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深沟小学”听课心得巧解《圆柱体形的体积》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122729 上传时间:2018-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深沟小学”听课心得巧解《圆柱体形的体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赴“深沟小学”听课心得巧解《圆柱体形的体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赴“深沟小学”听课心得巧解《圆柱体形的体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赴“深沟小学”听课心得巧解《圆柱体形的体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赴“深沟小学”听课心得巧解《圆柱体形的体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赴“深沟小学”听课心得巧解《圆柱体形的体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深沟小学”听课心得巧解《圆柱体形的体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赴赴“深沟小学深沟小学”听课心得听课心得巧解巧解圆柱体形的体积圆柱体形的体积马营小学汪汪 源源 诚诚2011-4-20圆柱体形的体积圆柱体形的体积听课心得听课心得马营小学 汪源诚2011 年 4 月 20,中心学校组织小学高年级数学老师听课,在威远镇深沟小学听了王有花老师的圆柱体的体积及计算一课。我有很多感悟,心灵也有一些震动,让我的感觉那不是一堂单纯枯燥的数学课,而是一种活动,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现对这堂课作如下认识:(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教师在讲课时以“商店的冰箱里有两种香芋冰淇淋,圆柱形冰淇淋每支 3 元,圆形的,冰

2、淇淋每支 0.8 元,已知这两种冰淇淋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认为买哪一种冰淋比较合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本节课中,我从生活情境入手,先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然后顺势提出“如何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这一全课的核心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猜测、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做数学”的过程。伴随着问题的圆满解决,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满足。在体验

3、“生活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与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获得了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需的数学。(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的课堂设想新颖、让学生 大胆猜想,教学过程步步深入,激发思维:“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2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3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

4、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和机会)”,其教学过程也是环环相扣。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在本节课中,我让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尽量延长小组交流的时间,试图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其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的价值不在技能而在思想,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不是安排了一整套指令让学生进行程序操作,获得一点基本技能,而是提供了相关知识背景、实验素材,使用了“对我们有帮助吗?”“你有

5、什么发现?”“你是怎样想的?”等这样一些指向探索的话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建构自己的数学,而不是去模仿复制别人的数学。因为我想:自己的,才是有价值的。(三)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课程标准指出: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为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在自主探究阶段,我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在巩固发展阶段,我设计了两道开放性的习题,其中计算圆柱体积木体积,可以从测量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周长等不同角度求解;计算旋转直尺所形成的圆柱体积一题,旋转轴不同得到的圆柱体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体现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学生的空间观念、基本技能得到了培养;但深层次地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些具有多样化解决策略的开放性的问题能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