勘分西北界勘分西北界约记约记(18641864)、中俄中俄伊犁

6、条约伊犁条约(18811881)等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西北和东北一共 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近代历史上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5、 洋务运动(1)洋务派的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主要是中央权臣和地方大员。(2)目的: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师夷长技以自强”。(3)代表人物:在中央是奕、文祥,在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时间:从 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4)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5)目标:他们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6)领导机构:1861 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实际领导机

7、构。(7)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又提出“求富”口号,开始兴办民用工业。 (8)兴办的主要企业: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9)洋务运动的影响(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6、民族工业的兴起(1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拉开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幕。(2)典型代表:1866 年方举赞和孙英德在上海设立发昌机器厂。1872 年,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3)曲折发展:由于外国资本凭借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早期的民族工业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7、材

8、料分析题:材料一:至恭亲王奕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 1983 年 请回答:请回答: (1 1)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

9、物还有谁? 洋务派洋务派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奕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奕(中央)、(中央)、左宗棠、张之洞。左宗棠、张之洞。 (2)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抵制了外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资本主义的扩张。 八历上册知识点(36 课)班级 ; 姓名 ;一 甲午中日海战1.背景:1868 年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2.时间:1894 年1895 年。名称由来:1894年是中国农历甲午年,

10、因此这场战争史称“甲午中日战争”3.导火索:1894 年,朝鲜发生民变,清政府应邀出兵,日本借口保护使馆和侨民,出兵朝鲜,挑起中日冲突。4.过程:1894 年 7 月,日本在丰岛附近袭击清军运兵船,战争爆发。1894 年 9 月,清朝 北洋舰队与 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1895 年初,日本海陆两路攻陷威海卫海军基地,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二 马关条约1.甲午战败后,1895 年 4 月,中日双方代表(中方代表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2.内容:清政府割让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白银 2 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

11、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建厂等。3.危害: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和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三 维新变法运动: 1.背景(原因):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面临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目的:通过变法维新来挽救 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3.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5.过程:1895 年 5 月,公车上书;1898 年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实行 “戊戌变法”。1898 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皇帝,搜捕维新派人士

12、,变法失败6.主要内容: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修订法律,澄清吏治;经济上奖励实业,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方面设立学堂和 印书局,允许创办报馆、设立学会 7.意义(影响、作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8.失败原因: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9.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四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曲折发展:1898 年1913 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国内军阀混战,民族工业受到沉重

13、打击。2、典型事例:1899 年,状元张謇在家乡创办 大生纱厂踏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五 义和团运动1、背景: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以强占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两种形式瓜分中国 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898 年,德国强租山东的胶州湾,以“ 反洋教”为旗帜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从 山东兴起,并迅速扩展到直隶、河南和京津等广大地区。 3、组成人员:农民、手工业者等 ,口号: 扶清灭洋 。4、著名战例:义和团廊坊大捷5、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后,义和团遭到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 6、义和团失败的启示: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 六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时间

14、 1900 年1901 年,2、侵略者: 英、法、俄、美、德、日、意、奥 3、借口(原因): 中国内乱严重危及他们在华的利益 。 4、罪行: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七 辛丑条约1、 签订时间:1901 年2、 双方: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英法俄美等11 国。3.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严禁中国民众参加反帝团体;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的战略要地驻兵;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

15、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八 清末科举制的废除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时期,唐朝时期进行了改进。2、清代科举特点: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答题格式。3、废除时间:1905 年,清政府宣布自 1906 年起 正式停止科举考试。经历 1300 多年。4、意义:科举制的废除和当时新的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使读书人同社会现实生活更为贴近,有利于 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九 京师大学堂1、京师大学堂的创办:1898 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上谕,在京师设立大学堂。2、更名:1912 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十 新式教育体系的确立1、1904 年清政府颁布实施近代第一个学制。特点:以西学为主,修业年限过长。 2、1922 年,参照美国的学制再次进行改革。 基础教育同现行的六三三学制相似,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十一 申报1、19 世纪以来,以刊载新闻为主的报纸在中国不断涌现。 甲午战争后,办报出现高潮。2、申报创刊:时间: 1872 年:地点:上海。地位:是当时最为著名的报纸之一,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3、报纸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具有规范社会秩序、监督舆论的作用 ,社会影响很大。十二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1、商务印书馆:创办时间:1897 年;地点:上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