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非肠道用冻干制剂检查指南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03187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FDA非肠道用冻干制剂检查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国FDA非肠道用冻干制剂检查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国FDA非肠道用冻干制剂检查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美国FDA非肠道用冻干制剂检查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美国FDA非肠道用冻干制剂检查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FDA非肠道用冻干制剂检查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FDA非肠道用冻干制剂检查指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美国 FDA 非肠道用冻干制剂检查指南非肠道用冻干制剂检查指南引言冻干是指药品冷冻后在真空状态下不经液态,直接从固态升华至气态,由此去除水分 的作业过程。该过程包括三个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的步骤:冷冻、一级干燥(升华)以及二 级干燥 (解吸附)。冻干工艺的优点在于:液体加工方便,简化了无菌作业过程;提高了干粉的稳定性; 无需过热处理就能去除产品中的水分;增强了冻干产品的稳定性及复水(溶解)性。冻干工艺的缺点在于:加工处理过程所需时间长;复水时需用无菌稀释液;设备复杂 且生产成本高。冻干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将药品和赋形剂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通常使用注射用水。(2)将药液通过一个 0.2

2、2m 的微孔除菌过滤器,以此灭菌。(3)灌装到各个已灭菌的容器中,并在无菌条件下半压塞。(4)在无菌条件下将半压塞的容器转移至冻干腔室内。(5)冷冻该溶液:把半压塞的容器置于冻干腔室的冷冻搁板上或在另一腔室内作预冷冻。(6)将腔室抽真空并将冷冻搁板升温,以便在冷冻状态下通过蒸发除去水分。(7)全压塞密封:通常由安装在冻干机内的液压式或螺杆式压塞装置来完成。现在有许多新的非肠道药品,如抗感染药物、生物制剂、体外诊断用药等等都采用冻 干工艺来加工。调查及研究业已发现与冻干工艺及其控制相关的冻干剂在疗效、无菌性和 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为此,本检查指南对冻干产品有关的生产工艺和缺陷进行了讨论, 以便为

3、调研人员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和指导。人们已认识到冻干药品的生产和控制是一项很复杂的工艺技术。冻干作业的重要内容 包括药液的制备;西林瓶灌装及其验证;冻干机的灭菌和设计;冻干工艺的放大生产(批量 放大)及其验证;最终产品的检验等等。冻干剂成品生产和控制相关的问题是本文的重点内 容。药品种类和配方药品需经冻干是因为其溶液状态下的不稳定性。有许多抗生素,如某些半合成的青霉 素、头孢菌素和红霉素、强力霉素、氯霉素的盐类都是由冻干工艺制造的。可以预计在生 产过程中这类产品的带菌量很低,因为它们是抗生素。然而,其他一类冻干剂,如氢化可 的松琥珀酸钠盐、甲基泼尼松龙琥珀酸钠盐及许多生物制品在溶液状态下却毫无抗菌

4、作用。 应尽量降低这类药品的带菌量,并在除菌过滤前(灌装前)对药液的带菌量进行测定。显然, 配料或药液的配制应严加控制,以防止药液在除菌过滤前可能出现的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增 加。因药液内毒素的增加与微生物污染的严重程度有关。冻干剂生产与质量控制规范要求“在严格控制的环境和密封系统中生产” ,对于除菌过 滤前需保持一段时间的药液来说,这点尤为重要。有时候,药厂在预过滤后最终过滤前对药液进行了带菌量的测试。这种测定对于确定该溶液在除菌过滤时的带菌量也许是有用的,但是它无法提供内毒素形成及其污染水平的 信息。取 0.1ml 样品用鲎试剂法测定其内毒素量是极为有益的,在预过滤前至少取 100m1 的样品

5、进行检验(尤其是在有革兰氏阴性菌存在时)对于工艺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 药液中检出假单孢菌属一直被认为是将产品作报废处理的一个理由。灌封从某种程度上讲冻干产品的西林瓶灌封有一些颇为特殊的问题。将胶塞加到西林瓶顶 部,并最终在冻干机内压塞封口,西林瓶的药液或冻干品在最终密封以前始终存在被污染 的风险。 灌封的验证应包括:培养基灌封、关键表面取样及在灌封过程中取空气样(动态条件下)。由于人员积极地参与了灌封和无菌作业,因此环境监测计划中应包括对无菌作业区操 作人员微生物污染水平的评价。其方法之一是根据日常生产中手套及工作服表面的微生物 监测数据来评价无菌区操作人员接受培训的程度。现在许多药厂对

