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802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的五个意识文文/ 广东东莞广东东莞 庄照岗庄照岗 语文月刊语文月刊(2014 年年 11 期期)统观 2014 年全国各省市的 18 套语文试卷的 18 道作文题,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说法“全部采用材料作文题型” ,而且“在往年基础上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特点。 ”其实,从 2012 年起,新材料作文就以其“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有利于规避模仿、套作现象;有利于评价上的分项分等和对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区分及判断”等优势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并获得一致的认可。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学生经

2、常出现的问题,比如偏离材料、过度生发;思考片面、缺乏辩证;就事论事、泛泛而谈;角度偏狭、难以服人;题目宏大、论述空洞等,对此,我们觉得,只有学生具备了以下几种意识,才有可能有效规避上述问题。一、指向现实的意识一、指向现实的意识2014 年高考结束后,很多专家、学者对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目进行了点评,使用词汇最多是“现实(时代) 、开放、思辨” ,而“现实与生活”又是三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李泽淳、郝继东点评辽宁卷“作文材料内涵贴近现实,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 ,胡廑点评浙江卷“题目与生活实际关联,让考生有话说” ,史绍典点评湖北卷“湖北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比较接地气,述说的都是普通人的普通事儿。 ”厉

3、行威点评湖南卷“散发着时代气息” ,唐建新点评广东卷“嵌入时代烙印,引向生活感悟”。 (参见语文学习2014 年 7-8 期)可见,指向现实,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认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代、思考生活已经成了所有高考作文出题人的共识,也被很多语文专家、学者所认可,所接受。这种现实指向性,一方面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体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到语文应“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 ,应“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 ,特别是在表达与交流上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另一方面则是时代与国家对现代学生的

4、要求与期待, “关注现实,作为当代高中生和未来的国家公民,理应直面社会,直面人生,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不应死啃书本,作文中只会拿几个古人说事,套话连篇。 ”其实,高考材料作文除了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之外,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普遍的引导性。很多高考作文的材料都是从万千社会现象与事件中选取的,题目的设计都是经过反复的考量和精心的思考的,可谓慎之又慎,斟酌之后又斟酌,材料背后反映的肯定是现代社会、现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或经历的事情。另外,高考作文还有很强的引导性,高考作文指挥棒,引领了以后作文写作与研究的方向,更引导人们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共同思考人类的生存困境或人

5、生的意义与价值。如张开老师所说:这些新材料作文都有一个鲜明的指向性:现实、现代, “引导考生积极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自身,具有良好的导向意义。 ”正是因为高考作文的指向性、针对性、指导性,所以学生在写作新材料作文时就一定要有联系现实的意识,不仅就事论事,就材料谈材料,还要把材料放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中去关照,去透视,放在历史与现代的坐标中去分析、把握,从而找到材料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契合点,把握材料的现实指向,进而在写作中有的放矢,层层深入,展2开论述。比如 2014 年北京高考作文“老规矩”就是勾连了“传统”与“现实” ,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观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应该如何被对待”的老话题,

6、就是对现实的一个鲜活的反映,世易时移,很多“老规矩”被人们淡忘,引导人们重拾“老规矩” ,重新关注传统,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再比如全国大纲卷作文题“农民工与医药费” ,现实指向性就更明显,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或者说新时代,在人们普遍功利化、私利化、世俗化、缺乏信任的情况下,新闻当事人老王和医院以及老板之间的诚挚信任。互敬互爱的关系,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引领作用,在普遍缺乏底线,人情日益淡漠的情况下,对社会“正能量”的弘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诚信、和谐、文明”等关键词有极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江苏卷“青春与不朽”的作文题则力图引导学生直面现实,直面生命,永葆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张扬

7、青春,一往无前,把握当下。因此,指向现实的意识就是要求考生无论是在审读材料时,还是围绕材料写作时都要:心中有现实,心中有指向。只有这样,有很强的针对性,才会语中要害,才会写的有深度,有思想,有高度。二、基于材料的意识二、基于材料的意识新材料作文作为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在出现之初就被赋予了一个新的任务,就是“纠弊” ,纠话题作文、命题作文之弊,防宿构、防套作,因此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意识就是基于材料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以分解为三点,第一点是用材料的意识。材料作文区别于以往的话题作文、命题作文一个很大优点就是材料,正像福建师大教授潘新和所说:“对于议论写作来说,可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材

8、料 , 材料是决定议论质量的客观条件, 材料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论点的正确性与逼真度。 ”因此,材料作文写作时一定要重视材料的作用,特别要注意使用材料,就像张楠在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在构建文章时的作用中所说:“材料作文命题中的原材料在写作时一定要用 ,而且非用不可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点是观点基于材料的意识,即写作时所论述的观点一定要源于材料,因为论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可能凭空产生,而且,很多材料作文也往往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的要求;片面理解材料只会产生片面的观点,错误理解材料只会产生错误的观点,只有正确、全面地的理解材料,得出的观点才是可靠的,经得起推敲的。第三点则是

