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856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1)由于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使病人产生恐惧、疑虑、烦恼、渴求等种种心理反 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本身疾病,有时是工作忙而造成的紧张气氛,一时不能彻底解除 病痛而引起的焦虑与恐惧心理。占病人总数的 70%。(2)多疑和敏感:多疑有 2 种情况,一种是不相信自己患的病,另一种则认为自己的病 情比医生说得更严重,此心理多在发作缓解后出现,别人在低声说话,自认为是在议论自 己或隐瞒自己的病情等。约占 30%。(3)行为退化或角色过度(即依赖心理增强),老年患者较明显,往往由于疾病发作、病 情危重、生死难测,患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见和信心

2、,要求更多的关心和同情, 并且事事都依赖别人去做。约占 60%。(4)疑老心理:因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他们认为此时患病是否意味着衰老,疑老实质 上是怕老,是心理上的衰老表现。(5)病人角色减退或缺如。对疾病满不在乎即自持心理。他们在急性发作过后往往急于 任意活动,不听从指导,擅自增加活动量。心理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深入心理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多与 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以优良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赖,使他们主动 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对患者要高度负责,处处为其着想,各种操作果断、利索,如遇紧急情况要沉着、 冷静,言行上表示信心,丝毫不能流露出不利于

3、病情的言语和表情。(3)要有把病人当亲人的同情心。依赖心理增强的病人,急需得到亲人照料与医护人员 的关怀,然而亲人照料只能在病人心理上起一定的安慰作用,而医护人员的关怀同情,却 可减轻或消除痛苦。为其欢乐而高兴,为其痛苦而忧愁,为其怀恋而追思。(4)对有自持心理的病人,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发挥病人 对治疗的主观积极性。(5)发现病人角色减退或缺如时,则耐心向病人说明逐渐增加活动量的重要性,以争取 病人合作,保证他们安全与顺利康复。发现行为减退或角色过度时,则恰当地向其介绍病 情,鼓励其循序渐进地活动,并讲明不活动的危害。同时应言语亲切、态度和蔼,使其感 到自己的活动是在

4、护士的监护下进行的,绝对安全。被动依赖病人进入病人角色之后,大都产生一种被动依赖的心理状态。这是因为,一个人一旦 生了病,自然就会受到家人和周围同志的关心照顾,即使往常在家中或单位地位不高的成 员,现在也突然升为被人关照的中心。同时,通过自我暗示,病人自己也变得软绵绵的不 象以往那样生气勃勃,变得被动、顺从、娇嗔、依赖,变得情感脆弱甚至带点幼稚的色彩。 只要亲人在场,本来可以自己干的事也让别人做;本来能吃下去的东西几经劝说也吃不下 去;一向意志独立性很强的人变得没有主见;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没有信心;即使做惯 了领导工作和处于支配地位的人,现在对医务人员的嘱咐也百依百顺。这时他们的爱和归 属感

5、到增加,希望得到更多亲友的探望,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否则就会感到孤独、 自怜。坚强的意志是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医护人员一方面要使病人感到医院、 医务工作者是可以信赖的,另一方面也要帮助病人提高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否则,一 旦他们觉得失去同情,得不到足够的照顾时,就会变得心情沮丧,以至加重病情。当前护理学新的理论观点认为,病人患病后所产生的被动依赖心理对疾病是不利的, 故提出“健康自控”说,主张发挥病人在病程转归当中的积极主动性。他们认为,医院都 喜欢病人照医嘱办事,唯命是从,并以为这就是好病人,而坚持“自理权”者往往受批评。 实际上,后者比前者的疾病恢复快、效果好。因此,他

