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180409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王勃的诗今存 80 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杜少府之任蜀川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别薛华、重别薛华等五律都以感情真挚动人。山中、羁春、春游、临江二首等五言绝句,则通过写景抒发深沉的怀乡之情。明代胡应麟认为,王勃的五律“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唐)、中(唐)妙境。五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诗薮内编卷四)。王勃的古诗仅有 10 多首,其中临高台反映都市繁华生活,暗寓对贵族豪门的讽刺。采莲曲、秋夜长写妇女在采莲和捣衣时思念征夫,则是直接继承了乐府民歌的传统

2、,而又能开拓意境。这些诗作虽仍带有六朝的华艳色彩,但风格清新明朗,显示了唐诗的新面貌。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 90 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历来论者所激赏。旧唐书文苑传引崔融语云:“王勃文章宏逸,固非常流所及。”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勃文为“四杰之冠”。王勃还写有许多学术著作,见于著录的有周易发挥 5 卷、次论语 5 卷(一作10 卷)、千岁历、颜氏汉书指瑕、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 10 篇、合论10 篇、黄帝八十一难经注、元经传、舟中纂序 5 卷、医书纂要1 卷

3、等。这些著作除个别篇章如黄帝八十一难经序、平台秘略论赞被收入文苑英华,余皆亡佚。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 20 卷、30 卷、27 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 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 20 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 卷,并抄录其中逸文 13 篇(实为 12篇,其中 6 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 册,共 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 12 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 篇残缺之文。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 集有王勃集残2 卷,

4、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王勃是初唐文坛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今存辞赋 12 篇,骈文 107 篇(其中有罗振玉自日本抄录 佚文 24 篇)。当代学界对王勃文章研究的力度远不如其诗歌,故而本文以王勃的辞赋、骈文 为研究对象。王勃骈文中写作最有声色的当推序文,因此本文专章论之。正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从王勃辞赋创作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探讨王勃辞赋的特点。长期漫游生活丰富 了其辞赋内容,宫廷宴乐、歌舞升平、闲情咏物等题材和内容,在王勃的辞赋中是很少见到的。王赋中更多的是个人身处逆境的感受、体验,是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思索和对理想

5、的追求,比贞 观赋坛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和扩大。从艺术上看,王勃的辞赋抒发了“近风骚”的幽怨情思,同时 由于个体的才性气力,时代的感召,使其辞赋在抒发幽怨情思的同时,在气势上也不失高昂壮 大。 第二章主要论述王勃各类应用文。书、启、颂等献给皇帝和位高者,意图得到引荐;另 有一部分大多是受人所托,代人所作的碑文、墓志等等。从总体而言,这些文章写作基本上符 合文体创作的要求,但是也受到文体的限制,多数不能自由发挥,展示内心世界。好的篇什如 上刘右相书 、 上吏部裴侍郎启等,以骈文为主,骈散结合,文笔酣畅,内容明晰扼要。 净 惠寺碑等结构严谨,对寺庙环境描写清幽别致,亦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主要讨

6、论 王勃序文创作情况。王勃序文分为两类,一类是写作于正文之前的文章,即“序典籍之所作”, 另一类是单篇序文,主要是记宴饮和记游。王勃的序文集中显示了其骈文的成就,首先表现在 情景交融上,个人情感体验与环境气氛交织,构成激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其次,在骈文的审 美形态上,以阳刚壮大为主,于六朝阴柔婉媚之外,别开生面。 本文旨在从文体角度出发,以文 本研究为基础,结合王勃辞赋、应用文、序文创作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六朝和贞观朝辞赋、 骈文创作发展变化为参照,对王勃文章创作情况做比较全面地考查和论述,对于进一步认识王 勃的辞赋、骈文创作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日月经天,江河纬地。时至有唐,国势大增。由于早

