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说课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44084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折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光的折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光的折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的折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折射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的折射光的折射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与光的直线传 播、光的反射相并列的三大光现象之一。本节教材通过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规律,可以用来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光现象,同时又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 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 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崇尚科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为以下四 个方面: (1)知识目标: 了

2、解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培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3)情感目标: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亲近和热爱的情感。(4)德育目标:运用知识对日常光现象进行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3、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4、教材

3、的处理、教材的处理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将叉鱼实验放在最前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对折射概念添上”一般”两个字,让学生明白发生折射现象的原 因是由于介质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准确理解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 1、 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鉴于 16 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学生是教学活动 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结合本节的内容特征,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我采用实验演示,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 将光的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轻松准

4、确的掌握了光的折射规律。由 于学生对“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不容易掌握,引导学生发现空气中的角度总是偏大, 并利用 24 字歌进行识记。再通过作图题进行巩固,也为掌握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 础。同时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观察在界面和法线分割的四个象限中,只有三条光线,空白象限 所对的总是反射光线,学生感到物理老师用数学术语,有趣,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为 了突破“ 应用折射规律解释自然现象”的难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 迎合了他们好奇、 好动的心理特点,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中,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质疑,探 究中主动获取新知,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来培养学生的兴

5、趣、自信心、团结协作等非智力因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2、选用的教具及设备:、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矩形玻璃容器;画鱼的泡沫板;铁丝; 光的折射演示仪;饭盆;适量的水;硬币;筷 子;多媒体课件; 选择教具依据教学中以实验为主,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迅速获得新知,掌握物 理规律,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以多媒体教学为辅,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 度,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一)新课引入(3 分钟):【演示一】: 在矩形玻璃缸的内部后边面上贴上画有一条小红鱼的泡沫板,请学生用铁丝鱼叉叉鱼, 命中率百分之百(

6、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然后在鱼缸内倒水将鱼淹没,再请学 生来叉鱼,明明看到水中的鱼被叉中,可是拿出泡沫板,却发现鱼叉叉在了实际鱼的上方, 多请几位同学上来做,还是没叉中鱼,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趁势说出这 是由于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 (二)新课讲解并及时归纳结论:(二)新课讲解并及时归纳结论:(15 分钟):1、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演示二】: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学生可观察到进入玻璃中的光线在界面处改变了 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和反射同时发生,回顾反射规律,与准备研究的折射 规律做比较) 2、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比照光的反

7、射规律提出问题: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有什么关系?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演示三】:利用光的折射仪演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的传播规律 光线斜射入玻璃中;让学生注意观察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还是远离法线。 让入射角发生变化,观察折射角的变化;(至少做三次) 光线垂直射入玻璃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线从空气斜射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8、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垂直射入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空气进入水、水晶等透明物质时,折射情况与上述相同。复习: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提问:光在折射中光路可逆吗?光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有什么关系呢?继续演示: 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偏折情况。结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总结光的折射规律,教师总结 24 字歌, 让学生练习作图题巩固光的折射规律。3、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25 分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生活,教师利用电脑课件解释鱼变浅的原因(注意强调光是从 物

9、体的身上传来,让学生清楚光线从什么介质入射,在哪种介质中折射)。请某学生用鱼叉 朝看到鱼的下方叉,结果叉中了鱼. 【学生实验 1】盆中硬币:在饭盆中放一枚硬币,放在刚好看不到碗底硬币的高度,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 实验现象。提问倒水后为什么能看到碗底的硬币?学生讨论,代表回答电脑课件演示 【学生实验 2】筷子变弯:在盛水的饭盆中,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从侧面斜视水面,观察水中的筷子。提问: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学生讨论,代表回答用电脑课件演示池水变浅讲述故事在清澈见底的池塘,常有小孩下水戏耍而溺死,有的老人说,这是水中有鬼迷惑小孩。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小孩溺水可能的原因。

10、学生分组讨论,请 代表发言破除迷信用电脑课件演示树木变高提问: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用电脑课件演示总结无论从岸上看水中物体,还是从水中看岸上物体,看到的总是物体被抬高的虚像。 【学生实验 3】一笔三折:将钢笔放在厚玻璃砖的后面,从侧面观察钢笔出现的现象学生讨论,代表回答 海市蜃楼 阅读课本 p72海市蜃楼材料,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这种现象,否定古人认 为的蜃吐气而成的错误思想,让学生再次领略物理的作用和魅力。(强调这是由于大气不均 匀造成的)以电脑练习的形式掌握朝阳落日、星光闪烁4、反馈练习:、反馈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1、2、3 题(2 分钟): 5、复习小结:、

11、复习小结:结合课件小结 6、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小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第 4 题。做这个实验,并用折射规律解释。 四、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四节 光的折射一、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二、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三、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1、上移类 :a :看水中鱼、池水变浅、筷子变弯、树木变高、一笔三折b: 海市蜃楼、朝阳落日2、星光闪烁、透过篝火看物体大气不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