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选择》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33310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的选择》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欧洲的选择》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欧洲的选择》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欧洲的选择》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欧洲的选择》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洲的选择》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的选择》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启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欧洲的选择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启示安德鲁莫劳夫奇克1 赵晨译编者按在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史学界有较大影响的欧洲的选择社会目标和政治权力: 从墨西拿到马斯特里赫特中文版将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美国普林斯 顿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莫劳夫奇克教授为此撰写了一篇长序,在介绍其主要理论 贡献自由政府间主义之余,特地对亚洲的地区一体化给出了独到的见解。莫劳夫奇 克擅长打破传统观点,另立新解。本文他应用欧洲的选择一书的基本观点,降低了欧洲 一体化的“特殊性” ,指出亚洲一体化同欧洲一体化的诸多相通之处,对我们思考欧洲一体 化对亚洲地区主义的借鉴很有启发。我恰好在中国写这篇序。透过窗户,上海的风

2、光映入我的眼帘,这座城市因中国近年来的 “经济奇迹”而日新月异。中国能有这种转变,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做出了进行国内经 济和政治改革的决定。但中国也很幸运,它恰好身处一个允许甚至是鼓励它“和平发展”的 国际体系之中。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具有自主性的国际规范和机构,后者如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等等,都愿意帮助国家间合作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这些制度的存在并不是偶然 的,它们是世界历史趋势的一种体现。国际组织实际上是自 19 世纪末社会民主福利国家出 现以来,唯一具有不同性质的新政治体。全球治理现在已经相当完善,它已成为广泛认可的、 我们已习惯成自然的生活现实。在各类国际制度中,欧洲联盟是最雄心

3、勃勃、也是迄今最为 成功的。 欧盟的核心是商品、服务和农产品的单一市场,加上它有一个重要的共同规制权威。尽管过 去十年关于欧洲宪法条约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现在可能到了最终批准的时候) ,但过 去这十年是欧盟被公认最成功的一个时代。我们看到了欧洲发行单一货币(欧元) ,欧盟扩 大到 27 国,过境自由的申根区也扩大了,建立了更有力的外交和防务协调制度,增加了对 欧盟运作的民主控制。欧洲地区层面的机构:一个直选的议会,具有最高效力的宪法法庭, 一个以多数决定制决策的理事会,以及一个技术官僚性质的委员会,都是迄今最为发达的多 边国际制度,表面上看,它既像是一个民族国家,同时也像一个国际组织。 有人说

4、欧盟在内部经济上是一个巨人,但在外交政策上则虚弱无力。他们认为美国、中国和 印度将是 21 世纪的超级大国,欧洲会落在后面。这种观点在中国等国特别普遍,中国极为 关注一些迫在眉睫的地区问题,比如台湾的地位、中日关系等,这些问题中“硬权力”能起 很大的作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它是对时代的一种误读,其基础是 19 世纪俾 斯麦式的对潜在军事力量的计算。一种更为现代(或者是后现代)的分析指出,欧盟不仅是 21 世纪潜在的超级大国,而且它实际上已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美国之外的全球性超级大国。 它是我们这个世界中一个“安静的超级大国” ,它拥有美国、中国或是其他大国不具备的独 特的民事力量工具,

5、它既有共同意愿、也有很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做保证,来运用自己的 民事能力。 这是些什么样的工具呢?首先,欧盟拥有当今世界上成本效益比最高的力量投射方式,即欧 盟成员国资格。自冷战结束后,许诺给以欧盟成员国资格,欧盟称之为“吸引力” ,在把和 平、繁荣和民主播撒到其周边的十多个国家中扮演了决定性作用,这包括 12 个新成员国, 以及可能加入欧盟的前南斯拉夫国家、土耳其和乌克兰。我们只需将欧盟的成功和美国在伊 拉克的民主化尝试作个比较,就可看出其成功之处。其次,欧盟实施共同贸易政策,它同美国一道,主宰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同众多国家的双边经济关系。它是其每个邻国最大的贸易 伙伴,它还是中东各国最大的贸

