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1计算题作业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53385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必修1计算题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必修1计算题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必修1计算题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必修1计算题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必修1计算题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必修1计算题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1计算题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计算方法原理说明质量差利用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求解差量法体积差利用气体物质在反应前后的体积差量求解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方 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 。 利用该法关键有两点:弄清差量的原 因;弄清差量与什么量成比例。质量守恒从宏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整个溶液呈中性,所以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必须相等。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与生成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通过两极的电子数必然相等。守恒法原

2、子守恒反应前原子总数等于反应后产物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数是巧妙选择化学式或溶液中某两种数(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或几个连续(或平行)的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离子、原子、电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依据。粒子守恒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必然相等。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对循环反应(前一反应的某一产物,在参加后续反应后,又再生成,使反应循环下去)将方程式相加,消去循环项。是计算中用来表示已知量与未知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平均式量即用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判断物质成分或含量平均摩电子质量反应中平均转移 1mol 电子所需混合物的质量,其值介于两组分之

3、间平均值法 平均组成在混合物的计算中,可以把平均组成作为中介,以此讨论可能的组成是一种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它依据数学原理是:两个数 A1和 A2的平均值 A,A 介于 A1和A2之间。应用于混合物的分析(定量、定性) ,常用的技巧:十字交叉法。极值法是把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变化通过假设,推到理想的极限值,使因果关系变得十分明显,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或者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的极限问题求解。常用于求有关存在“极限值”的计算题,如某些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行反应的计算,混合物的计算等。估算法是从化学原理出发,充分利用边界条件,并运用近似值、平均值、极限值、等于、大于或小于等数学方法,对

4、化学问题的定量问题进行估量、评价、推断,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特别适用于计算型选择题,由选项结合题意判断。作业作业(一)电荷守恒 1. 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钾铝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化的水中测得 c( ) =0.105mol/L, c( Al3+ ) =0.055mol/L,c(H+)=0.010mol/L ,则溶液中 c(K+) = ? (二)终态分析 1. 有 10.2g Mg、Al 混合物,溶于 0.5L 4mol/L 盐酸中。若加入 2mol/L NaOH 溶液,使 得沉淀量最大,应加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A0.1L B0.5L C1L D1.5L 2.将 ag Fe

5、2O3和 Al2O3的混合物溶解在过量的 200 ml 浓度为 0.1 mol/L 的盐酸溶液中, 然后向其中加入 NaOH 溶液,使 Fe3+ 、 Al3+ 刚好完全沉淀,用去 NaOH 溶液 100ml ,则 NaOH 溶液的浓度为 ( ) A 0.1mol/L B 0.2mol/L C 0.4mol/L D 0.8mol/L(三)得失电子守恒 1将 Mg、Cu 组成的混合物 26.4g 投入到适量的稀硝酸中,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标 准状况下的 NO 气体 8.96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5molL-1 的 NaOH 溶液 300mL,金属离子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是 A43.

6、2g B 46.8g C 53.6g D 63.8g 21.92g 铜和一定量浓硝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 完全反应时,共收集到 1.12L(标准状况)气体,把收集气体的容器倒置于有水的水槽 中,要使容器中充满水,需通入多少体积的氧气(标准状况)?3将 32.64g 铜与 14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 NO 和 NO2混合气 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L。 请回答:(1)NO 的体积为 L,NO2的体积为 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 VmL amol/L 的 NaOH 溶液,恰好使溶液 中的 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

7、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 NaOH 溶液中全部转化为 NaNO3,至少需要 30%的 双氧水 g。4.铜和镁的合金 4.6 g 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后硝酸被还原,只产生 4 480 mL 的2 4SONO2气体和 336 mL 的 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 g B8.51 gC8.26 g D7.04 g(四)差量法 1、将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 20.8g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 250 摄氏度,经 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15.9g

8、。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氢氧化 钠的质量分数。2.为了检验某含有 NaHCO3杂质的 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 w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 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84w253w131w184(w1w2)31w1C. D.73w242w131w1115w284w131w1(五)平均值法和极值法 1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10 g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 气在标准状况下为 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锌 B铁 C铝 D镁2现有某氯化物与氯化镁的混合物,取 3.8g 粉末完全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反应后得到 12

9、.4 g 氯化银沉淀,则该混合物中的另一氯化物是( ) ALiCl BKCl CCaCl2 DAlCl33. 0.03mol Cu 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 0.05mol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 (A)30 (B)46 (C)56 (D)66 4. 现有一金属混合物 2.0g 与足量的 Cl2 完全反应后增重 7.1g,则该金属混合物不可能 是:( ) A.Na、Mg B.Mg、Al C.Fe、Al D.Cu、Ag5. 将镁、铝合金 2.1g 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在标况下产生 H2 2.24L,求两合金中镁、 铝的物质的量之比。(六)十字

10、交叉法 若已知两组分量和这两个量的平均值,求这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叉 法计算。 它常用于下列计算: 有关两种同位素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有关混合物组成及平均式量的计算。 有关混合烃组成的求算。 有关某组分质量分数或溶液稀释的计算等。 1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 191 和 193 的同位素,而铱的相对平均原子质 量为 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 A3961 B6139 C11 D39112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 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 27.6g,若 其中水的质量为 10.8g,则 CO 的质量是 ( ) A1.4g B2.2g

11、C4.4g D在 2.1g 和 4.4g 之间(七)关系式法 对于多步反应,可根据各种的关系(主要是化学方程式,守恒等),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 在要求的物质的数量与题目给出物质的数量之间建立定量关系,从而免除了涉及中间过 程的大量运算,不但节约了运算时间,还避免了运算出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最经常使用 的方法之一 1、将 0.44g 含硫的铁矿石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其中的硫全部转化成 SO2,SO2全部氧 化成 SO3,SO3全部转化成 H2SO4,这些硫酸恰好被 20mL0.5molL NaOH 溶液中和, 则此铁矿中硫的质量百分比为_。 2、铝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

12、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 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 FeS2。某硫酸厂在进行黄铁矿成分测定时,取 0.100 0 g 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 SO2气体与足量 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用浓度为 0.020 00 molL1的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2Cr2O7标准溶液 25.00 mL。已知:SO22Fe32H2O=SO2Fe24H24Cr2O6Fe214H=2Cr36Fe37H2O27(1)样品中 FeS2的质量分数是(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_(保留 1 位小数)。(2)煅烧 10 t 上述黄铁矿,理论上产生 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L,制得 98%的硫酸质量为_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