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迪》与“文本细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19120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珊迪》与“文本细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珊迪》与“文本细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珊迪》与“文本细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珊迪》与“文本细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珊迪》与“文本细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珊迪》与“文本细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珊迪》与“文本细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小珊迪小珊迪 与与“文本文本细读细读”杭州市拱宸杭州市拱宸桥桥小学小学 王崧舟王崧舟“文本细读”一词,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欧美“新批评”学派,这一学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相对于“细读”,文本解读则是一种大而化之的提法,在我看来,事实上并不真正存在一种抽象的、普适的文本解读方法。文本解读总是具体的、实证的,诸如文体论式解读、社会学解读、文化学解读、女性主义解读、解构主义解读、接受美学解读等

2、等。而文本细读则是一种语义学眼界中的文本解读,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以文本为中心。文本细读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独立的存在,布鲁克斯主张,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价。至于作者的真实意图,我们只能以作品为依据。只有在作品中实现的意图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至于作者事前对作品的设想和事后对作品的回忆,都不足为据。文本细读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认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四个方面,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这些因素,我们就能够解读作品的意义。第二,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文本细读认为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瑞恰兹反复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

3、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甚至一本书也存在着语境问题。第三,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文本细读还将文本解读重点聚焦到文本内部的组织结构上。韦勒克认为,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决不可能解决对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他强调作品就是一个隐含着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主张解读就应该以具有这样的符号结构的作品为主要对象。需要特别加以指出的是,这是一种文学批评语境下的文本细读,而我本人在小语界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文本细读,则是课程教学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2通俗的讲,我们所谈的“文本细读”,是对语义学文本细读概念的一种借用,一

4、种拿来主义式的活用,甚至是一种“盗用”。在文学批评的语境下,文本细读做为一种作品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其目的和旨归被牢牢锁定在文学批评上,它是为文学批评服务的。而到了课程教学的语境下,文本细读的服务对象则转移至阅读教学身上。此时的文本细读,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正是这一转身,使课程教学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衍生出一些与其母体不同的规定性,具体来说:第一,细读姿态的多元性。解读姿态是文本细读的一个先在的问题,课程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主张作者、作品、读者、编者、学生、整体等多种姿态的和平共处。无论基于何种视角的文本细读,对阅读教学而言,我们认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

5、。而选择何种或几种细读姿态,则是教师的一种自由。事实上,每个视角的细读,在发现一些文本意义的同时,也必定同时遮蔽着文本的某些意义,这就需要不断调整视角对文本进行多次细读,从而把握文本多方面、多层次的言说意义和内涵。第二,细读指向的言语性。文本细读,就是教师对言语的此在的细读。它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指向言语性的细读,是被课程背景和教学目的双重规定的。这里所讲的言语性,有着双重含义:一是指“话语”本身,即我们常说的“字、词、句、段、篇”;二是指“话语方式”,即隐藏于话语背后的“怎么写”、“为什么这

6、么写”,涉及到言说意图、言说方式、言说风格等。话语是显性的,话语方式是隐性的,两者的综合体现了“言语性”。第三,细读结论的兼容性。教师的文本细读,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教师在文本细读时,既要消化吸收、整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细读的种种见解和观点,更要关注珍视、归纳梳理自己对文本细读的独特感悟和发现。只要有利于教学,他人的观点、自己的感悟就有必要兼容并包、相辅相成。因此,细读永远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发现”进行“再发现”的发现过程。第四,细读经验的共享性。文本细读,对教师而言,不仅是对言语存在的一个发现过程,也是对言语细读的一个体验过程。因此,文本细读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双重收

7、获,他既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收获细读言语的经验、情绪和3感受。这些通过教师亲历亲为得来的细读经验,对阅读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财富。正是文本细读,使语文教师成为“阅读”的过来人、个中人。从某种角度说,阅读过程本身所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是比对文本有所发现、有所澄明的细读成果更有价值的阅读收获。对语文教师而言,既要细读文本,更要细读“自己细读文本的过程”。在双重细读中,我们实现了对自己的再细读、再发现。我们以小珊迪为例,说明文本细读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策略。1小珊迪读到课题的第一反应,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这就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人物的两个方面:第一是人物所处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

8、境,也包括社会环境;第二是人物自身的表现,这个表现包括他的语言、他的动作、他的外貌、他的神态以及他的内心活动等。课题叫“小珊迪” ,但让人颇感奇怪的是,作者在行文中,却从未出现“小珊迪”的字眼,只出现“珊迪” ,一共出现了 6 次。为什么独独在课题中出现一个“小”字?我的体会是:第一,珊迪的确是个小孩,这是从年龄上说;第二,珊迪的身体相当弱小,这就不仅是一个生理的问题,更是一个生活的问题;第三,珊迪的地位相当渺小,他是穷人、是孤儿,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容易被人瞧不起的人;第四,以上三层意思恰恰可以用来反衬珊迪形象的高大、精神的高尚、灵魂的高贵。珊迪不小,不但不小,相反他很大,他的形象、精神、

9、灵魂是伟大的。这样细读课题,才能读出味道来、读出神韵来。2故事发生在爱丁堡。有人一读到“故事”二字,就以为小珊迪这件事是假的,是虚构的。其实,这样理解是不确切的。故事,不光有虚构的,也有真实的。毛主席看戏的故事,你说是真的还是假的?所以,我宁愿相信珊迪的故事是真的。 “爱丁堡”是英国的苏格兰的首府。这是这个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尽管作者只是提了一下地名,但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敏感和警觉,包括接下去“卖火柴”这一细节,也从一个通孔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3有一天,天气很冷,我和一位同事站在旅馆门前谈话。“天气很冷”四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这是珊迪所处的自然环境,事情就发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很冷,到底有