6、易伙伴,它同中国的贸易额超过中国同美国的贸易额。仅德 国的贸易盈余就超过中国的盈余。第三,欧盟和欧盟国家的对外援助占到世界外援总额的 70。第四,欧洲协调外交,尽管它的基础是一种“意愿联盟” ,但它在很多方面都很有效, 比如促进摩洛哥这样国家的改革,化解门的内哥罗这样国家的危机,扭转利比亚这样国家的 政策等等。第四,欧洲是今天世界上多边组织和国际法最重要的支持者。在多边组织中, 90以上的欧洲官员都会相互协调立场。第五,在世界维持和平行动中,大多数人员来自欧 洲,欧洲在第三国部署的维持和平部队就达 10 万人,欧盟(灵活的)联合行动和多国联合 行动日渐增多。刚果、黎巴嫩、斯里兰卡和科索沃,这些

7、国家的维和行动都是欧洲领导的。 第六,治理的“欧洲模式” ,即市场经济、社会福利、保持各国不同文化以及遵守多边主义, 越来越被认为是比美国更具吸引力的政治模式。 出于以上这些原因,理解欧盟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了解它是怎样运作的,变得非常 重要。具有“修正意义”的欧洲的选择 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组织的出现,一定有非同寻常的原因,不仅是学者,对普通人来说,探 询它也是一件趣味横生的事情,欧盟一定从“质上” ,与那些在“正常”地点和时间发生的 事情不一样。欧盟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许是因为欧洲的文化理想主义、历史的冲击,或者是 地缘政治状况使然,是它们让欧洲超越了狭隘的国家利益。假如没有这些极端情况

8、出现的话, 欧盟这样一种制度不可能维持这么长时间。欧洲人在文化上或者是历史上同世界其他地区人 民不一样,这样激励在欧洲诞生了一个“超级国家” ,他们的经验是世界其他国家人民想象 不出来的,这种体验同其他国家也不相关,其他国家首先要追寻,也是最重视的,仍然是它 们狭隘的“国家利益” 。国际政治的传统理论,倾向于强调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理性行为, 看起来,这种方法对我们理解欧洲一体化不会有什么帮助。 的确,上述看法是大多数学者和大多数欧洲派积极分子,以及大多数民族国家政治家们在庆 祝“欧洲日” (称欧盟已经有了 50 年的历史)时演讲的说法。大多数人都强调欧盟的观念和 地缘政治根源。有些人说将欧洲与

9、其他地区相区别的,首先是它的联邦主义观念,即欧盟的 目标是建立政治联盟,一个超级国家, “欧罗巴合众国” 。传统欧洲一体化史一直是宏大地缘 政治观的论战。20 世纪 60 年代即“政府间主义者”与“联邦主义者”或者是“大西洋主义 者”与“戴高乐主义者”对立的年代。在我们的时代,用美国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 尔德令人遗憾的用语,即“老欧洲”对“新欧洲” 。其他人则认为欧洲一体化是由地缘政治 事件冲击而推动的:为了避免法德间继 1871 年、1918 年和 1945 年之后再次爆发战争,或 者可能是二战后平衡苏联的现实主义动机起了作用。意识观念和地缘政治两种观点实际上紧 密相连,欧洲对许多战后理

10、想主义者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代表着结束战争的希望, 而且可以反对左翼(和右翼)的极权主义。传统历史描述方法,即意识观念说和地缘政治说 的共同点,是说经济一体化只是为走向政治结局的一种不经意确定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 本身。 欧洲的选择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历史解释。它认为,在各项问题上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理 想主义,或者地缘政治,才是促使一体化发生的动力。欧盟并非一个理论上的特例。它也不 是一个专门设计用来实现一些更大的意识观念或者地缘政治目标的工具。它自己即是目的。 同现代几乎所有其他成功的国际组织一样,欧盟是设计用来协调互利的国家间政策、从而驾 驭全球化的工具。如果说欧盟内的合作比其他机构

11、更发达、更先进,那是因为欧盟成员国之 间相互依赖程度大大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而且还因为这种密度很高的全球化使得它们 之间产生了更强的相互合作的国家利益。所以,同样的理论概念和理论,比如国家利益、理性行为、政策相互依赖、国家间博弈、国际机制理论等等,凡是能成功地用来解释世界贸易 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产生及其形式的,都能用来解释欧盟的发展 演变。 作为一本历史书, 欧洲的选择试图提供详细的证据,来证明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欧洲的 选择的努力方向同阿兰米尔沃德这样的历史学家和贾恩多米尼戈马琼这样的政策分析 学者是一致的。它检验了赋予欧洲一体化动力的“大博弈” ,从罗马条约到马

