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215548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6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6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6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6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知知识识要点要点 物质在维管束中运输的一般规律是:无机营养及信息物质在木质部中向上运输,而在韧皮部中向下运 输;同化物在韧皮部中可向上或向下运输,而在木质部中向上运输;木质部和韧皮部间可侧向发生物质交 换。源叶中由光合作用形成的磷酸丙糖通过叶绿体被膜上磷运转器进入细胞质,并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 成蔗糖,蔗糖是光合同化物的主要运输形式,它通过质外体和 / 或共质体的胞间短距离运输进入韧皮部薄 壁细胞,然后又经过质外体和 / 或共质体装载进入筛管 - 伴胞复合体,一旦光合同化物进入韧皮部,在 压力梯度的驱动下,向库细胞侧运输。在库端同化物从筛管 - 伴胞复合体向

2、周围细胞卸出。源端的蔗糖装 载和库端蔗糖卸出维持着源库两端蔗糖浓度差,由蔗糖浓度差引起的膨压差推动着韧皮部中的物质运输。 光合同化物进入库细胞或用于生长和呼吸,或进一步合成贮藏性物质,因此,光合同化物的形成、运输、 分配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 叶绿体中的磷酸丙糖及细胞质中合成的蔗糖的去向决定于源库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当光合同化 物的形成能力大于对同化物的需求时,细胞质中蔗糖的合成受到抑制,用于输出的蔗糖的量减少,而进入 液泡作临时性贮藏的量增加。光合作用形成的磷酸丙糖滞留在叶绿体内用于合成淀粉,并通过某种 ( 些 ) 机理反馈抑制光合作用。另外,通过促进库细胞有关蔗糖和淀粉

3、合成代谢酶的合成或活性,最终使光合同 化物的形成能力与同化物的需求间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当光合同化物的形成能力小于对同化物的需求时, 磷酸丙糖优先进入细胞质用于合成蔗糖并向库细胞输送,细胞质中低浓度的蔗糖对源叶光合酶活性有反馈 促进作用,从而两者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光合同化物分配的总规律是从源到库,源是合成和/或输出同化物的器官,而库是消耗和 / 或积累同 化物的器官,源和库对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具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可用源强和库强来衡量。一般 来说,源强决定同化物分配的数量,而不影响同化物在不同库间的分配比例。而库强影响对同化物的竞争 能力,库强越强,对同化物的竞争能力也越强。因此在多个库

4、同时存在时,同化物的分配是强库多分,弱 库少分,即所谓的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在多个源库同时存在时,某一源制造的光合同化物一般运向与其组 成源库单位中的库,即所谓的就近运输与同侧运输。植物器官的源和库的功能会随生育期改变,引起同 化物的再分配与再利用。另外,组成的源 - 库单位也可人为改变,源 - 库单位的可变性是作物栽培中整 枝、疏果等技术的生理基础。同化物运输、分配不仅受源库关系控制,同时还受到激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习题习题 一、名词解释:转运细胞 代谢库 同化物的装卸 出胞现象 P-蛋白 源-库单位 运输速度 代谢源 压力流动 学说 比集运量 三、填空题 1. 植物体内同化物长距离运输的途径

5、是( ) ,而细胞内的运输主要是通过( )和( ) 。 2. 植物胞间运输包括( ) 、 ( ) ,器官间的长距离运输通过( ) 。 3. 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主要以( )的形式运输,此外还有( )糖、 ( )糖和( )糖等。 4. 筛管汁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含量最多的无机离子是( ) 。 5. 用( )法和( )法可以证明,植物体内同化物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是韧皮部筛管。 6. 同化物运输的方向有( )和( )两种。 7. ( )在( )年提出了关于韧皮部运输机理的压力流动学说。 8. 有机物总的分配方向是由( )到( ) 。 9. 植物体内同化物分配的特点是( ) 、 ( ) 、 (

