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信用环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07973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优信用环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优信用环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优信用环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优信用环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优信用环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优信用环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优信用环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优创优信用信用环环境境 支持中小企支持中小企业发业发展展近期,市委政研室、漯河银监分局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我市部分县区和企业,就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扩大信贷投放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表明,我市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尽管呈逐年好转趋势,但仍然不容乐观,当前信用环境影响信贷投放的现象仍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引起重视。一、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现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市信贷资本对经济贡献度还较低,存贷差距逐渐扩大、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等问题仍然

2、较为严重。(一)存贷差距逐渐扩大,银企之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存贷差指的是银行的存款大于贷款,即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差额。2000 年以来,漯河市存贷差距逐年扩大,2000 年至 2005 年一直为贷差,2006 年首次出现存差,2009 年、2010 年存差超过百亿,2011 年存差继续扩大至 128.08 亿元,是 2006 年的将近 15 倍。从存贷比例情况来看,漯河市存贷比例逐年下降,由 2000 年的 143.51%下降到 2011 年的 71.78%,下降 71.73 个百分点。虽然存贷比越高发生不良贷款风险性会加大(银行存贷比监管标准为 75%),但在存贷差过大、存贷比过低的情况下,随

3、着银行自身风险降低的同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会进一步弱化,会出现大量资金闲置外流、盈利能力削弱的情况。由于部分企业存在信用意识相对较差、信用等级评定较低等问题,直接导致了企业需款却贷不到,银行有款贷不出、不敢贷、上级行信贷配额减少的现象,银企之间资金供需矛盾愈发突出。从调查情况来看,90%以上被调查的中小企业愿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但实际上仅有 35.17%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式上首选银行贷款,28.96%的中小企业首选通过担保机构向银行贷款,30.34%则首选向亲朋好友借款、其他企业拆借、内部职工借款、商品交易赊购、高息借贷等民间融资方式。(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

4、信贷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处于较低水平。截至 2011 年底,漯河市不良贷款余额 28.69 亿元,全省排名第 9 位,不良贷款占比 9.36%,全省排名最后,比全省第一名郑州市高出 8.02 个百分点。虽然自 2007 年起,漯河市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呈“双降”态势,但这种“双降”并非源自企业清偿了欠款,而是依靠新增贷款稀释和政策性剥离核销。初步统计,2004 年至 2006 年,漯河市工、中、建三家银行通过股改政策性剥离、核销呆账 13.69 亿元;2008 年,农行股改政策性剥离、核销呆账 40.27 亿元;2009 年,漯河市农村信用联社央行票据兑付 9.38 亿元,2011 年,政府置换

5、不良贷款 16.71亿元;2010 年,农发行剥离核销呆账 2.54 亿元,2011 年又分别核销呆账 1.12亿元和 1.59 亿元。粗略计算,自 2004 年至今漯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呆账政策性剥离核销超过 85 亿元,漯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截至 2011 年底,漯河市信贷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仅为 42%,低于全省 25 个百分点,低于全国 79 个百分点。漯河市信贷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近 10 年来最高水平为 2000 年的 86%,“十一五”期间降至 60%以下,呈逐年下降趋势。(三)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发展缓慢,信贷业务步履艰难。较高的贷款损失率和

6、风险率,使各家银行在省分行、甚至在全国的管理级别靠后,大型商业银行总行和省分行都将漯河列为“金融重灾区”,部分银行贷款审批权上收,基层行尤其是县级行不再享有实质性的贷款审批权,造成贷款准入条件和信贷门槛逐年抬高,审批链条拉长,贷款难度进一步加大。比如,农业银行有效资产严重不足,整体发展速度迟缓,信贷投放规模受到上级行的严格限制;建设银行效益指标在全省排名末位,由于不良资产“双降”工作进度缓慢,省分行一度上收了信贷审批权;中国银行由于不良贷款户多、金额大,比率高,省分行已将其列为高风险区,部分上收审批权限或业务品种。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给信贷管理工作造成较大压力,削弱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

7、能力。2006 年至 2011 年间,漯河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减少 149 个,从业人员减少623 人,优质银行业金融机构引入难度较大,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优质股份制商业银行对漯河望而却步。二、制约我市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当前,漯河市信用环境较上世纪 90 年代和本世纪初有了明显改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信用环境正在逐步形成。调查显示,82%的中小企业认为企业信用建设非常重要,95%的被调查企业在企业信用管理方面进行了规范,76%的被调查企业银行信用评价达到 A 级以上。虽然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建设有了一定进展,但漯河市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建设与全国

8、发达地区相比,发展程度仍相对较低,信用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大量不良贷款以及高企的不良贷款率使得漯河银行业发展处于全省乃至全国落后水平,“贷款难、难贷款”问题相对突出,阻碍了漯河中小企业进一步快速发展与壮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自身信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调查发现,尽管 95%的被调查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但仅有 67%的企业建立了企业信用调查制度,其中 4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自己企业建立的信用调查制度不健全,贯彻执行不到位;仅有 22%的企业设立了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11%的企业配备有专职信用管理人员,14%的企业建立了客户信息现代管理制度。漯河许多中小企业缺乏信用状况

