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能否以劣胜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174253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条件下能否以劣胜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化条件下能否以劣胜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化条件下能否以劣胜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化条件下能否以劣胜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化条件下能否以劣胜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化条件下能否以劣胜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条件下能否以劣胜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条件下能否以劣胜优摘要: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中,作战双方的对抗从作战平台与作战平台、作战单元与作战单元之间的较 量,转变为依托信息系统,将情报侦察、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综合保障等无缝链接所形成的作战体系之间的对抗。结合了以前诸多以劣胜优的战例并考虑了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特征,我认为,信息化条件下的以劣胜优是可行的。关键词:信息化 以劣胜优1、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与以往的区别要想知道区别,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

2、,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这与二战时的机械化战争不同,由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的诸多应用,战争的对抗已经由陆海空三方位变为了六维空间上的战斗,以前根本难以实现的单兵敌后特种作战与小规模战争的实时指挥也在今天变为了可能。就用二战时期最著名的一场以劣胜优的战例:中途岛战伇来看。美军破译了日军的无线电报密码,使得日本的作战计划的泄露,因此,美军得以及时的作出的作战部署,加强了防御,直接导致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失利,扭转了盟军在国际战场上的不利形势。从如今的信息化条件来看这场

3、战役,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日本在最开始就输了,因为通过全球卫星信息网络,我们可以探查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日本不可能达到偷袭中途岛的目的,而美军则也不可能达到其反包围的目的,因为两方的兵力布置都清晰可见,这就直接导致了以往战争的中,以劣胜优的一个很有效的战术:偷袭的失效。而这只是一个例子,就像穿插分割、迂回包围、近战夜战、集中兵力歼敌等,都是传统的以劣胜优的基本作战方法,在以往战争中都取得了很好的作战效果。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中,这些战法能否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恐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例如,强者一方拥有强大的侦察监视体系和火力打击体系,弱者在战场上进行大规模兵力集结或战场机动恐难躲过其侦察,

4、也很容易遭到对方火力的毁灭性打击;强者配备有先进的夜视器材,使夜间由原来的双向模糊变为对弱者的单向模糊,夜战已经不是弱者的“专利” ,甚至是变成了强者的“强项” ,等等。由此,我们得出下一个问题。2、以劣胜优需要什么条件在以往的诸多以劣胜优的战术都难以奏效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实现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以劣胜优的突破口呢?众所周知,优胜劣败是军事运动的客观规律。 迄 今 为 止 , 军事上的以劣胜优,基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在整体劣势的情况下,通过营造和形成局部优势取得局部胜利,通过累计局部胜利完成整体优劣转换,最终取胜; 二是以综合优势对抗单项优势取胜。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以劣胜优,仍然只能表现为

5、这两种形式中的一种或者综合。而不管是何种情况,实现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以劣胜优,至少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第一是军队整体形态与对手存在 “年代差”而不是“形态差” ,即可以在信息化作战体系的技 术水平、规模和完善程度上存在差异,但不能以相互独立的机械化作战平台对抗信息化作战 体系。就如同刚刚中途岛战役的分析,如果存在了形态差,那么日本则毫无胜算。就像青蛙吃虫,蛇吃青蛙, 老鹰吃蛇一样,在军事形态与对手存在 “形态差” ,就会处在战争 “食物链”的低端,在对抗中 始终陷入整体的被动,从而失去聚优克敌的可能性。第 二是必须具备战役信息进攻能力。信息优势对其他作战优势的决定性作用已经凸显无疑,局部作战

6、优势依赖局部信息优势, 局部信息优势必须靠信息进攻获取,实施战役信息进攻必须具备战役信息进攻能力。孙子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完全体现了信息优势的重要性,为何古代将领可以料敌先机,就是因为情报,也就是信息。因此, 是否具备战役信息进攻(即情报获取)能力是我军能否实现以劣胜优的关键所在。第三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强后盾作用。古人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始终占据着历史的主体地位,这是不可动摇的,所以,要想在己方劣势的情况下取胜,必须要 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从而得以进行广泛的人民战争。 第四, 必须须正确看待人与武器的关系。在对待战争中的人与武器的关系上, 毛泽东极力反对“唯武

7、器论”, 批评它“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 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 。他肯定: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 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既承认物质力量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又强调人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他鲜明地指出: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但力量在战争过程中变化其原来的形态。 ” 第五, 以劣胜优重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劣胜优关键在发挥主观能动性,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夺取战略上的主动权。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以劣胜优的重要前提,毛泽东认为: “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 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但还不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 必待经过斗争, 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 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 ”战争指导者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才能找出战争中的内在规律, 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就可以避免战争指导中的盲目性,使劣势转化为优势。因此,以劣胜优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但是必须要求两者的信息化水平差距在量而不是质上,另外,战争的胜利与否并不单单取决于武器装备等方面,国家的基本国情,民心的向背,军队的战斗意志,磨合程度,指挥官的能力,甚至是天气,地形等非人为因素都可能导致一场战争的胜利或者失败,所以,信息化条件下的以劣胜优要求我们必须在不占主要优势的基础上,把握住敌方也不能把握住的有利因素,凭借这些因素,实现局部战争的胜利,最终达到战争的胜利。参考文献1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