7、期的几位统治者唐太宗、唐高宗、 武则天以及稍后的唐玄宗等能够: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奖励耕织,倡导科举。 这些举措成就了大唐数百年的帝国大梦,唐都长安不仅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而且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开化,使唐初诗歌大致沿着 一条由 “淫糜浮艳” “风神初振” “汉魏风骨”的历程。 一、 “淫糜颓风艳”的宫体诗 唐初前期,诗坛被深受齐梁影响的前朝遗老文臣所把持,太宗本人对齐梁文风也情有独钟。 因此:“淫糜浮艳”的宫体诗,呆板富丽的宫廷诗独霸文坛。代表人物有:虞世南、上官仪、 沈佺期和宋之问。诗作多是奉诏、应和、侍宴之类。代表作以上官仪的八咏应制

8、为尊。 其诗曰:“瑶笙燕始归,金堂露初晞。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 ”完全是一派艳华腐化的生 活气息,至于“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则更是把人指向“红灯区”。宫体诗人 诗风:颓靡艳绝,华丽呆板,但对律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 “文章齐名天下”的“四杰” 以锐意进取、开拓文风、探讨格律,终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年少才高、位卑名大。我们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可以窥见一斑。 “初 唐四杰”的诗作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辞清丽,题材广泛。代表作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 任蜀川 ,杨炯的从军行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骆宾王的帝京篇 ,但他们的风格 也不尽相同

9、。王、杨擅长五律,卢、骆精于七行,然律诗的最后确立完成于沈佺期和宋之 问之手。 三、 “孤篇压全唐”张若虚 继卢、骆之后,以“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进一步发展了七言歌行。 全唐诗仅收录其两首, 以春江花月夜最为有名。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评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 动容,视通万里”。题目虽承袭宫体旧题,内容也不外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诗情和意境 迥异,他将诗境和哲理自然地融合,阐述了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无限。诗中虽有低沉惆怅 的感伤,但绝没有情色堕落的情愫。诗风: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格调高雅开阔。四、 “诗坛改革家”陈子昂 陈子昂在其修竹篇序里明确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

10、,提倡汉魏风骨 和风雅兴寄。在复古的旗帜下,实现了初唐诗歌的真正革新。他说诗歌应“骨气端翔,音情 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修竹篇序宣告了齐梁以来占统治地位的“淫糜浮艳”诗风 的终结,标志着阔大明朗,昂扬奋发的唐代诗风的完成。我们仿佛看到幽州台上,诗人正 吟诵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横亘千古, 俯仰天地,知音难觅,悲凉激越之情。虽只有四句,然境界开阔,语言遒劲。他的代表作 为感遇诗三十八首。诗五古较多,律、绝较少。诗风:格调雄浑,语言古朴,具有建 安、正始遗风。艺术缺憾:复古为多,创新较少。蜀国真乃一宝地因其有山有水。 山者,在于稳,在于踏实,登

11、上那云雾缭绕的雄奇山 峰,鸟瞰四方,便觉天下也在心中了。只是美中不足的是稍显闭塞。 水者,在于灵巧,在 于纤柔,然而正是胜在能以柔克刚。那般温顺的水,捎带着拐个弯,便又是一处柳暗花明。 只是偶尔输在太过灵巧,便带上了一丝轻夸。蜀地有山有水蜀地有山有水蜀地有山有水蜀 地有山有水, , , ,山稳住了那丝山稳住了那丝山稳住了那丝山稳住了那丝浮夸浮夸浮夸浮夸, , , ,水洗去了那点闭塞水洗去了那点闭塞水洗去了那点闭塞水洗去了那点闭塞, , , ,于是一 个钟灵毓秀之地便孕育出了大于是一个钟灵毓秀之地便孕育出了大于是一个钟灵毓秀之地 便孕育出了大于是一个钟灵毓秀之地便孕育出了大批人才批人才批人才批人

12、才, , , ,连到这 里游学 也尝到了不同于尘世外的柔美的自然野性也尝到了不同于尘世外的柔美的自然野性也尝到 了不同于尘世外的柔美的自然野性也尝到了不同于尘世外的柔美的自然野性。 。 。 。这里就是 一个适合写诗的地方,尽管这里不像江南水乡那般诗意,然而人的气度在这里与自然完美 地交相映辉。 早在“初唐四杰”前,宋玉就曾在高唐赋里咏到这处巫山的神秘幽幻和 瑰丽诡谲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 巉岩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 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谲诡奇 伟,不可