9、论述中结合材料的意识,因为材料是作文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范围,材料为作文提供了多个角度,广阔的空间,也为写作划定了边界,超出这个边界就可能导致断章取义,审题偏颇,走向大而化之的空谈,而抛开材料,或轻视材料则会重新滑向话题作文的泥潭。如王学东所说:“一则好的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可以有多个论述视角的,但无论哪一个都不能脱离材料本身。 ”因此,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时一定要有基于材料的意识,做到观点源于材料,论述围绕材料,迁移回到材料,紧紧抓紧材料,紧紧结合材料。这一点在 2014 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目“黑白与数码照片”中表现的特别明显,2014年 6 月 29 日,广东省教育考试研究院向社会公布的 6 篇

10、满分作文,无一例外都渗透着基于材料的意识,而且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玉金教授在2014 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中3也指出:“围绕照片/科技来谈人的记忆/情感 ,或者围绕照片/科技来谈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都属于符合题意。 ”而如果“离开照片/科技仅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则属于偏离题意。许多考生考生抓住了材料中的两句话来写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 值得珍惜的点滴可能被稀释 ,但如果不联系照片/科技 ,则为偏离题意。 ”另外, “考生在写作中虽然引用了材料,但是另外引出其他一些不具有材料内涵的其他事物/概念进行比较,视为偏离题意。如黄金与生铁(少与多,贵与贱) 、乌龟与兔

11、子(慢与快)等。 ”可以说,基于材料的意识是防止学生跑题、离题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重要的屏障,有了这道屏障,学生才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修饰、打磨自己的文章,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分数。 三、由实到虚的意识三、由实到虚的意识由实到虚的意识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因为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有很多是现象类的,综观 2014 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新材料作文题目,我们发现,广东卷的“黑白照片与数码照片” ,辽宁卷的“祖孙有关万家灯火与满天繁星的讨论” ,还有重庆卷“游客去波罗的海度假打碎玻璃被拒租” ,全国大纲卷“农民工老王在医院打工抵债” ,全国新课标乙卷“山羊过独木桥的比赛项目”等属于现象类材料作文。对于这类现

12、象类材料作文,如果单纯地就事论事,很可能陷入纷繁的乱象中而不能自拔,因而也很少能写出深度,写出高度,不可避免地滑入泛泛而谈的泥沼。其实,因为现象不止是现象,特别是高考作文,所选取的现象,更不是一般的现象,也不是随意选取的,大千世界,纷繁复杂,芸芸万象,选取的现象肯定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和针对性,考查的目的也是希望考生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也可以说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

13、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还有“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强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提高探究能力和探究成果的质量;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因此,学生在面对现象类材料作文时,一定要有由实到虚的意识,善于从个到类,从纷繁的材料中提炼出一个紧扣材料又有现实针对性的主题,在平时的写作训练时养成“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良好思维习惯,善于从更深的层面上去思考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只有这样,才会豁然开朗,写出深刻、透彻的文章。这也正如语文月刊主编胡家俊所言,新材料作文

14、写作“要重视对事例的分析,对现象产生的原因的探究,对事件背后隐藏的社会意义的探究,对个案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探究。 ”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印证了周丽蓉、田茂香对全国新课标乙卷作文题的分析:“新材料作文需要学生有一双洞察力的慧眼,透过现象触其本质,练习实际思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状态,周全表达自己的认识。”所以,透过 2014 年高考作文纷繁的材料,我们发现,广东高考作文题目背后反映的是4“科技与人生,科技与生活” 的关系问题,北京高考作文题,本质反映的是“传统观念在当今现代生活中是否还适用的问题,是一个传统观念与现代生活相碰撞、如何继承与批评老规矩的问题,是一个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

15、13即“文化传承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另外,全国新课标乙卷反映的是“习惯规则与创新发展”的关系问题,辽宁卷则放映了“自然美、生态美与社会美、科技美”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与环境”的关系问题。重庆卷作文题反映的是“民族文化差异与公民意识”的问题,等等。由实到虚的意识会使学生的文章摆脱就事论事的肤浅,但也特别容易滑向“虚而又虚”的云端,不接地气,因此要特别避免“从材料中得出普遍的道理或观点后,就围绕观点而展开分析,完全脱离材料的内容而空泛议论。 ”因为这样会划入话题作文的泥淖,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空泛的分析,写成标签式的文章。四、明确的角色意识四、明确的角色意识明确的角色意识是指考生在

16、面对材料作文时,要明确自己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潜在的读者是谁,因为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你该发表什么样的看法,潜在的读者决定你该如何去表达;因为任何文章的写作都有写作的角度与位置,也有指向的对象,叶圣陶、夏丏尊在国文百八课中说:“凡是文章都以读者为对象,都有读者的预想。 ”朱自清也说过:“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 ”这种角色意识与面对潜在不同的读者,要求考生,在面对材料时,要思考该以什么样的措辞语气,什么样的思想内容,什么样的结构风格去呈现,要思考“作者与读者的社会关系,读者对题目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读者对题目以及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的态度与立场等诸方面的因素。 ”明确的角色意识首先要求考生有读者意识,要明白自己文章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是面向阅卷老师的,因此要了解了阅卷老师的喜好,阅卷老师对题目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以及该站在何种立场和位置来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样文章的写作就有了一个潜在的读者,有了针对性,就不会造成说理的盲目与散漫。反过来,如果“读者不具备的知识、不熟悉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