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36335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txt 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肉的理想,白菜的命。白马啊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 本文由雁點青天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启示来源: 2001 年 09 月 19 日 13:58 一、日本住宅产业化的经验 (一)产生背景和发展状况 日本是世界上率先在工厂里生产住宅的国家,早在 1968 年“住宅产业”一词就在日本

2、出现,住宅 产业是随着住宅生产工业化的发展而出现的。 基础住宅建筑体系和住宅部品体系成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特征资金和技术集中、工业化规模生产、社会化市场供应。 60 年代中期,日本住宅建筑工业化有了相当发展,混凝土构配件生产首先脱离建筑承包企业, 形成独立行业。 构配件与制品的工厂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发展很快, 参与住宅生产的各类厂家越 来越多。住宅的生产与供应开始从以前的“业主订货生产”转变为“以各类厂家为主导的商品的生 产与销售” 。日本政府围绕住宅生产与供应,将各有关企业的活动加以“系统化”协调。正是在市 场关系发生这种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才提出了发展以承担住宅生产与供应的企业群为对象的

3、“住 宅产业” 。 日本政府推动住宅产业化重点做了两个方面的引导:一是从政策上引导,从调整产业结构角度 提出发展设想:二是从生产方式上引导,重点放在住宅产业工业化和技术方面,建立了“会计体 系生产技术开发补助金制度”和“住宅生产工业化促进补贴制度”。 (二)住宅建筑标准化 标准化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基础。1969 年,日本制订了推动住宅产业标准化五年计划 ,开 展材料、设备、制品标准、住宅性能标准、结构材料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依靠各有 关协会加强住宅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并对房间、建筑部件、设备等尺寸提出了建议。分别制订了 “住宅性能标准” 、“住宅性能测定方法和住宅性能等级标准”以及“施

4、工机具标准” 、“设计方法标 准”等。目前日本各类住宅部件(构配件、制品设备)工业化、社会化生产的产品标准十分齐全, 占标准总数的 80以上,部件尺寸和功能标准都已成体系。只要厂家是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构 配件,在装配建筑物时都是通用的。所以,生产厂家不需要面对施工企业,只需将产品提供给销 售商即可。 考察团在日本参观了 SANGETSU 公司,这是日本国内最大的住宅部件和装饰材料销售厂家之 一,已有 50 年经营历史,1999 年的销售额为 130 亿日元。该公司是一家“没有工厂的销售商” 。 公司虽拥有自己的品牌,有 7000 多种产品,但它没有加工工厂,而是由各产品生产商为公司提 供产品。

5、公司要做的是将不同种类的产品部件和材料集成,提供系统的配套供应和服务。承建商 建房,可由该公司提供产品,或由公司根据承建商要求,委托生产厂家生产。这种将产品和材料 集成应用供应的销售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住宅部件化 日本住宅部件化程度很高。由于有齐全、规范的住宅建筑标准,建房时从设计开始,就采用标 准化设计, 产品生产时也使用统一的产品标准。 因此, 建房使用部件组装应用十分普及。 在东京, 考察团入住的东急酒店(TOKUYO INN)是日本国内一家较大的酒店连锁集团,酒店给人印象 最深的是客房卫生间。全套的卫生洁具浴缸、坐厕、洗脸盆,包括地板、墙面,是由一个整 体部件安装而成,没有混凝

6、土和瓷砖,所用材料都是复合塑料材料,全部在工厂生产。它达到了 经济而不失舒适, 节简又具现代化的效果。 日本的酒店客房卫生间大部分都应用新型的建筑材料, 以及采用这种组装建设方式。考察团专门参观了东京的“木场住宅综合展示场” 。展示场内展示的二、三层的低层住宅,采用 轻钢结构作主要承重体系, 楼板为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 外墙多为轻钢龙骨加外装饰的复合墙体。 住宅的抗震和耐久性良好,号称“100 年住宅” 。房间布局合理,室内设计细致周到,即使是储物 间的门也充分考虑美观和空间的节省。室内装修做工精良, 窗明几净, 十分舒适。 三层楼的住宅, 还安装了一部供人上下的小型电梯。 住宅室内部件完全没

7、有混凝土施工的痕迹, 全部是现场安装 而成,充分体现了住宅部件安装快捷、性能优良的优越性。一座三层的别墅式住宅,两三天便可 以完成钢结构的框架安装,从开工到室内装修完毕,只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可见这种现场组装 建房方式的高效,以及日本住宅产业化程度的发达。 (四)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 日本钢结构建筑的历史有 100 年左右。目前日本的各种建筑结构中,钢结构的建筑数量最多, 占住宅建筑总面积的 20左右,其中多数为低层独立住宅。使用轻型钢的低层小规模住宅已系 统化,并已推广。钢结构住宅的主要特点是:(1)与钢混凝土结构相比,有着更好的抗震、防 腐、耐久、环保和节能效果,可减小构件断面,增加柱间跨度