13、究陈。 班固的西都赋更是不惜辞藻的华丽舞文弄墨地究其丰饶物事;进而左 思之蜀都赋 ,更令文坛倾倒蜀地的魅力,可见一斑。 在此,我想以王勃和他的诗 为目,去观赏在蜀文化影响下结出的初唐诗歌的奇葩。 王勃曾在春思赋序里谈到: “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寓巴蜀,浮游岁序。 ”然而事情最初缘由是他的那篇斗鸡 檄文激得高宗将其逐贬入蜀。面临仕途上陡然降下的打击,王勃内心的苦闷自是无法言语。 入蜀之初,他写下了入蜀纪行诗序 ,描绘了“褒斜隘道之艰险”和“岷峨绝径之峥嵘” 的蜀地险峻之势,其中也不乏自己的“幽忧孤愤之性”和“耿介不平之气” ,尽管如此,面 对江山雄峻的姿态,丹壑争流,奇峰突兀,怒涛奔涌,

14、又不禁陡生逸兴,惊叹造物主的赐 予,一切郁悒幽愤荡然全消:“观天下之奇作山川之感召多矣!”于是,他发为歌诗 咏唱,竟有 30 首之多! 而杨炯在王勃集序中也说到:“远游江汉,登降岷峨,观精 气之会唱,玩灵气之肸蚃,考文章之迹,征造化之程。 ”此句真真道出了王勃在政治上受挫 后漫游巴蜀,由此得江山灵气之助,而文章益进,文采斐然的事实。 我认为这也是王勃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一次惊喜。正是入蜀这一段经历正是入蜀这一段经历正是入蜀 这一段经历正是入蜀这一段经历, , , ,使他的视野使他的视野使他的视野使他的视野骤然扩 大骤然扩大骤然扩大骤然扩大, , , ,看到了拘于长安不可能看到的风景看到了

15、拘于长安不可 能看到的风景看到了拘于长安不可能看到的风景看到了拘于长安不可能看到的风景。 。 。 。一 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 , , ,只有只有只有只有亲身经历过不同风景亲身经历过不同风景 亲身经历过不同风景亲身经历过不同风景, , , ,欣赏过不同欣赏过不同欣赏过不同欣赏过不同文化文化文化文化, , , ,他才能感受到文化相互撞击所摩擦出的壮丽迷人的火花他才能感 受到文化相互撞击所摩擦出的壮丽迷人的火花他才能感受到文化相互撞击所摩擦出的壮丽 迷人的火花他才能感受到文化相互撞击所摩擦出的壮丽迷人的火花, , , ,他才学会用宽广的 心去接纳那些他才学会用宽广的心去接纳那些他才学会用宽广的心

16、去接纳那些他才学会用 宽广的心去接纳那些差异差异差异差异, , , ,包容那些分歧包容那些分歧包容那些分歧包容 那些分歧, , , ,诗歌的境界才得以升华诗歌的境界才得以升华诗歌的境界才得以升华诗歌的 境界才得以升华。 。 。 。正是蜀文化的包容性让诗人在这片天空下尽情驰正是蜀文化的包容性 让诗人在这片天空下尽情驰正是蜀文化的包容性让诗人在这片天空下尽情驰正是蜀文化的 包容性让诗人在这片天空下尽情驰骋骋骋骋, , , ,文风纵横捭阖而豪爽大气文风纵横捭阖而 豪爽大气文风纵横捭阖而豪爽大气文风纵横捭阖而豪爽大气。 。 。 。 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 国家分裂,处于人身安全的考虑,士大夫鲜有游学之举;频繁的战乱,使得精神脆弱之人 产生了逃避现实的想法,他们愿意生活在自己构筑的理想社会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