6、 ) 、 ( ) ( ) 。 10. 载体参与和调节有机物质向韧皮部装载过程,其依据是( ) ;( ) ;( ) 。 11. 根据源库关系,当源大于库时,籽粒增重受( )的限制,库大于源时,籽粒增重受( )的限制。 12. 影响同化物分配的外界条件有( ) 、 ( ) 、 ( )和( ) 。 13. 无机磷含量对同化物的运转有调节作用,当无机磷含量较高时, i 与叶绿体内的( )进行 交换有利于光合产物从( )运转到( ) ,促进细胞内( )的合成。 14. 植物在营养生长期,氮肥施用过多,体内( )含量增多, ( )含量减少,不利于同化物在茎秆中积累。15. 近年来发现,细胞内 K+ /Na

7、+ 比调节淀粉 / 蔗糖的比值, K+ /Na+ 比高时,有利于( )的积累, K+ /Na+比低时,有利于光合产物向( )的转化。 16. 伴细胞与筛管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伴细胞的作用是为筛管细胞( ) , ( ) , ( )和( ) 。 17. 有机物质从绿色细胞向韧皮部装载的途径,可能是从( )( )( ) (韧皮部筛管) 。 18. 研究表明( ) 、 ( )和( ) 3 种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 19. 叶内蔗糖可分为( )和( )两种状态。 20. 近年研究发现,山梨醇是( )植物有机物质运输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 1. 在筛管内被运输的有机物质中,含量最高的

8、物质是 A 葡萄糖 B 蔗糖 C 苹果酸 D 磷酸丙糖 2. P - 蛋白存在于 A 导管 B 管胞 C 筛管 D 伴胞 3. 哪种细胞主要分布在导管和筛管的两端,它们的功能是将溶质输出或输入导管与筛管。其突出的特点是 质膜内陷或折叠以增加其表面积。 A 通道细胞 B 转运细胞 C 保卫细胞 D 靶细胞 4. 哪种实验表明,韧皮部筛管具有正压力,这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 环割 B 蚜虫吻针 C 伤流 D 蒸腾 5. 水稻叶片叶绿体中输出的糖类主要是:A 蔗糖 B 葡萄糖和果糖 C 磷酸丙糖 D 麦芽糖 6. 筛管细胞内外的 H+浓度是: A 筛管内高于筛管外 B 筛管内低于筛管外 C

9、筛管内与筛管外相等 D 不确定 7. 筛管细胞内 K+ 含量与筛管细胞外 K+ 含量相比是 A 筛管内比筛管外高 B 筛管内比筛管外低 C 筛管内与筛管外相等 D 有时筛管内高,有时筛管外高 8. 属于代谢源的器官是 A 根 B 果实 C 幼嫩的叶片 D 长成的叶片 9. 属于代谢库的器官是 A 衰老的叶片 B 刚萌动的种子 C 果实 D 成长的叶片 10. 大豆幼叶叶面积小于全叶的 30% 之前时 A 只有同化物的输入 B 同化物既有输入又有输出 C 同化物只有输出 D 同化物既不输入也不输出 11. 春天树木发芽时,叶片展开之前,茎杆内糖分运输的方向是 A 从形态学上端运向下端 B 从形态

10、学下端运向上端 C 既不上运也不下运 D 既上运也下运 12. 植物体内有机物转移与运输的方向是 A 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移动,而不能相反 B 既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移动,也能相反 C 长距离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移,短距离运输也可逆浓度方向进行 D 只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移动,而不能相反 五、是非题 1. 单位时间内被运输溶质的总重量称为溶质运输速度。 2. 植物体内有机物长距离运输时,一般是有机物质从高浓度区域转移到低浓度区域。 3. 叶片中的同化物质所以能向筛管中转移,是因为叶细胞中蔗糖的浓度比筛管内高。 4. 早春叶片未展开之前,多年生植物的根部是有机物输出的源。 5.

