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密苏里号上日本签订投降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07855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45年密苏里号上日本签订投降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945年密苏里号上日本签订投降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945年密苏里号上日本签订投降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945年密苏里号上日本签订投降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45年密苏里号上日本签订投降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45年密苏里号上日本签订投降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451945 年年“ “密苏里密苏里“ “号上日本签订投降书号上日本签订投降书( (图图) ) 2014 年 03 月 07 日 16:25 来源:湖南日报 1中国代表团在“密苏里”号上。右一为徐永昌,右二是杨宣诚,右三为朱 世明,右四是王之。(本文均为资料照片。)“密苏里”号上签字仪式现场。2 月 27 日,全国人大将 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专家认为,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但是并没有履行法律上的投 降程序,因此,当年 9 月 2 日,日本向同盟国家签订投降书,才算履行完毕投 降的所有法律手续,也才是战争结束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和国务

2、院分别在 1951 年和 1999 年明确了 9 月 3 日 为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而这一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定抗战胜利纪 念日”,“在法理层面上更加明确,更加权威,更加制度化”。这让人想起 69 年前的“92”。1 1 6 6 个人,代表团个人,代表团“半壁江山半壁江山”1945 年,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出席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密苏里” 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向所有交战国正式投降的签字仪式。这个代表团由 6 名 军官组成。他们是:徐永昌,军令部长、上将;杨宣诚,海军中将,军委会高等顾问; 朱世明,少将,国府参军;王之,中国驻西南太平洋盟军总部首席联络参谋; 李树正,少将;王丕承,少

3、将,军令部情报处处长。这当中,有三个湖南人:杨宣诚是长沙县板仓人;朱世明,双峰县蛇形山 镇人;王之,长沙县龙喜乡人。有人说,湖南人占了中国代表团的“半壁江山” 。当时,国民政府还没有还都,代表团成员是 8 月 17 日由重庆乘机经菲律宾 马尼拉,与各盟国代表团员会合后,才来到“密苏里”号上的。2 2 那时刻,高兴的中国人那时刻,高兴的中国人这是当年中国报纸对签字仪式的报道:(9 月 2 日)“8 时 30 分,乐声大 起顷刻间,从(“密苏里”号)主甲板大炮后走出一列衣着殊异的人。第一 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向 在场迎接的美国军官举手还礼后,拾级登梯走

4、至上层甲板上8 时 50 分 联合国代表团在签字桌靠里的一面列队静立。以徐永昌将军为首的 50 位海军将 领和 50 位陆军将领,也分别排列在预先安排好的位置上不久,一位美国军 官领先,日本人随后,陆续从出入口来到主甲板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 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梅津美治郎随 后,一身军服,重步而行重光一腿失于淞沪战后,一次在上海虹口阅兵时, 被一位朝鲜志士尹奉吉投掷一枚炸弹炸断。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著 名的何梅协定日方签订人。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 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3 3 杨宣诚,代表中国海军杨宣诚,代表中国海

5、军杨宣诚在这次仪式上,代表中国海军。其实,他离开海军多年了,抗战中的战绩主要是情报方面的。因此有人如 此评价他:“唯相较于当时的闽系中央海军而言,杨宣诚可算是一个异数,他 是清末官费留日海军学生,毕业后一度在清末民初的长江第二舰队任楚 泰舰枪炮大副,后脱离海军,上个世纪 30 年代重返军界后任驻日海军武官、 军令部第二厅厅长。”这个二厅,也就是军事情报厅。他执掌这个厅,不仅让国民党军队满意, 也获得同盟国的高度赞扬。因为,1941 年,正当人们为日军战略是北上(对苏) 还是南下(对美)争执不休时,他综合各种情报分析得出了日军将发动太平洋战 争的结论;珍珠港事件发生前,二厅和军统都破译了日军将发

6、动偷袭的密码电 报;在开罗会议期间,他在盟军军事会议上推翻了英军陆军总长反攻缅甸作战 计划。至于对军事行动胜负的预判,更令同行钦佩不已。他那个关于澎湖列岛 的提醒,至今使得那里“风平浪静”。正因为这样,杨宣诚获得了一大堆勋章,不仅有国民政府云麾、宝鼎等, 还有美、英、苏、法政府的。美国政府在授勋文件中称:“这是为了中国海军 中将杨宣诚在中国以军事情报首脑身份,所做出的优越功勋而授予的司令级功 勋勋章”选杨宣诚出席签字仪式,可谓适得其人。4 4 朱世明,朱世明,“内臣内臣”和外交官和外交官朱世明出身于仕宦世家。祖父朱宗程出身湘军,官至知府,封通奉大夫。 外祖杨昌濬,也出身湘军,官至闽浙总督、陕甘