6、无菌区的操作人员取表 面样进行监控持积极态度。美国药典 中“无菌检查结果解释”的讨论可以作为这类监 控的一个参考材料。在“质量检测试验结果解释”项下提到,对数据进行检查回顾时,应 注意环境监控结果,如微生物监测、操作人员的记录、工作服、手套及着装的实践等等。 如果药厂不对人员进行此类监控或监控的结果超标,则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合规章要求的状 况。待冻干的西林瓶通常由机器进行半压塞。然而,我们已经注意到有些灌封线是人工加 塞的。除了灌封临床试验用的产品或灌封的瓶数极少这二种情况外,如今药厂很难为其在 任何作业中采用人工加塞法的合理性进行辩护,那怕他们使用无菌的镊子。一些采用人工 加塞法的药厂造成了明

7、显不合规章要求的状况。这里,问题的焦点仍是由操作人员所致的 直接污染。人们都已充分认识到无菌灌封作业过程中,人员是最主要的污染源。个操作 人员在无菌作业区工作的时间越长,脱落的微生物就越多,污染的概率也就越大。西林瓶灌装和半压塞一经完成,产品便被送入冻干机腔室内。转移和装入腔室等这类 作业应在一级隔离的条件下进行,例如西林瓶的灌装应在层流(单向流)罩下进行。此类操 作的验证也须采用培养基灌封试验。 就无菌培养基灌装而言,有些药厂将灌装的培养基作“部分冷冻干燥处理” 。这样做似 乎更能模拟生产的工艺过程,但冷冻会降低培养基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因为培养基灌装试 验的目的是证明及评价工艺、人员和系统造

8、就“无菌”的能力,冷冻有可能使无菌作业后 的微生物污染水平下降,因而是没有道理的。培养基灌装试验的目的不是为了确定冷冻的 灭菌率或其对任何可能存在的污染菌的影响。 为了尽可能弄清灌装和无菌作业到底在哪些环节可能会引入污染,有些药厂采用扩大 培养基灌装试验的办法。他们将灌装约 9000 瓶培养基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灌装 3000 瓶,在灌装线上压塞;第二阶段灌装 3000 瓶,运至冻干机后压塞;第三阶段灌装 3000 瓶,放入冻干机,经氮气流“风淋一阵子”后压塞。因为冻干机的灭菌和用于回灌充 氮(消除真空)的氮气系统的灭菌需分别进行验证,因此,培养基灌封试验应当主要是验证 灌封、转运和装

9、载等无菌作业。 当工艺设计能力小于 3000 瓶(尤其是临床试验用药)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即 培养基灌装试验需要灌装多少瓶?让我们再回到培养基灌装试验的目的上来回答,该试验的 目的是确保药品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的无菌作业过程中不受污染,所以当最大批量小于 3000 瓶时,培养基灌装的数量可取其批量。灌装后的半成品通常是放在金属托盘上转移到冻干机的腔室中去的。此后,将托盘抽 掉,半成品便直接置于冻干机的搁板上。检查上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药厂把半成品 放人冻干机后并不抽去托盘。遗憾的是,曾经有一个厂发生了因托盘变形引起某批号部 分产品水分超标的问题。 在西林瓶转入冻干机的过程中,因为尚没

10、密封,所以还存在受污染的风险。在检查和 验收新设施时,在冻干机的转运和装载区如发现没有适当的层流保护或没有级(直接)隔 离设施,可作条件不合格论。有一药厂设计了种层流车作为补救措施,用来把西林瓶从 灌装线运至冻干机。另有些建新设施的药厂把灌装线靠近冻干机安装,并且从灌装线到冻 干机安装了隔离设施。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有一药厂在灌装线和冻干机之间安装了一个垂直的层流罩。开始 时因送风的流速高而回风不足,使培养基灌装发生污染问题。经分析系气流冲击地面反弹 而引起的污染。幸好,从培养基灌装试验和烟尘试验获得了足够的数据,以致这个偏差在 投产前得以纠正。典型的冻干工艺往往包括西林瓶在腔室内的全压塞。

11、另一个与灌装作业有关的问题是能否保证装量的准确性。很显然,装量不足时,瓶中 药效也低。和粉针或液体制剂不同,对活性成分以毫克计的生物制剂而言,灌装量偏低在 冻干之后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装量不足从临床上来看,可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偏差。我 们在检查一家制药企业的冻干灌装作业时,发现其装量有问题,灌装机的口与灌装器错位, 因而出现药液溅出和装量不足的偏差。检查时还发现,有些装量不足的西林瓶被转入了冻 干机内,据此将该批产品作报废处理。 有时,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情况,即监测装量的生产工人只记录调整装量后的数据。所 以,作为一个好的规范化的质量保证计划不仅应规定装量检查的频率,如每 15 分钟测一次, 而