11、昼夜温差大,可减少有机物质的呼吸消耗,促进同化物质向果实中运输,因而使瓜果含糖量和禾谷类种 子的千粒重增加。 6. 当水稻去穗后,发现叶片光合速率明显提高。 7. 玉米接近成熟时,如将其连秆带穗收割后堆放,则茎秆中的有机物质仍可继续向籽粒中输送,对籽粒增 重作出贡献。 8. 筛管细胞内 pH 值比筛管外的 pH 值低。 9. 硼能促进蔗糖的合成,提高可运态蔗糖所占比例。 10. 当土温高于气温时,光合产物向根部运输的比例增大。 六、问答题 1. 蔗糖是植物体内运输的一种主要有机物质,其原因和优点是什么? 2. 有机物质的运输在植物生活中有何意义? 3. 转运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征?在同化物运输

12、中有哪些作用? 4. 同化物是如何装入与卸出筛管的? 5. 简述 H + - 蔗糖协同转移的两种机理。 6. 什么叫压力流动学说?主要论点及实验证据是什么?该学说有哪些不足? 7. 简述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8. 简述同化物的分配规律。 9. 请用实验证明烟碱是由根系合成的,而叶片不能合成烟碱。 10. 指出构成作物经济产量的主要物质来源?从光合产物分配的观点分析如何提高作物的经济产量? 11 有人研究干旱对灌浆期小麦旗叶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表 干旱对灌浆期小麦旗叶同化物分配的影响测定部位 对照植株( % ) 缺水植株( % ) 旗叶 26.43.8 57

13、.44.3 穗 34.73.9 33.73.5 上部节间 5.20.9 3.00.9 下部节间 17.52.1 2.91.2 根 16.32.7 3.10.6 如何证明高等植物的同化物长距离运输是通过韧皮部途径的 ? 如何判别同化物韧皮部装载是通过质外体途径还是通过共质体途径的 ?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转运细胞:又称转移细胞,是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内部富含细胞质和细胞器,细胞壁向内凹陷,使质膜 沿细胞壁折叠,增大了吸收与分泌溶质的表面积,它主要分布在导管和筛管的两端,起着将溶质输出 或输入导管与筛管的作用。 P-蛋白:亦称韧皮蛋白,是被子植物筛管细胞所特有,利用 ATP 释放的能量进行摆动

14、或蠕动,推动筛管 内有机物质的长距离运输。 代谢源:指植物制造或输出有机物质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成熟的叶片。 代谢库:指植物接纳有机物质用于生长消耗或贮藏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发育中的种子、果实等。 源-库单位:植物体内供应同化物的叶片(源)与接受该叶片同化物的组织、器官以及连接它们之间的输导 系统的总称。 压力流动学说:又叫集流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 M nch 于 1930 年提出的。该学说认为,从源到库的筛 管通道中存在着一个单向的呈密集流动的液流(即集流) ,其流动的动力是源库之间的压力势差。 同化物的装卸:是指同化物从筛管周围的源细胞进入筛管,以及筛管内的同化物进入到库细胞的过程。

15、运输速度:在单位时间内被运输物质所移动的距离。一般用 cm h -1 表示。 比集运量:指有机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截面积的量,常用 g cm -2 h -1 表示。 出胞现象:指转运细胞通过囊泡运动,挤压胞内物质向外分泌到疏导系统的现象。 三、填空题 1. 韧皮部筛管,扩散作用,原生质环流 2. 质外体运输,共质体运输,输导组织运输 3. 蔗糖,棉子,水苏,毛蕊花 4. 蔗糖, K+ 5. 环割,同位素示踪 6. 纵向(包括单向和双向) ,横向 7. M nch(明希) ,1930 8. 源,库 9. 按源 - 库单位进行分配;优先分配给生长中心;就近供应,同侧运输;成龄叶片之间无

16、同化物供应关 系;再分配与再利用 10. 对被装载物质(如蔗糖)有选择性;需要供应能量(如 ATP ) ;具有饱和效应 11. 库容,供源 12. 温度,光照,水分,矿质元素 13. 磷酸丙糖,叶绿体,细胞质,蔗糖 14. 蛋白质,糖 15. 淀粉,蔗糖 16. 提供蛋白质,提供 RNA ,维持筛管细胞间渗透平衡,调节同化物向筛管的装载与卸出 17. 共质体,质外体,共质体 18. IAA , GA , CTK 19. 可运态,非运态 20. 木本蔷薇科 四、选择题:1B 2C 3B 4B 5C 6B 7A 8 D 9C 10A 11B 12C 五、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六、问答题 1. 蔗糖是光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