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209914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全文的核心。它是作者的观点及主张,集中地表达了全文的思想,并以此组织论据,安排论证层次。因此,学习议论文把握中心论点十分重要。如何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呢?一、研究一、研究标题标题,探求中心,探求中心论论点。点。标题与中心论点有密切的关系,好多议论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最简炼的概括。因此,要注意文章的标题,研究其句式和内容,有助于把握中心论点。如岑桑失败是个未知数,标题是“是字句”,表一种判断,围绕标题阅读课文,可以发现,作者紧扣标题,分析了失败后的两种可能性。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一般地讲,议论文判断性句式的标题,是全文所要论述的中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

2、论点。二、二、阅读阅读开篇,捉住中心开篇,捉住中心论论点点。有些议论文开门见山,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如吴晗的谈骨气第一段就紧扣标题 ,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因此,认真阅读文章的开头一段,有助于捉住文章的中心论点。三、分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放在篇末,与结论合并在一起。比如秦牧的画蛋练功,从中外名画家吴道子和达芬奇都是从画蛋练起的轶事谈起,论述了打好基础,苦练基本功的重要,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论述了“就是到了取得卓越技能之后,也必须不断练功”的道理,在由浅入深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中心论点:“画蛋练功这样的事情,应该包含在艺术工作者整整的一生中。”阅读这类议

3、论文,必须在分析全文的基础上,研究文章的结尾,注意作者是如何归纳中心论点,得出结论的。四、理清脉四、理清脉络络,抓住中心,抓住中心论论点。点。议论文的标题,有许多只是指明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提示论述的范围,而没有直接点出中心论点。如胡绳的想和做,前五段说理脉络是:摆事实作分析提论点。开头提出“空想”和“死做”两种表现,接着对这两种表现作概括评价,然后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第五段归纳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对这种议论文,我们要依据标题的提示,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探寻它的内在联系,抓住中心论点。五、理解内容,提五、理解内容,提炼炼中心中心论论点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渗

4、透在全篇论述中,把握中心论点比较困难。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中心论眯没有在文中直接明确说出,只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从中提炼中心论点,即:赞扬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总之,每篇议论文都有一个中心论点,但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及位置各不相同。我们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把握每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杞县宗店初中 秦 旭13781122509黎 明杞县宗店初中 九年级一班 刘 珂黎明的号角,吹响了,黑暗悄悄地隐去它不忍看到这悲壮的一幕。新的一天开始了,它来得那样迅速,又那样舒缓生活中一天的序幕徐徐拉开了。大集,喧闹的人声,代替了以往清静的黎明。我随着人流,步入集市中的生活。“大伯,大娘,

5、可怜可怜俺吧!俺是从安徽来的,俺们的家被洪水淹了,俺爹娘也和俺冲散了,俺跟老叔、大爷才来到这里,你们可怜可怜俺吧!”突然,在人流的中央有一个凄凉的颤声哀叫呼喊着,随之,一阵低泣声吞没了他的声音。我不由得被这悲切的声音吸引,我的眼前凝聚出了一个瘦小身材的黑孩。黑瘦的脸上一双无神的眼睛这曾是一双多么明亮的眼睛,现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光泽,代替它的是哀怨,是乞求。一身打满补丁的衣服,裹住他瘦小的身影,在他脚下是一个钵子,里面盛着分币和角票。随着人流的移动,钵子里的钱逐渐多了,一角、二角有的竟拿出了一元。叹气声,哭泣声,慈善的心暖化了孩子的心。施舍,无声的施舍,有如一股暖流,淌进了孩子复苏的心。好心的大婶

6、,递给孩子一块干粮,慈眉的大娘,甚至领回家去给孩子换上一件温暖的衣服。黎明,给人们带来了新生、希望和力量。东方的朝阳已经徐徐升起辅导教师:秦旭草地上,静卧杞县宗店初中 八年级二班 于天心葱郁的草地托浮,托浮一个沉沉的我世间的喧嚣已抛弃学业的羁绊已匿迹草地上,静卧犹在溶溶的云端平静的湖面仰望霞光轻抹轻抹在青黛的天穹天已螟似乎,我已变成一棵被晚风拂动的纤草和黛绿的茵茵草地一同一同溶入安谧的夜色中辅导教师:秦旭浅析朗读课文的准备杞县宗店乡初级中学 秦旭朗读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在感染力的作用下,很自然地和作品发生共鸣。朗读的这一目的,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是可以达到的。因为朗读者在把无

7、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流的过程中,他的声音负载着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感情这种负载着作者感情的朗读,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为了起到上述作用,朗读者首先必须对作品有准确、深刻的理解,培养强烈的感情。朗读是作品的再创造,是作品的再现。没有强烈的感情,朗读的各种技巧都将无济无事,朗读的目的更不可能达到。“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刘勰文心雕龙)任何一篇好文章,字里行间都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在朗读的准备中,认真挖掘作品的思想感情,尽可以完美地表达原作的思想感情。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先了解清楚课文的

8、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写作背景和动机,是课文的思想基础和感情根源。我们只有在了解了作者想说什么、要表现什么等问题之后,才能触及课文本身,使朗读能声情并茂地传达出原作的思想感情。庄子渔父中说:“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缺乏感情的朗读,效果肯定不好。任何一个作者,为了含蓄感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都不愿把文章写得直白浅露、呆滞死板,而是有起伏,有波澜,十分讲究语调的高低,音节的抑扬顿挫。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动机之后,把整篇课文作一仔细分析,划分段落层次,找出重点词句,并把课文的各个部分大意总结出来,归纳出课文的中心思想,确定朗读中的应该重点表现的段落和词句,掌握课文在结

9、构上的主次、详略以及并列、递进、转折等关系。做这些工作的过程,裨上也是掌握文章的感情由发端升华高潮的变化过程,对在朗读中准确生动地传达原作的思想感情,是极为有益的。作品中反映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对各个事物的形象感受也不尽相同。根据事物的不能特性,人们的形象感受基本上可归为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和触觉感受等。例如我们分析朱自清春,眼前会浮现一幅春的图画;分析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会感到那狂风,好像要掀起你的衣角,那大雪,好像要钻进你的衣领,不由得也随着主人翁裹紧大衣,打着寒颤,缩着脖子。总之,当我们借助语言的表象作用获得种种感受之后,必须会引起感情上的变化。从感受到感情,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如果朗读

10、者的感情处于十分平静的状态,他的朗读心境如同一潭死水,那肯定不会获得好的朗读效果。如果在初步分析课文时只产生了粗浅的、不稳定、短暂的感情,这样的感情对朗读来说,也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只有强烈、鲜明而深刻的感情,才是朗读所需要的。有了这种感情,朗读者才会自觉地、由衷地产生非常愿意朗读、非常渴望朗读的迫切心愿,形成强烈的朗读要求,从而获得理想的朗读效果。把感受引向深入,也就是引向感情。在朗读的准备过程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一切,朗读者必须抓住这个环节。如朗读朱自清的春,我们把通过感受得到的图画,转化为对春天的爱慕向往之情,除了看见“山朗润起来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而产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认识,自己满身心里也应感到舒畅,觉得一切都刚刚开头,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把感受引向感情确实有一个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我们才能进一步看见那像小姑娘的春天,像健壮青年的春天,并产生如同小姑娘和健壮青年的感情。这样,我们才能赋予这篇诗一样的散文以饱满的感情,才会对本来容易使人烦恼的、一下就是三两的牛毛细雨不烦恼,把自己当成一个置身于如此美好的季节里的或“老”或“小”,从而感染我们的教学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