7、总督。其父朱继绎,江苏候补 知县,因率孤军参加 1884 年保卫台湾、抗击法军的战事而获好名声。朱世明 18 岁即进入清华大学,成为该校年龄最小的高材生之一。毕业后被 选拔留学美国,先在麻省理工学院攻理科,继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又入 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26 年从美国留学归国后,做过蒋介石的副官、 军委会交通技术学校教育长、浙江省保安处处长、参谋本部处长、国防部二厅 厅长等职。1936 年,担任驻苏联大使馆武官,被授少将军衔,后来又任驻美国 大使馆武官。此时,他的身份是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如此,朱世明既是蒋介 石的“内臣”,也是通晓多国语言、才华横溢、资历不浅的军事外交官,出席

8、签字仪式也是“业务”之内的事。5 5 王之,陪徐永昌签字王之,陪徐永昌签字三位湖南将军中,王之在“密苏里”号上比起其他两位多了一个程序:陪 团长徐永昌在受降书上签字。当时的报道如此说:当主持人喊“中华民国代表现在签字”后,徐永昌步 至桌前,由王之陪同签字。王之,12 岁考入清华学校,8 年内完成了初中、高中以及大学二年级课程, 颇受当时任教清华的西点军校毕业生曹霖生的影响。1926 年 8 月赴美,转了两 个学校后,1928 年奉令转入西点学习军事。开始,校方认为他视力不好,准备 予以淘汰,但看到他在其他学校学业优秀,便让其入学。1932 年 6 月,王之以 全年级 262 名学生中第十二名的

9、成绩毕业。学历如此之高,做官起点却低。1932 年 10 月回国后,做过财政部税警总 团工兵连长、营长,还做过地方(湖南)色彩浓厚的第四路军参谋。1938 年,王 之重回税警团(易名为缉私总队),任总队教练所教育长。1941 年王之以军事观 察员身份赴菲律宾,随美军考察西太平洋战事,这是王之的军事外交生涯之始。 接着,随麦克阿瑟转战南太平洋,担任中国驻西南太平洋盟军总部首席联络参 谋。如此,与朱世明一样,他出席签字仪式也是“业务”之内的事。6 6 杨朱王,人生最后结局杨朱王,人生最后结局遗憾的是,三位将军最后都去了台湾。杨宣诚去台湾是属于“已去难归”。抗战后,杨宣诚在官场倾轧中落败, 也就心灰

10、意冷。1947 年,杨宣诚应邀到台湾,出任省政府顾问兼农林公司董事 长。程潜出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后,电邀他回湘任省府秘书长。杨应允之后, “故旧甚众、竞相宴请,致滞行程”。正在此时,他接到程潜的电报:“久候 不至,谅不愿屈就,已另物色人物。”后来,台湾海峡成了两岸鸿沟,杨宣诚 也就老死台湾了。朱世明虽然曾有机会投向新政权,却因“迟迟下不了决心”,最后被蒋介 石抛弃。不过,据他的秘书说,“他同情共产党”。他曾直言不讳称自己有 “湖南脾气”,而且自豪地引为美德;公开说毛泽东是军事天才,还默许自己 的下属追求进步。抗战胜利后不久,朱世明出任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在 这期间,他说服盟军驻日最高统帅麦克

11、阿瑟,开放被查封的日本内阁与陆军省 档案,使得中国检察官从中发现了战犯们的第一手罪证。1946 年上半年,日本 进行了战后首次民主选举,战后力主日本建立自主宪法、自主军备和自主外交 的鸠山一郎参加首相竞选。这个老鸠山也就是上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的祖父。 当时,老鸠山所在的自由党崛起为日本第一大党,他以为首相之位唾手可得。 驻日中国代表团明确反对老鸠山组阁,及时向麦克阿瑟书面表达。结果,老鸠 山这个军国主义分子遭到盟军“整肃”而被 “剥夺公职”,首相梦破灭。不过,后来朱世明又得罪了蒋介石。特别是蒋介石和陈洁如的女婿陆久之,到日本策 反朱世明所率的驻日代表团,“陆、朱二人多次秘议起义之事”,却议而不决。 事情泄露后,朱也就被免除了代表团团长的职务,其军职也同时被解除。1965 年,他逝世于日本,葬于横滨。王之呢?到台湾后做过“总统府”秘书长兼研发室主任,“总统府”参军。 看来,他无法摆脱那个体制的惯性。不过,后来并不得意,以教书为业了,做 东吴大学外语系主任、教务长,也做过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他 1976 年退休, 定居美国。尽管如此,他还是难忘故土,1993 年曾在长沙文史上刊发过回 忆父亲王达湖南中路师范学堂(一师前身)监督(校长)的文章,字里行间, 湘情洋溢。记者 文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