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23272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出强人类中心主义走出强人类中心主义进入现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在飞速前进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环境 的破坏日益严重,有人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中心主义,我国哲学界亦出现 了“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由于人类中心主义本身内涵十 分丰富,可以从自然、社会、历史、哲学价值论等多种角度加以阐释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人 类中心的涵义界定、历史分期和实质意义等基础理论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答案,本文 试图从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出发对此进行探讨。 一、一、 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 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定义,

2、根据哲学大 辞典的解释,古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意义是:人是宇宙的中心。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意义 是:人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目的。到了现代,人们则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意义是:按照人 类的价值观解释或评价宇宙间的所有事物。这种表述方式是从时间上考察人类中心主义在 历史上的诸种表现。认为在不同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态及内涵。 还有一种从逻辑的角度 ,将人类中心主义划分为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化的人类中 心主义两种形式 ,认为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仅仅从满足人的眼前利益出发 ,破坏大自然;而 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则关注人类长远利益并提倡保护自然环境。虽然人类中心主义还没有 确切的解释,但从当前学界对何为

3、人类中心主义这一问题的普遍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 ,学 者们大多认为不应该简单地将“人类中心主义”直接等同于人类不顾其他物种生存,随意 破坏自然,浪费资源的行为。“人类中心主义”,也绝不是是一种完全无视人对其他生命的 依赖性,完全不考虑环境承受能力的发展观和价值观。 但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界定和划分人类中心主义,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人类中心主 义的核心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中心 , ,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自然界无论何种生物,为了自 己的生存和发展,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 ,必然以“ 我 ” 为中心,使自然服从和服务于自 身的需要。人类的活动也只有以人为中心 ,从人的利益出

4、发,才符合人的生物性,才能激发 出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由于人类认识 能力的相对性与局限性,导致人类过分强调当代人眼前的局部的利益,没有顾及科学技术飞 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味追求人类自身一时的发展,无视生态平衡的作用和自然界 的承载能力,盲目攫取自然,从而导致严重危及人类及其后代生存的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和 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危机。人类中心主义应该是在尊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序运作规律为 其前提条件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长远发展服务的价值观。 二、二、 当前学界的几种观点当前学界的几种观点 走出还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是近年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5、。当前学界普遍存在三种观 点: (一)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一些生态主义、环境主义论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全球性环境资源问题的根本原 因,只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非人类中心主义者认 为,人类中主义虽然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起过积极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人类中心主义的成效具有局部,在现代则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所以应该抛弃人类中心主 义,建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人类应转变观念尊重自然界的权利, 意识到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把伦理考虑扩大到生物圈,抛弃一切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为尺度和 衡量标准的思想。因此,考虑到人类长远发展和未来的幸

6、福,我们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二)走进人类中心主义 一部分学者则从多种角度论证了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的合理性。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兼顾当代和后代人利益的观念,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内涵。而且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强调 的尊重自然的权利和利益,强调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最终目标仍然落脚于人类整体的发展和 幸福,仍然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不但不应将人类中心主义作为过时的观念加以抛弃,反而 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重视人类中心主义。因此,当前人们的任务不应走出人类中心主 义,而是应该走进人类中心主义。 (三)扬弃人类中心主义 通过深入讨论反省,人们开始认识到,不论走出还是走进人类中心主义都具有各自的合 理性和

7、局限性。因此,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希望缓和走出与走进之间的矛盾,希 望在这两种针锋相对的方案之间寻找出更为合理更能为大众所接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 种观点:一是有学者提出扬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应保留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之处, 抛弃其非理性因素。二是也有学者提出后人类中心主义的设想。认为后人类中心主义是在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的更高一级的阶段,它吸收了非人类 中心主义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又不同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三是亦有学者提出区别绝对人 类中心主义与相对人类中心主义,认为我们需要破除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而维护相对人类中心 主义。四是还有学者从对人类利益关注的

8、程度得出强势与弱势人类中心主义之分,试图对 人的需要作出某些限制,承认自然的精神价值,认可人对自然的责任,主张把“己欲立而 立人”的道德律令推广应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事实上,无论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 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弱势人类中心主义都是扬弃的观点。 三、 从“人的本质”看人类中心主义 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哪个阶段,人与自然之间也不存在绝对的协调。 这是因为人类与自然存在着不可避免地矛盾:一方面人类要生存 ,就必然消费自然、改造自 然;但另一方面要保持原有的生存环境 ,人类就不能消费自然、改造自然。人作为自然生物 界的一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又是

9、人类存在的基本方 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特别是当人类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人当然要以 人类为中心,以人类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说 ,人类中心主义是成立的 ,因 为人类及地球上的所有物种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就是以“我”为中心,要求外围之物为中 心之“我”的利益服务 ,这也是所有生命体的本能,是符合自然界生物生存进化规律的。 此外,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所强调的“自然价值”归根结底也是由人赋予的,是在人与自然的 对象性关系中产生的 ,独立于人、与人无关的自然的内在价值是难以理解的。 事实上,人类中心主义本身是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思想,它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关 注,出发点和归宿

10、都是人类的利益和自我完善。这与人的本质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一 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 的类特性。”即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换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自由 与自觉的斗争,自觉是合目的性,自由是合规律性,两者之间也是难以同时绝对的统一, 所谓的合规律性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合目的性,人类遵循自然规律是为了更好的达到改 造自然环境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也就是说人自由的活动最终也是为了自觉的活动。显然, 人类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环境资源问题并不是人环境资源问题并不是人 类中心主义带来的类中心主义带来的

11、, ,而恰恰是没有贯彻真正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结果。而恰恰是没有贯彻真正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结果。由此可见,人类中心主 义本身并没有错误,那么错误在哪呢? 原因有二,其一是当前的人们错误的把自己当成了整个人类。其二是人类没有看到未 来,而是目光短浅的追求眼前的利益,破坏了长远的利益。我们必须看到人类中心主义所 强调的“人”是在历史长河中作为生物链的一环的整个人类,而不是当前的某一代人或某 一类人;所强调的“中心”是整个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当前的某一代人或某一类人 的利益;人类的利益是长远的利益,而不是眼前的利益;是人民的利益,而非个人的利益。当前人类一些实践活动,无视后世子孙的需求,不顾环境的承受

12、力一味的开发使用甚至浪 费自然资源,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本身引起的 ,而是认识上的偏颇造成的。这种破 坏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异化”的人类中心主义。 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违背了人的本质,这种做法既不是“自觉的活动”更不是“自由的 活动。”因此,我们在定义人类中心主义时,应该看到,人类中心主义不是某一时期的中 心,而是长远的中心。人的发展和完善从根本上说是与保护自然环境的意愿相一致的 ,人 类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也是基于人的生存价值和根本利益 ,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 己。坚持把人的生存价值作为评价人的行为的终极尺度 ,强调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遵 循自然规律,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 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才正是真正的人类中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