12、斯特里 赫特条约 。在过去半个世纪,欧盟实施的大多数政策(尽管不是全部)都是经济性质的, 欧洲的选择认为,其中大多数都是出于经济原因(该书针对每个问题做了阐释) 。如果 不协调政策应对全球潮流的话,欧洲国家在经济上就得不到发展,这同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 今天的情形是一样的。 欧洲的选择对欧盟发展历史进行了结构性分析,认为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过去半个 世纪欧洲大陆面临一系列共同的经济挑战。在每个例子中,各国政府都是在单边和双边政策 失败后,才开始寻求以多边方式应对经济挑战。第一次冲击是 50、60 年代欧洲的外部贸易 从南北贸易(同殖民地和海外属地的贸易)向北北产业(产业内部)贸易(同其他发达国

13、家, 大多数在欧洲)转移。各国政府在单边和双边行动失败后,承认了这种贸易自由化变动。第 二次是在 70 年代初,布雷顿森体体系解体,加上资本流动性大大上升带来的冲击,给欧洲 汇率造成了压力。各国单边应对政策失败,导致它们在欧洲货币体系下开始努力协调货币。 第三次是 80 年代跨境投资进一步增长,再加上各国产业政策面临危机,促使“单一市场” 动议诞生,同样它的出台也发生在各国单方面应对失败后。第四次冲击是欧洲货币体系内资 本流动性和紧张关系进一步增加,导致 1991 年各国签署马约 ,欧洲迈向货币联盟,发行 单一货币。最后一次冲击,本书并未提及,因为它发生在本书出版之后(本书英文版出版于 199

14、8 年译注) ,即面对柏林墙的倒塌,欧洲以扩大作为应对之策。在每个例子中,各国 政府都未能逆转全球化的趋势,不过它们能在是否去适应它,以及以怎样的方式适应它上做 出自己的选择。这些转变都是外生的,上述技术和经济原因基本上都是独立于欧洲一体化之 外的。 换句话说,国际经济趋势是欧洲各国愿意一体化的原因,而不是其结果。下面列出几个例子 来说明。想想英国:在 1973 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之前,其出口从几乎 2/3 销往英联邦变为一 半销往欧洲。这使得英国的决策者不管是何种地缘政治或者意识观念信仰(这些原因都很值 得怀疑) ,都别无选择,只能加入欧洲。或者考虑一下法国:没人比法国总统戴高乐在意识 观念上

15、更反对集中化的国际机构,他是一位前将军和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当他 1958 年执掌 法国后,大多数观察家都认为他会从初生的欧共体中撤出来。但他却对之表示欢迎,支持强 制性削减关税,确立共同对外关税和贸易政策,建立一个共同农业政策,排挤英国。所有这 些,正如文件所揭示的,主要是为了保卫法国的商业利益。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法国农民 的利益,是他们的选票让他当政的。法国农产品输往德国(以及后来的英国)的数量大大增 加,这是以美国和其他第三国农民(从那时起,这也承受了全球贸易体系对之的非议)为代 价的。同样,弗朗索瓦密特朗,一位热情洋溢的法国社会党人,也欢迎欧洲自由化,玛格 丽特撒切尔夫人,一位积极的英

16、国民族主义者,也同样接受了集中强制执行单一市场规则, 或者是赫尔穆特施密特,一位忠诚的(或者是乖巧的)大西洋主义者,也欢迎欧洲货币合 作。 欧洲的选择一书证明,在每个例子中,各国经济利益都胜过了意识观念或者是地缘 政治。 的确,在过去 50 年中,用菲利普施密特的话来说,总体上,欧盟像是一个国家安全的 “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 。安全问题一般都会被优先解决,然后才是经济一体化。由于 德国的分裂,北约创立,以及德国被承认,萨尔区回归德国,以及后来希腊、西班牙和葡萄 牙独裁政权的垮台,甚至再加上苏联解体,欧盟才可能出现,并有了后来的扩展。只有当这些地缘政治问题用“一次性”协议解决了,才能涌现出随后的一波波经济多边一体化浪潮。 当然,未来授予欧盟成员国资格的许诺,最近已经成为推动东南欧进行民主、人权、法治和 市场改革的重要力量,但对这些东南欧国家来说,这一进程仅发生在其加入欧盟之前。一旦 它们加入欧盟,就像过去的奥地利、波兰和塞浦路斯一样,可能会对来自欧盟的压力相当抵 触。 尽管大多数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