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涨,给美国带来了什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07322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滞涨,给美国带来了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滞涨,给美国带来了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滞涨,给美国带来了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滞涨,给美国带来了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滞涨,给美国带来了什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滞涨,给美国带来了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滞涨,给美国带来了什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滞涨,给美国带来了什么?滞涨,给美国带来了什么?】作者:greenspapa美联储大规模的注资计划,失业率向双位数的进军,黄金,石油价格的上涨,人们开始怀疑是不是将进入滞涨的时代了?先不去讨论会不会,先看看我们的世界曾经经历过的滞涨的历史吧。本文就 70 年代滞胀成因,滞胀对经济、股市的影响,如何走出滞胀等三方面进行分析。以史为镜,给读者以启发。滞胀的成因:科技发展正处低潮、出口贸易份额下降、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是根本原因。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不但没有刺激经济增长,反而如“火上浇油” 。美元持续贬值、油价高企和粮食紧缺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滞胀的影响:滞胀对私人投资造成了

2、极为负面的影响,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增长停滞。在整个滞胀期间美国股市经过了 6 轮调整,股市走熊先于经济衰退,而股市起稳也先于经济起稳。在西方经济体遭遇滞胀的同时,美国信贷扩张反而促成了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世界贸易的扩张。走出滞胀:经过里根政府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于 1983 年迎来经济增长高峰,此轮滞胀历时 13 年。经济学上的“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并存2的经济现象。生产停滞是经济滞胀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由美国学者D.格林沃尔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把停滞解释为:“实际产量或收入不变、下降或虽增长但大大慢于所能达到的增长速度” 。因此,滞胀时期的生产

3、停滞并不是仅仅指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生产的下降和停滞,它是一种跨越经济周期长期存在的现象。因此,上世纪1970 年到 1982 年美国所经历的经济危机及经济缓慢增长阶段基本上属于“滞胀”阶段。市场上普遍认为美国当时的滞胀以及此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能源价格上涨所致。如今,石油价格又再度高企,“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是否又会重新回到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两难境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就滞胀起因、滞胀对股市及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走出滞胀等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1970-1982 年美国“滞胀”成因在“滞胀”阶段,美国共经历了 4 次经济危机(按照 NBER 的统计资料

4、,经济谷底分别为 1970 年 11 月,1975 年 3 月,1980 年 7 月,1982 年 11 月)。这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在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这种现象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较为罕见。二战后至 1970 年间美国共发生了四次经济衰退(按照 NBER 的统计资料,经济谷底分别为1949 年 10 月,1954 年 5 月,1958 年 4 月,1961 年 2 月)。经济衰退发生时,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同时物价也会下降;危机过后,3生产增长,就业增加,物价也会上涨。是什么导致了高通胀率与高

5、失业率、经济不振同时存在?我们还应该从滞胀产生的原因说起。缺乏增长点的实体经济是“滞胀”的根本原因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 1969 年,当时的通货膨胀率约在 5%左右。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停滞”?原因在于:其一,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这些因素在 70 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其二、科技发展处于低潮。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

6、长。但经过了近 20 年的科技高潮后,到 70 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直至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新科技革命才再掀高潮。其三、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开始下降。自 1960 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1947 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约 1/3,1948 年下降到 23.5%,1960 年下降到 18.2%,1970 年4再降到 15.5%。美国从 19

7、71 年首次出现了 13.03 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逆差,此后,除了 1973、1975 年为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直接推动了通货膨胀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曾对 50 到 60 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失业率下降以及促使经济危机程度减弱和时间缩短,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 70 年代,扩张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却双双“失灵”了。第一、财政政策为什么“失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数届政府皆奉行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扩大政府开支,借以刺激经济回升,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战后至 1981 年为止的 36 个财政年度,有 27 个财政年度有

8、赤字。政府预算内的财政赤字在 1976 年和 1981 年分别创下了 694 亿美元和 739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在 1970 年至 1979 年的 10 年中,政府的财政赤字预算达 5128 亿美元。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美国政府还发行了大量的国债。1970 年国债额为 370 亿美元,1975 年国债额为 5332 亿美元,1980 年国债发行额达到 9077 亿美元。人均负担的国债额从 1960 年的 1572 美元增加到 1980 年的 3985 亿美元。联邦政府每年为国债付出的利息也从 1960 年的 92 亿美元增加到 1980 年的 749 亿美元;利息约占每年联邦支出的 10%左右

9、。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缘何失效?归根结底,是由于实体经济缺乏增5长点。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如火上浇油般推高了通货膨胀。第二、货币政策为何“失灵”?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逐步由价格目标向数量目标过渡。但是,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美联储在实际操作中,仍是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体系的首要地位。因此,在此转变阶段,货币政策不稳定,再加上,高通货膨胀背景下,利率波动较大,最终导致了货币供应量过大。具体而言,虽然 1970 年伯恩斯上任不久后就宣布以货币总量为供给目标,但是实际上却是以联邦基金利率为最终目标。每隔六个星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就会重新制定各种货币总量的目标

