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教师素质展示之王景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53273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学院教师素质展示之王景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文学院教师素质展示之王景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文学院教师素质展示之王景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文学院教师素质展示之王景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文学院教师素质展示之王景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文学院教师素质展示之王景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学院教师素质展示之王景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考评表参加人姓名李阳光学号S309130067导师姓名陈坤报告人姓名王景云考核成绩学术活动地点院模拟法庭学术活动时间2010 年 4 月 17 日学术活动题目文化全球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参加人写一份关于参加此次学术活动的心得体会(按学生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撰写相应字数,打印 附后) ,导师(组)对学生的心得体会作出评价并给出成绩。导师(组)签字:年 月 日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理论研究与创新听王景云文化全球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有感4 月 17 日上午,本人参加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人文素质展示的系列讲座学术活动,听取了王景

2、云副教授所做的文化全球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专题报告。王景云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于更好地发挥文化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本人所写毕业论文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这一研究领域,所以本人认真听取了王景云老师的报告,深受启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研究是近几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载体理论研究中涌现出的崭新课题之一,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索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开展都离不一定的

3、载体。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及其身份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适应这种新变化,创造覆盖面广、承载思想多、便于操作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迫切要求。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新突破和新进展,就必须努力探索有效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增强其感召力和渗透力。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涵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问题。现代汉语对载体词的解释为: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20 世纪 90 年代载体这概念被引入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概念。思想政

4、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囚索,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叫以借此相互作用的种物质存在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别多种多样,其中文化载体是重要的表现形态之。文化本身蕴涵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书中认为:文化载体就是将文化看作是个动态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文化载体,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让各种文化活动承担定的思想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文化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种途径,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5、。口前我们能够利用的文化载体,主要是指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等内容。二、文化的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的影响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从本国的利益和战略目标出发,立足于自身的文化强势地位,向世界上其它国家尤其是落后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扩展,迫使别国接受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以达到制约、影响世界事务以及其它国家内部发展过程为日的的一种趋势。文化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日趋明显:一方面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更加开阔、认识更加理性化、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导性地位受到挑战,思想

6、政治教育目标受到冲击。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文明迅速向全世界传播,在互联网上,各种思想冲破藩篱跨国界交流,人类无偿共享着世界各国的文化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实现了文化的相互借鉴与共同繁荣,在客观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研究与建设方面,受到新的传播媒体和技术的影响,文化载体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一)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正以其文化资源共享、信息量大等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素材,丰富的内涵,充实的内容,丰富的文化载体,受到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模

7、式的启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渐研究和使用诸如:互联网、大众传媒、电影等现代文化载体,这也丰富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适和满足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要求,起到了积极作用。网络信息技术给文化载体建设的现代化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通过开辟红色网站,利用网络交互式沟通,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彻底改变传统的单向模式,由强制性认知向互动性的活动德育、情感德育转化。(二)文化载体建设更加注重实效以往的文化载体建设不注重实效,只强调了教育者的主体性,单纯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

8、传递,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重视受教育者的接受性,强调单纯的灌输,而忽略了文化载体潜移默化的长期性功效。在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文化载体的实效性,开始研究文化载体建设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受教育者的要求,在文化载体建设中更加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加强主导性,注重实效性。三、启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理论研究和创新把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要不断发掘文化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赋子新的时代意义,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渗透融介到文化中,从而对人产生积极影响。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功能是运用好文化载体的前提。运用好文化载体,关键是要加强文

9、化建设。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网络文化和手机文化载体等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中,应该坚持整体推进,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首先,塑造与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靠,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共同愿景为指导,塑造与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其次,健全与规范各类制度文化载体,以制度文化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其次,打造唱响主旋律,宣传典刑,突出重点,营造良好的环境文化载体;最后,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网络,以创新的精神构建健康的网络文化载体。要以开放的胸怀和理性的态

10、度不断吸收、整合、创造和筛选反映时代特征的新知识、新思维、新观念和新精神,使宣传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网络文化始终处在社会文化进步的最前沿。2.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理论研究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理论研究,能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理论的研究。根据社会实践和时代的发展,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兴文化载体的引进和拓展,如网络文化载体和手机文化载体;其次,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个案的研究。要深入研究各种文化载体的内涵外延、特点功能发展运用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从理性层次上对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11、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层次的提炼和全而的把握。再次,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境等囚索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把握好这些要索及其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运用与建设、创新与发展。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创新任何一种文化载体并非是永恒不变的,它必然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定的改变和史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也要适应其自身的特点,创新和完善其运用机制。具体来讲,应当完善好以下几种运用机制:首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系列化运用机制。在某项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运用中,将文化载体分为不同的序列,围绕同主题成组成套地开展思想政

12、治教育活动。比如,开展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举办国防精神系列教育讲座等等;第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综合化运用机制。将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组合在起,侧重相关载体的组合运用;第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整体化运用机制。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略全局出发,着眼于对全部文化载体的综合考虑,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基础上,开发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总之,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内容、手段和环境等的变化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别是文化载体也相应处在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因此,应在增强文化载体的方向性、系统性、理论性和创新性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其良好的教育与导向、熏陶和调节功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