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谈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种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30302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心理学角度谈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种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心理学角度谈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种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心理学角度谈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种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心理学角度谈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种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心理学角度谈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种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心理学角度谈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种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心理学角度谈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种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心理学角度谈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引言: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从记忆、迁移、定势、习惯、期望五个心里名词入手,结合自身的一些案例,得出五个限制因素,因教学生涯短,经验少,提出的解决策略可能不成熟,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寻求完美答案,也希望同行提出解决方法共同研讨。众多学生在做计算题时经常出错,多次强化训练之后仍不起色,老师也无奈,只好说:“不要再粗心了!”学生也附和:“我下次一定认真,一定不出这种错误。 ”老师自觉找到了解决方法,学生也自认为知道了自己出错的原因。真是这样吗?为什么学生再做仍旧会错?原因何在?难道单纯的是马虎吗?笔者认为,原因没有那么简单。我将从

2、心理学的角度谈谈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一一 记忆记忆干干扰扰的限制的限制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的遗忘会干扰学生的思维,而记忆遗忘的原因主要有“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使记忆痕迹产生抑制的结果,这种干扰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学生已学知识对现学知识的影响。恰恰是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之一。案例一案例一:人教一年级下册在学习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后,给出练习 45-19= ,出现了 45-19=24 的错误答案,类似还有 75-28=43,后来在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也发现类似的错误,为什么会出现哪?而且只是个位出错,十位

3、却没有出错。笔者与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逐一谈心了解,分析后得出十位没有出错是因为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是退位减法,认为老师出的题目一定是退位减法的,这也是思维定势的一种表现。个位出错有两种原因,一是(80%)当成 9-5,二是(20%)当成 9+5,所以个位出现了 4。原因一是受到已学的减法的干扰,学生习惯用大数减小数,这样才够减;原因二是受到已学的数的加法的干扰,学生习惯了9+5=14.改改进进措施措施:1.提高学生对运算符号的关注程度,让学生明确第一步干什么,即先看清运算符号,到底是加还是减或者乘除。2.让学生明确知道第二步干什么,看个位,判断出是退位还是进位。3.第三步让学生明确计算过程需要注

4、意什么,即该退位的不要忘记退位。案例二:案例二:人教五年级下册+=,是在学生学习了“约分”后出现的,学生看到“如此简捷,152 103 251可以约分的”习题根本就不加思考,把加法当成乘法来做,还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改改进进措施:措施:看清运算符号。二二 隐隐形迁移的限制形迁移的限制心理学定义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课改以来,众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很重视迁移的作用,一方面利用

5、已有知识进行新知探究,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比,克服负迁移的影响,这是值得推广的,但是一些“隐藏性”的负迁移被大多数教师忽略了,造成一些计算错误,限制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案案例例三三: :人教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学习后,有部分学生老是在最后标小数点时出错,即使到了后期总复习也还会出现,原因何在?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转化成整数乘法,强调是末尾对齐,并与小数加减法的小数点对齐比较,没有问题,我问过一些同学为什么会做错,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是马虎的原因,直到听到这样的回答:“例 1 和例 2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和第一个因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所以我认为第一个因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我预感着答案找到了,我重

6、新研读教材,例 1 和例 2 是“小数乘整数”,竖式上没有把小数点对齐,但结果的小数点是对齐的,与小数加减法一致。小数加减法中的小数点对齐不光是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还包括和结果的小数点对齐,这是我以前没有注意的。例 3 和例 4 是“小数乘小数”,计算结果的小数点不再和第一个数的小数点对齐。偏偏我们先学例 1 和例 2,学生先入为主的认为就是结果的小数点和第一个数的小数点对齐,还认为是自己的发现,是对的,我们往后再怎么强调他们也听不进去,自然会做错。改改进进措施:措施:两种方法,一是调整例题的教学。二是不把乘法与加减法比较,避免隐形迁移的干扰。三三 定定势势限限制制心理学定义定势是指心理活动

7、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定势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定虽然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从总体上来说是消极的,它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呆板。按按理理四四: :学习简算后,让学生回过头来做四则运算,出现了多种错例题60+4010+90=(60+40)(10+90)=1000105-156+4=(105-15)(6+4)=900(100-1004)25=0这是因为学生的简算定势思维在影响着他们,被强势信息所干扰,忽略最基本的运算顺序,出现错误是必然的。改改进进措施:措施:1.让学生看到题目后先统计题目中的运算符号,一共有几种,小括号也算一种。2.

8、让学生判断出运算的顺序,判断能否简算。不管能不能简算,都把题目分块,块块计算。我称之为板块计算法。四四 不不良良做做题题习习惯惯的的限限制制心理学定义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是指从环境中成长出来的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相同的事情不断重复不断思考同样的事情而且,当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它就像在模型中硬化了的水泥块很难打破了。案案例例五五: :21=1.这种错误怎么会出现的哪?看一看学生的做法73就明白了1 21=1733 约分后的结果写在了原数的下面,视觉上认为 3 在分母上,继续进行约分。改改进进措施:措施:不良习惯是常期存在的,往往被我们老

9、师和学生忽略的,我们不能在单纯的认为多做题就可以解决的,需要从源头抓起。首先规范学生的写法,一旦出现苗头直接扼杀,将学生引到正确的路上来。这是一个长期的没有尽头的过程,变量太多,难以掌控,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五五 期期望望的的限限制制心理学定义期望是指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和希望。案案例例六六: :人教四年级上册,学习完简算之后,计算 25(4+2)=错解一:25(4+2)=254+2=102错解二:25(4+2)=25(42)=200原因何在?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造成的。我们告诉过学生,看到 25 想到 4 或者 8,学生看到有 25 和 4,还有乘

10、号,想到老师的话,先把 25 和 4 乘起来,无意中去掉了括号,造成错解一;还有学生看到 25 想到 8,8 怎么来那?看到 4 和 2,想当然的 42=8.把加法当成乘法来做,造成错解二。改改进进措施:措施:我们教师的想法是好的,出发点是减轻学生的负担,给他们简单的算法,一些小窍门,但是“过”了,而且基础不牢固。我认为给学生的这种方法一定要建立在明确计算顺序之上,然后考虑能否简算,一定让学生明确简便方法计算不能改变题目的运算顺序,换言之这种思维定势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有了这个基础,思维定势才是有意义的。笔者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一些观点可能还不成熟,提出的改进措施可能太宽泛,不一定能起到效果,但是我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关注这些限制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因素。也许会发现新的限制因素,也会补充改进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