8、,能将使用面积增加 58,并 得到较高的层高空间;(2)可实现构架的轻量化和构件大型化,运送简便,加工性能优异,质 量稳定,便于实现系统化,提高生产率,降低基础成本;(3)吊装施工较为简便,比混凝土施 工所需的现场劳动量小,不需要钢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期,可提高施工效率。一般房屋的龙骨现场 装配包括所有的精装修和设备安装, 整个建造过程大约只需要 3 个月时间。 如果工厂预制程度更 高,就只需 1 个半月左右的时间。但钢结构住宅存有成本较高、墙体隔音性能差、防火处理复杂 的缺点。 日本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模式对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在禁止使用实 心粘土砖之后,开发钢结构住宅体系成

9、了当前替代现有砖混结构的热点。根据我国的国情,在现 阶段可以先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作为承重体系, 采用轻钢龙骨作为外墙、 内隔墙和屋顶 结构体系。 由于墙体和屋顶的改进, 整个建筑物的科技含量就会大大提高。 加上使用面积的增大, 建设速度的快捷等, 它的结合成本则会接近普通的砖混框架结构建筑。 而且它的经济社会效益以 及科技含量的提高,以及居住素质的优化,更是传统住宅建筑所难以相比的。 (五)住宅智能化 日本住宅有个显著的特点:传统与智能的结合。传统的日式草席和建筑“灰”空间与高科技应用 交相辉映。目前,在日本新建的建筑物中 60以上是智能型的,在我们入住的多数酒店,都可 以享受到自动热

10、水冲洗坐厕的舒适。 日本住宅的高智能化是与日本高科技的发展相吻合的。 日本 松下电器科技馆展示的最新家用电器和 IT 信息化通讯产品,如可视电话家庭监控系统和 GIS 卫 星地理信息系统等,基本上都已在智能住宅内得到应用。为了促进智能住宅的发展,1988 年日 本专门成立了“住宅信息化推进协会” ,提出了“住宅信息系统计划” ,其目标是“将家庭中各种与 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 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安全、便利、舒适以及多元化信息服务的目 的” 。由于日本资源短缺,日本住宅也十分重视节能问题,太阳能的利用比较普

11、遍。住宅的建造 还采用新型的绿色节能材料,以减少采暖和空调的费用和节省能源。 二、对比日本住宅产业化的思考 (一)我国住宅产业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我国住宅产业化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有不少差距: 1、住宅建设基本上仍是粗放型,科技贡献率低。传统陈旧的技术仍在被大量的采用,先进的技 术及技术革新往往被建设中的短期行为而排除在外。 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 不到 30。按照国际通行说法,科技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超过 50才能算是集约内涵型发展的 产业。2、住宅建筑标准化工作滞后。住宅建筑体系大多数局限于结构形式或施工技术,没有从建筑整 体出发,进行成套技术开发。标准设计文件、建筑的模数标准、

12、住宅部件产品标准还很不规范和 健全。3、住宅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低。部件的配套性、通用性差,生产规模小,住宅与住宅部品 的模数难以协调:住宅部品尚未形成配套系列,部品、材料以及配套产品品种少,日本有 10000 多,中国不足 2000 种。 4、住宅科技含量偏低。节电、节能、节水等的先进环保技术尚不能有效地得以推广,新材料、 新部品的优越性未充分发挥,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智能化住宅的发展。 日本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在 墙体材料中的比重占 80左右,但我国还不到 20。 (二)大型开发企业集团在推动住宅化进程中的作用 大型企业集团是住宅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只有大型企业集团才

13、能 负担起使住宅产业从当前以带动密集型为主走向技术密集型,从分散式、外延型走向集成式、内 涵型,从而完成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的目标。住宅产业集团、住宅产业基地和 住宅产业示范工程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推动住宅产业起步,必须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集团,在 市场竞争中向住宅产业化过渡。 (三)发展住宅产业化的思路 1、建立和完善五个体系:(1)住宅技术保障体系。包括完善与住宅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体系, 进行标准化、多样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住宅标准设计。 (2)住宅建筑体系。重点研究开发大开 间承重结构,试点应用轻钢结构体系,采用隔声性能好的新型轻质隔断结构,推行系列化、多档 次的厨卫定型结构等。

14、 (3)住宅部品体系。重点要实行部品生产的系列开发、规模生产和配套 供应, 当前尤其应对门窗、 卫生器具、 厨房设备、 经济型电梯、 管线和配件等进行重点突破。 (4) 住宅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责任及保修、赔偿制度,住宅市场的准入制度,住宅部品、材料 的认证和淘汰制度,工程质量监督和工程验收制度等。 (5)住宅性能认定体系。采用定性与定 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分别进行测 评的基础上,对住宅的整体性能作出综合评价,推广 3A 级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2、鼓励新型建筑体系的开发,提高住宅建设科技含量。政策鼓励对节能、智能化示范小区和钢 结构住宅等各类试点工程,推广先进成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坚持节地、节能、 节材、节水原则,提高住宅科技含量,并以推广开发新体系为重点,推出一批新的地方住宅工程 建设标准。 3、以示范工程为载体,推广住宅产业化。以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依托,推出一批住宅产业示 范工程,如“建筑节能示范小区” 、 “智能化试点示范工程” 、 “住宅新设计标准示范小区” 、 “钢结 构住宅试点工程”等,以点带面,逐步将住宅产业化在我省推广与应用。 (本文选自广东省建设厅日韩住宅产业化考察报告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