10、多冷?没具体描写,但足以让我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想象天气很冷的种种感觉、种种滋味、种种需求。44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身上只穿了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唯一的一次外貌描写,读了让人心酸。只穿一件单衣,没有第二件了。请注意,这一天天气很冷。就一件单衣,还是又薄又破的。试想,穿与不穿又有什么区别。小男孩当下的寒冷,除了“刺骨”感还能有什么呢?小脸发青,赤脚红肿。头上写一笔,脚下又写一笔。只有集中而典型的言说,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不难想见,孩子受冻已非一天两天。如果后面孩子说自己饿极了,那么,在这里,我们难道就不能说孩子冷极了吗?一哭!5他对我们说:“先生,请

11、买盒火柴吧!”“不,我们不要。 ”我的同事说。“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孩子可怜地请求着。“只要”一词,不难看出价格已经低得可怜。6 “可是,我们并不需要火柴。 ”我对他说。小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 ”“想了一会儿” ,想什么?想一便士卖两盒,价格要打对折。这对折的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就罢了。可是,对于一个穷极了的孩子来说,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他需要想一会儿,要不要打对折卖给他们?这样一来,本钱还能保得住吗?可是,不这样,请人买火柴的可能就更小了。身无分文,拿什么充饥?又拿什么御寒?可怜的孩子!再哭!7为了使他不再纠缠,我打算买一盒。但是当我掏钱的时候,却发现

12、没有零钱,于是对他说:“我明天再买吧”“不再纠缠”的意味是什么?是心烦了,是讨厌了,是随随便便地打发一下算了。8、 “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 “我可以给您去换零钱。”眼看着通过对折降价就要买火柴了,其实是人家怕烦才打算买一盒的,突然因5为没有零钱又不买了。刚刚燃起的希望一下子又破了灭。而此时,饥饿与寒冷正在一阵紧似一阵的向珊迪袭来。珊迪不得不由开始的请求转为乞求,饥寒交迫下乞求,冷眼冷语下乞求。听听珊迪乞求的话吧:第一,全都是短句,短得不能再短,为什么?这里有乞求的无奈,这里有饥饿的无力,这里有寒冷的无助;第二,连着用了三次感叹号。这里与其说是一求三叹,不如说是一

13、哭三叹啊!一个啊字的后面,有着多少悲凉、多少凄切、多少苦难啊!第三,到此时,珊迪才不得不说出降价售卖的真正原因,饿极了!饿极了是怎样的饿?我们都不曾有过类似的体验,我们也因此无法作出真正的体验。是饿到了极点,是饿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是如果再饿下去就要出人命了啊!而这样的语言搁在珊迪的饿极了上面,都苍白得几乎没有任何意义。9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好心人终于动了恻隐之心。而我们最不能放过的是什么呢?是珊迪的跑。一个动作,一个不显眼的细节,一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字眼。但正是这一跑,跑出珊迪的多少悲凉、多少凄切、多少苦难。他为什么转身就跑?因为他饿极了。他为什么饿极了?因为他穷的身无分文。就是这

14、个跑字,将珊迪的贫穷推向了极致。由冷极了到饿极了再到穷极了。一个人,到穷极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骗?偷?盗?抢?铤而走险?不择手段?杀人越货?穷凶极恶?廉耻不要了,尊严不要了,人格不要了。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想想现实社会,这种可能实在是太大太大了。10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猜想可能上当了。但是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这样的猜想太合常情了,这样的断定却是极不合常情。你凭什么作出这样的断定?诚恳的面容吗?使人信任的神情吗?可行文至此,珊迪的面容、神情可曾带给人们诚恳、可信的感觉?不要忘了,他留给人们的是一张冻得发青的瘦瘦的小脸,是一双冻得又红又肿的赤

15、脚。这是本文的一大败笔。而事实上,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入选的小珊迪 ,至今还挂着这样一个充满说教、不伦不类的尾巴:“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 ”浙教版去掉这样一个尾巴,已经算是一大进步了,但不够彻底。明智的做法是,让人物自己去说话,让人物按自己的生活逻辑和性格逻辑去演绎故事情节。因此,这是又一句应该驱除出境的不受欢迎的句子。611晚上,旅馆的人说,有一个小孩要见我。小孩被带进来后,我发现他不是那个卖火柴的小男孩,但可以看出是他的弟弟。一样的穿着又薄又破的单衣,一样的冻得发青的瘦瘦的小脸,一样的冻得又红又肿的赤脚。12

16、这个小孩在破衣服里找了一会儿,然后才问:“先生,您是从珊迪那儿买火柴的那位先生吗?”显然是在找四个便士。为什么要找呢?还是找了一会儿。也许,衣服太破了,连藏钱都显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四个便士对小利比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事先他得仔细藏好;也许,小利比已经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哥哥用鲜血甚至是用生命换来的零钱,怎能不把它们藏好呢?13、 “是的。 ”“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四便士。 ”小孩说, “珊迪受了伤,不能来了。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从他身上轧了过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有七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说不定他会死的”谜底终于被小利比揭开了。然而,揭开的谜底却充满了血腥。再看小利比的表现,先是还钱,紧接着说明珊迪受了伤,再是讲清受伤的原因,继而开始絮叨,开始担忧,开始哭泣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而我们又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他和他的哥哥一样,一样的冷极了,一样的饿极了。不同的是,他此时此刻还多了一个担忧极了、害怕极了。14我让孩子吃了些东西,然后和他一块儿去看珊迪。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一个“早”字,背后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