10、区间,以及与该目标区间所匹配的联邦基金利率。如果联邦基金利率高于或低于目标区间,就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手法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目标区间内。因此,货币供应量往往会出人意外地螺旋式上升或者下降,极不稳定。另外,选择利率作为调控目标,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虽然关于利率的信息每天都能得到,但不容易控制。其次,影响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预期的长期真实利率。所谓预测的长期真实利率,就是市场参与者通过在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来推测的真实利率。而恰恰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出现了比较高的通货膨胀。在这样高的通货膨胀时期,名义长期利率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既不稳定,也不能预测。因此,在滞胀期间,美联储的货币

11、政策没有能够帮助经济增长,6反而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大,被认为是推高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银行信贷业务扩张也对通货膨胀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使通货膨胀直接上升至两位数世人常常把上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归因为石油价格上涨。我们的研究也发现,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与其后的经济衰退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973-1974 年。十月战争爆发,欧佩克为制裁西方,联手削减石油出口量。国际油价从每桶 3 美元涨到 12 美元。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衰退。从 1973 年到 1975 年美国实际 GDP 增长下降了 0.7%。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979-

12、1980 年。伊朗爆发革命,随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石油日产量锐减油价骤升,从每桶 14 美元飞涨到近 40 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1979 年到 1980 年,美国实际 GDP 下降了 0.23%。第三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990 年。1990 年 8 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 1 月,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价格从每桶 14 美元上涨至 40 美元。从 1990 年到1991 年,美国实际 GDP 下降了 0.17%。为什么油价上涨会引起经济衰退的连锁反应呢?首先,生产率与石油价格关系密切,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生产率下降。美国工业部门在 19 世纪

13、70 年代对石油的使用量达到高峰,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使用石油为燃料和原材料的生产部门。其次,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率。石油以最终消费品和中间产品这两种形式影响物价的走势。7除此之外,不仅是油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也由于粮食紧缺而大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1972 年,自然灾害席卷全球,世界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 2.9%,许多国家发生严重的饥荒。前苏联在这一年到处抢购,大量进口,造成战后前所未有的粮食短缺。 1974 年世界粮食再次减产,紧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第二次石油危机出现之前的 1978 年,再次出现世界粮食短缺。由于粮食供应不足,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19

14、73 年和 1974 年,美国食品和饮料价格上涨幅度分别达到 13.2%和 13.7%;1978 年和1979 年,上涨幅度分别达到 9.7%和 10.7%。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与美元贬值石油价格的上涨从表面上看由石油危机所引发,但实际上也与美元持续贬值不无关系。1975 年,美国与海湾国家相继签订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这些国家只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石油价格由美元标注,这造成原油价格与美元汇率反向运动的逻辑关系。1970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持续贬值,为油价上涨提供了充分的理由。滞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滞胀对美国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一方面,美国工业经历了长时间的生产下降。1973

15、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15.3%,持续时间为 18 个月;197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 11.8%,持续时间约 44 个月。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破8产,失业率上升到战后历次危机的最高值。197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近 1.5 万家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最高时达 9.2%,失业人数约 836 万。在 197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中,企业倒闭、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都创出战后最高纪录。企业破产数量达 25 300 家,失业率最高时达 10.8%。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物价严重上涨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发展。 “滞胀”阶段是美国“二战”结束后最为艰难的一个阶段。

16、从 1969 年 12 月爆发经济危机,到 1982 年 12 月经济复苏为止,美国约有 13 年的时间停留在滞胀的阴影下。平均每 3 年多就有一次衰退,实际 GDP 平均增长速度只有 2.9%,而其它时期的经济增幅平均为 3.87%至 5.69%。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前所未有地高涨,年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 10.46%,而美国战后各经济阶段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 2.33%至 3.54%。“滞胀”时期美国各产业的表现70 年代美国“滞胀”时期,各行业的表现不一。我们统计发现,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制造业表现较差;但是,具有定价权的上游资源行业和下游服务业,以及出现新的盈利模式的行业,增速明显能超越CPI 的涨幅。70 年代,美国增长最强劲的行业分别是采掘业、农林牧渔、金融服务业、公用事业,平均年增速超过 10%,远远超过 CPI 的上涨。其中,采掘、农林牧渔的年增长几次超过 50%,主要是受益于石油价格暴涨和全球性粮食涨价。金融服务业的年增长也曾经接近20%,则是因为 70 年代美国的银行业了出现新的盈利模式国际贷款业务的兴起。中东“石油美元”最终又存回了美国的银行,再加9上美元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