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MS)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01107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EMS)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EMS)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EMS)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EMS)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EMS)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EMS)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EMS)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的为了对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以对它施加影响的环 境因素进行识别,并判定哪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 的因素,以便能够对其进行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3.定义 3.1 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 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 素。 3.3 重要环境要素:是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4.职责 4.1 环境管理者代表:领导本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批准石钢公司 的重要环境

2、因素清单 。 4.2 安全清洁生产部 4.2.1 负责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对各单位上报的环境因素 (污染物)进行综合评价和更新,确定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污染物) 。 4.2.2 根据确定的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填写石钢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 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3 工程设备部组织相关单位对各单位上报的环境因素(资源、能源)进行 综合评价和更新,确定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资源、能源)。 4.4 技术中心协助工程设备部对各单位上报的环境因素(资源、能源)进行 综合评价,确定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资源、能源)。 4.5 各单位 4.5.1 组织本单位职工参与环境因素的识别。 4.5.2 负

3、责识别、评价和更新本单位的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对 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 4.5.3 各单位的主管领导负责审核、行政第一负责人负责批准本单位的环 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结果及控制计划。 编号编号SG/EMS-201批准批准严国安严国安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号要素号4.3.1生效生效2004.6.20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版版本本/修修改改号号B/1页码页码/总页码总页码1/65.工作程序 5.1 环境因素的识别 5.1.1 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 5.1.1.1 石钢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的,以

4、及可以期望施 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5.1.1.2 环境因素识别时要考虑以下内容: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七种类型: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社区环境问题、固废污 染及主要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其它地方性环境问题。 5.1.2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 各单位组织职工根据本单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结合现场观察以及 相关方的要求,分析识别环境因素。各单位将识别出的所有环境因素登录 在环境因素(污染物)识别评价表和环境因素(资源、能源)识别 评价表中。 5.2 环境因素的评价 5.2.1 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 在评价环境因素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的规模、环境影响的严重

5、程 度、发生的频率、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法律法规的要求、技术难度、经 济费用、相关方的利益、组织的公共形象、企业的竞争力、因环境问题造 成的组织风险等。 5.2.2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对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采用直接定性判定法或多因素评分法。首先使用直接定性判定法进行判定,如直接定性判定法的条件不适用, 再使用多因素评分法进行评价。 5.2.2.1 直接定性判定法有下述情况的环境行为,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1)已违反法律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标排放) ;(2)当地政府等相关方高度关注的环境因素;(3)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期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物质(如哈龙物质使用及其制品使用,大能耗装

6、置等) ;(4)政府和法律有明文规定限制,但无定量指标的环境因素 未加合理处置的危险废弃物; 有利用价值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版版本本/修修改改号号B/1页码页码/总页码总页码2/6 未进行必要分类,处于不合理混放状态的固废; 与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相关的环境因素; 水、电及主要原辅材料(由各二级单位自行制定)中具有明显 节约空间和能够制定有效节约措施的资源、能源消耗; (5)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危 险品泄漏、环保设施故障等) 。 5.2.2.2 多因素评分法 5.2.2.2.1 对污染物及噪声的评价 评价因子 a

7、 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a15) 全球性严重破坏5 国家范围的破坏4 超出社区性破坏3 周围社区性破坏2 场界内破坏(或无)1 评价因子 b 法律法规符合情况(b13) 接近超标3 未超标准1 评价因子 c 发生频率(c=15) 每日一次持续时间5 每周一次每日一次4 每月一次每周一次3 每年一次每月一次2 一年以上一次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版版本本/修修改改号号B/1页码页码/总页码总页码3/6 评价因子 d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d15) 严重5 一般3 轻微1 评价因子 e 公众和媒体的关注程度(e15) 社会极度关注5 地区性极度关注4 地区性关注3 地区性一般关

8、注2 不为关注的1环境因素评价:=a+b+c+d+e 当 a 或 d=5 时,或15 时,定为重要环境因素。5.2.2.2.2 对能源、资源的评价: 评价因子 a 万元产值年消耗量(a15) 大5 中3 小1 评价因子 b 可节约程度(b15) 加强管理措施可明显见效5 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3 较为节约1环境因素评价:=a+b b=5 或7 时,定为重要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版版本本/修修改改号号B/1页码页码/总页码总页码4/65.2.3 环境因素的评价步骤 5.2.3.1 各单位采用上述评价方法,对本单位环境因素(污染物)识别 评价表和环境因素(资源、能源)识

9、别评价表中的环境因素进行初 步评价,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要注明现有控制措施。 对识别和初步评价的所有结果由各单位主管领导进行审核,行政第一 负责人批准后, 环境因素(污染物)识别评价表上报安全清洁生产部, 环境因素(资源、能源)识别评价表上报工程设备部。 5.2.3.2 安生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环境因素(污染物)进行综合评价,填 写石钢公司的环境因素(污染物)识别评价表 ;工程设备部组织技术 中心等相关单位根据各单位上报的环境因素(资源、能源)进行综合评价, 填写石钢公司的环境因素(资源、能源)识别评价表 ,并确定重要环 境因素(资源、能源)和控制计划,行政第一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将环 境因素(

10、资源、能源)识别评价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安生部。 安生部汇总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并经行政第一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 管理者代表批准。 5.2.3.3 安全清洁生产部将管理者代表批准的重要环境因素传递到相关单 位。相关单位根据管理者代表批准的重要环境因素和总体控制计划,制定 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计划,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报本单位 主管领导审核和行政第一负责人批准。 控制计划可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制定: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运行控制程序及作业文件 应急预案与响应 成本考核 其他控制方式 5.3 更新 5.3.1 定期评审 安全清洁生产部和工程设备部在每年第四季度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单位 和公司的

1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进行一次评审,根据实际情况对重要环境因 素进行更新。 5.3.2 不定期修订各单位应在发生如下情况时对本单位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将 识别和评价结果报安生部和工程设备部: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版版本本/修修改改号号B/1页码页码/总页码总页码5/6 本公司活动、产品、服务发生较大变化 管理评审、环境审核的要求 相关方的强烈要求 发生了严重的环境事故 5.3.3 各单位应把计划检修和临时检修的环境因素辨识及重要环境因素控 制措施在开工前报工程设备部,同时抄报安全清洁生产部。 5.3.4 各单位及时对在日常生产和检修过程中新

12、发现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与评价,对识别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要采取控制措施实施控制,并将新发现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结果上报安生部和工程设备部备案。 5.3.5 对于新增和消除的环境因素,可在原登记表中进行修改,同时在备 注中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和修改原因。 5.3.6 更新步骤按照 5.15.2 实施。 6.相关文件无 7.相关记录环境因素(污染物)识别评价表 保存期限:三年环境因素(资源、能源)识别评价表 保存期限:三年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保存期限:三年 8.附则 8.1 本程序由安全清洁生产部提出并起草。 8.2 本程序由安全清洁生产部负责解释。 8.3 起草人: 王晓波 8.4 审核人: 翟晓峰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版版本本/修修改改号号B/1页码页码/总页码总页码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