9、评估和改善的机制,存在相对较为严重的信用管理与风险控制缺陷,企业自身信用管理不到位和相互间信用关系的混乱与失控,是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二)信息共享平台缺乏,银行现有征信系统存在一定缺陷。信用环境的建设只有法院、公安、税务、工商、保险、工信、公用事业收费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反映中小企业信用的真实状况,以便作为银行放贷依据。实际上,各部门、各机构信息共享、有效协调配合意识不强,部分机构和部门基于安全和自身利益等方面的考虑,对自己所拥有的信用信息采取垄断式保护,使得信用信息公开无法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因缺少必要的基础性条件而进展缓慢。由于缺乏统一的征信机构,目前

10、对企业信用的管理大多处于自发、各自为政状态,很多政府部门、金融部门、行业协会甚至研究机构都在做企业信用方面的评价、评级,各类证书鱼龙混杂缺乏统一标准,规范性差、随意性大。从银行征信管理角度来看,系统、规范、完整的信用登记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在信用档案建设方面,信息的准确性、完备性、规范性和时效性都较差,缺乏对贷款客户资信状况、发展前景、产品市场状况等因素全面连续的跟踪调查,对企业、个人的状况大多仅限于申请贷款时的静态资料,贷后维保工作落实不到位,银行资产保全工作缺乏周密性和前瞻性。(三)企业经营者整体素质不够高,信用法律体系不完善。一方面,由于漯河市企业经营者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法律观念

11、和信用意识不够强,个别企业经营者把追逐企业利益最大化和诚信传统道德相对立,缺乏共赢理念,从而催生出种种不讲信用的动机和行为。另一方面,漯河属于典型的“熟人社会”,部分失信者或失信企业法人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赖债有理、逃债有利”的不良风气,不少贷款户对银行债务漠然,严重挫伤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遵信、守信、重信”的环境尚未真正形成。同时,由于我国的整体信用法制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一套规范、完整的企业信用建设的法律体系,导致社会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缺乏刚性约束,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且收益巨大,直接形成了一些企业违约不讲信用的收益远比付出的代价大,守信的市场主体被迫退出市

12、场或者主动放弃守信原则的现象。三、改善我市中小企业信用环境、扩大信贷投放的对策建议当前,我市正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金融业的发展与支持。打造良性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切实解决“贷款难、难贷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银行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建议市政府金融办、市文明办等部门牵头,按照“政府主导、人行和银监部门助推、多方联动”的原则,成立信用环境整治组织,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发展,统筹各方力量建设涵盖城乡信用主体、服务于

13、基层政府、金融机构的信息平台。同时,加快“诚信漯河”建设,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审、“信用工商户”及“信用公民”评选活动,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信用农户”、“信用村庄”、“信用乡镇”评选以及城市“信用社区”的试点创建工作。要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树立漯河诚信企业、诚信个人典范,加强向全社会宣传和普及信用知识,增强公民信用观念。(二)统一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促进金融生态自我调节。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要努力促进金融生态自我调节机制的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组建银行同业信用评估公司,不仅要对单个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估,还要对区域信用环境进行评估,对照量化评定标准,定期组织各金融机构对漯河市县区域信用

14、环境、重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评估。针对信用环境极差的行政区域,各金融机构可联合采取区域信贷制裁。对信用观念强,社会信用风气好,无逃、废、赖等不良信用行为记录的区域,要按照客户准入标准重点给予倾斜,积极支持当地经济建设。(三)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构筑新型银企关系。要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征信中介机构,逐步开展企业信用记录、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加快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金融企业资产保全体系和保障制度,加强对守信用、有效益、有市场的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要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一方面企业要及时反馈情况,如遇重大经营事项应及时与银行交流、沟通,定期向开户

15、行反映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银行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措施,优化金融服务,对企业有效的资金需求主动给予解决。银企双方要密切联系,定期举行座谈会,加深相互了解,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四)规范整顿金融秩序,依法保护债权债务。一是持续解决历史遗留债务问题,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要建立职能部门和债权银行共同参加的“维护债权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相关制度,严格掌握企业破产、清算条件,充分尊重和重视金融债权人的意见,加大金融债务清偿力度,切实保护金融债权人权益。司法部门要坚持公正司法、严明执法,加强

16、对债权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努力提高金融债权案件的审结率和执结率,切实维护债权银行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和制止逃废债行为。二是建立逃废债预警机制,实行通报公示和转化销号制度。对不能按期履行债务、按照有关规定认定有逃废债迹象的企业或个人,按照管辖范围,由债权方报送市信用环境建设领导机构建立台账,实行登记预警和内部通报。责任单位对登记预警的逃废债问题要给予密切关注,落实跟踪监测、限期转化的责任。对限期不能协调化解的列入失信“黑名单”,对实现转化的及时从失信“黑名单”上销号。对多次协调不能解决、社会影响恶劣的少数逃废债典型案例,依据债权方提出的请求公开曝光,并视情节给予银行同业制裁或由金融、司法、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执法部门实施联合制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