6、们主张不应迁就姑息病人的依赖心 理,而应尽量鼓舞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自理。否认在临床上还可以看到有的病人怀疑或否认自己患病。尤其是对癌瘤等预后不痕的疾病, 否认心理更为常见。例如,有位主任医师,明知自己患有癌症,却矢口否认,当她看到病 历上写的诊断时,还说经治医生写错了。有的医护人员对这种现象感到不可思议,实际上 这正是某些病人应付危害情境的一种自我防卫方式。大量研究证明,一定程度的否认,对 缓解心理应激是可取的。否认犹如瞳孔对光的反射,一旦遇到外界的强光刺激,瞳孔就自 行收缩,以此来防视网膜免受过分的刺激。病人的否认也有类似作用,当难以承受的恶劣 病情袭来时,自我否认可以避免过分的焦虑与恐惧。严

7、重烧伤病人,急性小儿麻痹病人以 及癌症病人易于出现否认反应。在一项对冠心病病人的研究中,发现有明显的否认反应者, 死亡率较无此反应者要低(Hackett 等,1968)否认虽在一定程度上起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在许多情况下又起贻误病情的消极作用。 例如,有位女青年身患肺癌,自己却矢口否认,拒绝治疗,半年时间就因脑转移而死亡。 有人对乳腺癌的女患者进行调查,发现那些延误诊治的人,大都是带有否认倾向的人。同情相怜人都有同情心、怜悯心和亲和的需要。国外有位心理学家以女大学生做被试,进行了 一次有趣的实验,发现人越在危难之时,具有共同命运的人亲和力越强。这一实验结果也 可以在病人身上得到验证。医务人员都能

8、看到,病人一旦住在一起,很快就能相互认识和 相互理解。他们很容易团结,而且这种团结大都不讲究职位高低、年龄大小等,只要是病人,就能一律平等、推心置腹,无话不谈。他们关心病友的病情变化,乐于向医务人员介 绍病友的痛苦症状,并乐于帮助病友克服困难。例如,有位年过花甲的老教授,因冠心病 住进了一个有七位病友的病室。其中有工人、农民、干部,年龄最大的 74 岁,最小仅有 21 岁,他们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当一个病友出院,他们都依依惜别,相互嘱咐、安 慰并留下地址,愿保持永久联系。病友之间这种相互怜悯与亲和,可以免除大家的孤独感, 增强安全感,还有助于活跃病房空气,调节病人心境,对治疗疾病无疑是有益

9、的。但是, 这种同病相怜有时也起消极作用。例如,一个病友的病情恶化了,全病室立即变得死寂可 怕,人人心头上笼罩着一片乌云。一旦有的病友因抢救无效而去世,他们就更加恐怖和伤 感。另外,病友之间的消极暗示也往往产生不良影响,如有的互相介绍治病的偏方和所谓 经验,干扰医生的正确治疗等。侥幸病人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侥幸心理。例如,疾病初期不少人迟迟不愿进入病人角色, 总希望医生的诊断是错误的。尤其那些对病感不敏感的人,侥幸心理尤为严重。有些已经 明确诊断的人。也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自己疾病的诊断仍在半信半 疑,因而,有时不按医嘱行事;二是缺乏医学知识又缺乏科学态度的人,说什么“别听大

10、 夫吓唬人,上帝不一定和我过不去” 。其实,这样贻误病情和导致不良后果的病人是经常有 的。因此,医务人员应当针对病人的具体心理,仔细解释,耐心说服,尽量使病人树立对 疾病的科学态度,克服侥幸心理。专业治疗:北京京仁医院,始建于 1975 年, “京城老字号医院” ,汇集中西医医学精英经三十 年独创“基因三联介入” ,采用穴位免疫技术、基因抗体、定位介入、中医穴位脱敏等中医 综合疗法,3-5 天见效,彻底根治各种呼吸道疑难病,不复发。全国数万康复患者的共同 见证。详情请参考:=【北京京仁医院哮喘病治疗中心联系方式】=【主治:哮喘、老年哮喘、过敏性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专家热线】:010-87259128,QQ:942966363【医院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四区 34 号(南三环洋桥往北 196 米)。【乘车路线】:市内乘 14、66、102、343、603、613、724、741、943 路至四路 通站下车南行红绿灯往东行 20 米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