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40167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张家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家界市张家界市 2017 年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年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卷(物理试题卷(A) 考生注意: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个大题 23 个小题,共 6 页。考试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上和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12 题为单选题,每小题 3 分;1316 题为多选题,每小题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错选得 0 分,共 52 分。 )1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的是马拉松 击剑 跳水 体操A B C D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力 速度 路程 B长度 质量 时间C长度 速

2、度变化量 加速度 D位移 力 加速度3如图所示,对下列课本插图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右上方的路牌所标的“50”为车辆通行的平均速度B由图乙可推出所有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均在其几何中心处C图丙中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说明其具有惯性D图丁中电梯向上制动时体重计的读数变小,说明人所受重力减小4一个小球从距地面 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 1m 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 2m 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则小球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和从抛出到接住的过程中坐标的变化量分别是:A+1m, +3m B1m , -1mC1m ,-2m D-1m , -3m5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

3、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不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替代物体的方法是假设法B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运用了类比法C根据速度定义式,当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运xvt0t x t 用了极限思想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6如图运动员在投篮时把篮球抛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能正确表示篮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其中正确的是(G 表示重力,F 表示手对球的作用力)A B C D7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

4、,后速度大小变为在4m/s4s12m/s这内该物体的4sA加速度的大小一定为 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22m/s22m/sC位移的大小可能为 D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小于32m20m8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他先双手撑住吊环,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图示位置,此时连接吊环的绳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已知他的体重为 G,吊环和绳索的重力不计,则每条绳索的张力为A B C DG 2cosG 2sinGcos2Gsin29如图所示,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 t1 , a 车追上 b 车B在时刻 t2 ,a、b 两车运动

5、方向相反C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增加后减少D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的大10将一物体以 2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设向上为正方向,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g取 10m/s2,则在开始运动后的 3s 内物体的A路程为-25m B位移为 15mC速度改变量为 30m/s D平均速度为 15m/s11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固定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光滑。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 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 m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90。质量为 m2的小

6、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竖直的细线对 m2的拉力大小为 T,质量为 m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N,则A B12 2Tm g212()2Tmm gC DN=m2g21Nmmg12研究发现,低头玩手机时,可让颈椎承受多达约 270 N 的重量。经常低头玩手机会引起如背痛、胃痛等疾病。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量;低头玩手机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的模型:重心在 P 点的头部,在可绕 O 转动的颈椎 OP(轻杆)的支持力和沿 PQ 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低头时颈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PQ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约为直立

7、时颈椎受到压力的A2.0 倍B2.8 倍 C3.3 倍 D4.2 倍13如图所示,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她稳定站立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A0,关于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起立”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大于 A0B “下蹲”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小于 A0C “起立”、 “下蹲”过程,都能出现体重计的示数大于 A0的现象D “起立”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14如图所示,光滑斜面 AE 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 A 点从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8、:1:2 :3 :2BCDEvvvv B物体到达 E 点、B 点所经历的时间3EBttC物体从 A 到 E 的平均速度Bvv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时间之比为:1:3:5:7ABBCCDDEtttt1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同一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 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 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 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 t = 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16如图所示,一条细线一端与地板上的物体 B 相连,另一端绕过质量不计的定滑轮与小球 A 相连,定滑

9、轮用另一条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 O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所成角度为 ,则A如果将物体 B 在地板上向右移动一点, 角将增大B如果将物体B 在地板上向右移动一点,地面对B 的支持力将变小C减小小球 A 的质量, 角一定增加D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 A 的重力二、实验题(共二、实验题(共 11 个空,每空个空,每空 2 分,计分,计 22 分)分)17某同学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 ) 。A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B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C拉住纸带,将

10、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记录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从 O 点开始每5 个点取1 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 点时速度是_ms,BE 段内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_ms2。 (保留2 位有效数字)18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 . (填 F或 F)(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11、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为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A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B两细绳必须等长C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夹角应等于 9019如图为“用 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不变, (选填“需要、不需要”)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以保证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 DIS 测小车的加速度(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 aF 关系图线如上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 OA 段可得

12、出的实验结论是_.此图线的 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小 D钩码质量太大,不满足实际条件三、计算题三、计算题20 (5 分)在一段限速为的平直道路上,一辆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刹60/km h车后车轮在路面上滑动并留下 9.0m 长笔直的刹车痕,如图所示。从监控录像中得知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 1.5s。请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车刹车前的速度,并判断该车有没有超速行驶?21 (6 分)反应时间是指人们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某男生用一把直尺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粗略估算某女生的反应时间,

13、男生竖直握住直尺的上端,并把直尺下端的零刻度线对准女生手的“虎口”,当女生看到直尺开始下落时迅速用手握紧尺子,测试发现“虎口”握在 L=19.60cm 的刻度线上,g 取 9.80m/s2。求:(1)该女生的反应时间 t;(2)女生的手刚要握住尺子时尺子的速度大小 v。22 (7 分)一个物块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取 g=10 m/s2,求:(1)1s 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Ff1;(2 分)(2)物块在前 6s 内的位移大小 x;(2 分)(3)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3 分)2

14、3 (8 分)如图所示,质量 M=10kg、上表面光滑的足够长的木板在 F=5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 v0=m/s 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的质量10均为 m=1kg,将一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 L=1m 时,又无初速度地在木板的最右端放上第 2 块铁块,只要木板运动了 L 就在木板的最右端无初速度放一铁块 (取 g=10m/s2)试问:(1)木板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多大?(2 分)(2)第 1 块铁块放上后,木板运动了 L 时,木板的速度多大?(3 分)(3)最终木板上放有多少块铁块?(3 分)2017 年张家界市普通高中高中一年级第

15、一学期期末联考年张家界市普通高中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物理试题(A 卷)参考答案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2 题为单选题,每小题题为单选题,每小题 3 分;分;1316 题为多选题,每小题题为多选题,每小题 4 分,选对但不分,选对但不全得全得 2 分,错选得分,错选得 0 分,共分,共 52 分。分。 )题号12345678答案ADCACBC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BDCCDACBDAD二、填空题(共(共 1111 个空,每空个空,每空 2 2 分,计分,计 2222 分)分)17. C 1.4 1.3 2.1(二位有效数字) 18 . B AC (部分对给 1 分) F19.【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