12、且应包括出现装量过多或不足时,如何分别将它们分离开来的条款。 还有一些不常用的灌装作业尚没作过讨论。例如托盘冻干,而不是灌装入西林瓶后进 行冻干。就现有的技术而言,很难判断这种工艺适用于无菌产品。 双腔式西林瓶的无菌作业有更多的要求。培养基灌装试验时两个腔室均需灌装。另外, 西林瓶中的稀释剂中应含有防腐剂(如无防腐剂,稀释剂的灌装就类似于培养基灌装了。在 这种情况下,污染率应当为 0)。 冻干程序及其控制将冻干机灭菌并在无菌条件下装载后,第一步作业是将药液冷冻。在某些程序中,搁 板已经预冷到了冷冻药液所需的低温;但在另一些程序中,将药瓶放到搁板上后再降温至 所需温度。在前一种预冷程序中,装载前

13、搁板上是否结冰至关重要。搁板上的冰块能使瓶 口的胶塞部分或全部封口,从而使产品无法冻干。近期发生过一例投诉,说药品是液状而 没冻干,究其原因即是冻干程序开始前部分药瓶已经封口。遗憾的是,这家公司所作 100的目检并没有检出有些偏差的产品。 一般而言,药品的冻干温度比其共熔点温度要低得多。冻干程序(包括冷冻过程)的变 更或其冻干批量的放大已出现过一些问题。研究表明冷冻的速率和方式会影响冻干制品的 质量。例如缓慢冷冻可导致大冰晶的形成,使空隙相对增大,有利于水蒸汽在升华时逸出; 另一方面,缓慢冷冻易引起组分浓度的变化。同时冷冻的速率和方式还会影响药品的物理 性质(多晶型)。 冷冻后在一级干燥时将品

14、温至少控制在共熔点以下 4 至 5较为理想。显然,药厂应 该事先知道药品的共熔点,并有合适的仪器以保证产品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冻干机也应有 必要的仪表来控制并记录关键的工艺参数,如搁板温度、产品温度、冷凝器温度,腔室真空度和冷凝器的真空度。生产的规程应提供个产品冻干程序相关的时间、温度和真空度 的控制范围。监测产品温度对于偏离正常程序的作业(如停电或设备故障)尤为重要。 冻干程序的机电控制采用凸轮式记录控制器,但新一代的机组采用微机控制。微机控 制程序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流程图或逻辑图。冻干程序的微机控制通常只是在开始时需要操 作人员,如将半成品装入腔室、在半成品中插入温度探头、输入程序参数如冷冻的

15、搁板温 度、产品冷冻温度、冷冻持续时间;一级干燥时搁板温度、腔室真空度,抽真空时的产品 温度;二级干燥时的搁板温度及二级干燥的时间。 在一些情况下,药厂不得不在运行中不断进行调整,在此条件下,冻干程序被认为是 未经验证的。 冻干机软件系统的验证与其他工艺过程的验证遵循相同的准则,它包括软件的开发、 修订及安全性。 药品生产微机系统检查指南中对计算机系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作了讨论。 软件开发检验指南是一本对软件要求进行详细回顾的参考资料。 多种原因可引起冻干机的泄漏。和任何一个有真空度的腔室一样,空气进入即发生泄 漏。另一类泄漏源是系统冷冻干燥所需的各种介质,包括在搁板中循环并用来加热和冷却 产品

16、的导热介质、冷井(冷凝器)中用来冷却水蒸汽的致冷剂及可能从真空泵系统返回过来 的油蒸汽。 以上的任何一种因素或几种综合的因素都能造成气体或蒸汽漏人系统。因此有必要定 期监测泄漏率并维护系统的完整性。当泄漏率超过规定的限度时,必须确定实际泄漏点以 便整修。因此,在灭菌后,在程序开始时或压塞前的某个时候进行泄漏检查是非常有益的。 进行泄漏检查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程序验证中获得的数据来确定。验证中真空度减弱可接 受的限度,可作为正常生产时控制的标准。应有某种标准操作规程来阐明泄漏允许的限度 及超标后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减少油蒸汽进入腔室,许多冻干机在真空泵和腔室间的通道设计成曲折状。有一 家生产厂在冻干机(具内接式冷凝器)的真空泵与腔室之间安装了一个油类捕集器。泄漏可 在冻干程序结束后通过对腔室内表面取样加以确认。如果腔室表面已被污染,则可以得出 腔室内每瓶药物亦被污染的结论。作为冻干机腔室清洁验证的一项内容,有必要在腔室清 洁前后分别对其表面取样。 由于程序的时间长以及机器是在苛刻的条件下运行,在冻干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或停 止运行是不足为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