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镇小突发事故处理机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22137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重镇小突发事故处理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重镇小突发事故处理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重镇小突发事故处理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重镇小突发事故处理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重镇小突发事故处理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重镇小突发事故处理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重镇小突发事故处理机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重镇小突发事故处理机制九重镇小突发事故处理机制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机制。一、成立应急处理指挥机构一、成立应急处理指挥机构总指 挥:校长副总指挥:副校长成员: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工会主席、大队辅导员、各班主任。主要职责:1、指挥有关老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2、安排老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实施求救工作。3、根据需要对师生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及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4、根据需要对现场采取控制措施指挥机构在突发

2、事故前要做好以下工作指挥机构在突发事故前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2、做好机制的发放、登记、修改和重新修订,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应急机制的内容;加强对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3、相关部门识别容易各类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4、后勤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照明设备正常。5、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凡使用学校操场,组织 200 人

3、以上的大型活动都要经主管校长同意,主管校长要落实负责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贯彻谁审批谁负责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 6、卫生室常备一定应急医疗物资。7、值日行政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学校,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的值日行政,或请其他行政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8、印制全校教师通讯录,年级组印制年级班主任通讯录,并定期核对电话号码,所有行政级主任、班主任、值班人员确保 24 小时内通讯录中能有一个电话畅通。年级组收集各班学生家长通讯录,并送交电子文档到校医室、教导处电脑储存。班主任要在身边常备家长通讯录,并每学期核对一次。二、各类事故(事件)应急机制二、各类事故(事件)应急机制(一)、重大突发事件(一)、重

4、大突发事件1、报警程序:(1)当事人、学校负责人、派出所。(2)教育局、政府领导。(3)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公安机关,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 110(电话 110)。3、处置措施:(1) 接报告后,校长、值日教师和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2) 组织人员按照程序打电话向领导报告。(3) 组织领导根据事态严重程度,将处置情况向到场领导汇报。(4) 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5) 如遇殴斗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离现场,其余人员驱散。(6) 如遇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抢救。(7) 如社会人员来校闹

5、事且较为严重的,须立即拨打“110”报警。4、注意事项:(1) 各级领导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2) 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3) 严格控制社会闲杂人员和家长进入校园。5、疏散人员:(1) 当事人所在的教室、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应在统一安排下有组织地疏散到安全地带,其余各室关闭门窗,避免更大的伤亡事故。(2) 确保教师特别是学生的人身安全。(二)、(二)、 火灾事故火灾事故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学校领导,值日教师,消防安全员。2、报警程序:(1) 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2) 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

6、心(电话 119),报告内容为:“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3) 在向学校、教育局、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3、组织实施:(1) 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校区内消防安全员和教师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学生除外)均有义务参加扑救。(2) 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3) 使用器具:灭火器、消防栓等。(4) 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5) 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4、扑救方法:(1) 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

7、灭火器具。(2) 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5、注意事项:(1) 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2) 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3) 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4)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灭火。(三)被盗案件(三)被盗案件1、处置事件的组织:学校负责人、教育局、学校值日教师,公安干警2、报警程序:(1)发现案件时应及时向所在学校负责人报告。(2)向学校、教育局汇报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3)经校领导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3、处置措施:(1) 接报后

8、,学校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2) 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3) 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4) 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4、注意事项:(1) 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2) 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3)要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四)、(四)、 食物中毒事件食物中毒事件1、处置事件的组织:学校领导,教育局、政府领导,学校值日教师,卫生防疫部门人员。2、报告程序:(1) 学校领导。(2)教育局、 区政府领导。(3)根据

9、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报告地方防疫部门。3、处置措施:(1)发现师生有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就近医院,同时拨打“120”电话进行处理。并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2)立即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等,以备卫生部门检验。(3)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工作。(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注意观察检查他们的健康状况。(5)由学校领导立即组织骨干教师组成陪护人员队伍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6)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区防疫部门报告。4、注意事项:(1) 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

10、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2) 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学校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3) 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4) 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五)传染病(五)传染病1.报告程序:(1)发现人、学校校医、学校主管领导(2)上级教育部门、防疫站2.处置措施:(1)师生在家中出现流脑、麻疹等传染性疾病,应迅速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学、上班。(2)师生若在校内出现疑似传染病,要求立即与其他人员

11、隔离;学生出现疑似传染病的,班主任应迅速通知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陪同的,由老师送去医院就医。(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班级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师生患急性传染病(水痘、麻疹、猩红热、腮腺炎等)至少要休息三周以上,经过治疗痊愈,有医院诊断,经过防疫部门批准方可返回学校。教师要耐心做好家长工作,学生返校后要及时补课,2、师生患慢性传染病必须在家隔离治疗,不得进入学校,长期不能上学,要及时办好休学手续。(六)交通事故(六)交通事故报告程序:1、 发生交通事故后,在场教师要迅速报告交通部门。2、 报告

12、学校领导、班主任。3、 通知受伤者家属。4、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要报告上级主管领导、政府部门。处置措施:1、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救治。2、记录肇事车牌号,组织保护现场,留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以备交警部门进行处理。(七)楼道踩踏事件(七)楼道踩踏事件(一)报警与通知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师、校工、学生)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的情况报告校长,校长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况后,首先通知副校长及值日行政,然后通知各工作组组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值日行政和德育部门领导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校长还要将事故有关情况上报教育局和医疗机构,通报应该

13、包括以下信息:发生事故的学校名称和地址;通报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行动。(二)现场应急抢救、现场保护组长:副校长副组长:总务主任成员:值日教师、组织活动的相关行政及教师、班主任1、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师、校工、学生)应首先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如果有学生受伤,根据先重后轻的原则立即对受伤学生进行应急救护处置。同时,请身边的教师或学生联系校长,校长接到报警后,马上通知副校长和值日行政赶赴现场,副校长在赶赴现场的同时通知抢救组成员迅速到现场。抢救小组组长马上通知本校司机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将学生送往医院救治。组长通知学校门卫要确保急救车

14、进校后有人引导。急救车到达后,组长应立刻向急救人员报告情况,派班主任和校医随车参与救治。2、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事故情况和学生被送往的医院地址,请家长到医院。3、教导处主任组织事发现场人员调查事件发生的过程,用分隔调查形式,不诱导;并实事求是做好书面记录,被调查人员要签名。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记、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三)联络、教育组长:副校长副组长:教导主任成员:班主任1、接到校长通知启动预案后,教导处在 24 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

15、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事故报告部门、部门负责人和报告人。报告内容经校长审查同意后送交教育局。属校方责任保险事故还要及时报知保险公司。之后随时将事故应急处理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2、教导主任和班主任分别做好教师和学生教育工作,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绝对不能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对情绪反应较大者安排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校长或上级部门同意,由小组统一对外发布消息。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四)家长接待和后勤支援组长:副校长成员:总务主

16、任及班主任1、看望、援助、救助伤亡学生家庭。如有个别家长来访,教导主任、班主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根据学生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总务主任协助处理死亡学生的善后工作,安排住院学生的家长的食宿。 2、要依法调解安抚,不要信口开河,随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则。学校在无力调解学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时,组长报请上级部门介入调解解决。 3、事故处理结尾阶段,教导主任起草协议书。协议书要写清协议双方的身份;学生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事发时间、地点、双方达成的补偿协议;双方签名等内容。整理病历卡复印件、医药费发票原件和复印件报保险公司理赔。4、总务主任组织保安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有关条款规定,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权益的,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五)事故调查组长:校长 成员:上级指派的领导、事件涉及的部门领导、副校长。1、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