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地震分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5715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的地震分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的地震分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的地震分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的地震分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的地震分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的地震分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的地震分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的地震分布 甘肃省位于强烈隆起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地壳厚度变异带上,横跨中国大陆东部地台与西部地槽区的交接带,境内地形和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中国几个大的主要构造体系,如祁吕贺山字型构造、新华夏构造、河西构造等,均在甘肃省境内展布或转弯、交汇。由西向东规模巨大的阿尔金活断层、昌马活断层、龙首山北缘活断层等,几乎遍布整个甘肃省,也控制了甘肃省强震省活动成带不均匀分布的特点。据统计,从公元前193 年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陇西(今临洮)地震以来,两千多年中甘肃省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 147 次,其中 6 级及 6 级以上地震 37 次,7 级及 7 级以上的大地震 15 次,8

2、级及 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 4 次(包括当时属于甘肃省管辖的1920 年海原 8.5 级特大地震)。这些破坏性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地震活动区带上。 (1)南北地震带 这是中国大陆著名的一个地震带。在甘肃省展布范围北起民勤民勤与宁夏、内蒙接壤,南至文县,与四川、陕西、青海相连,基本包括了甘肃的中、东部地区。周围北有银川地震带,西有河西走廊地震带和祁连山地震带,东与渭河平原地震带相通,南接南北地震带中段进入四川。该带地震活动特点是频度高、强度大、周期短。自公元前 193 年有历史记载以来,带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 65 次,其中 7 级以上地震 12 次,甘肃省历史上仅有的 4 次 8 级以上特大

3、地震均发生在本区。带内地质构造纵横交错极其复杂,有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大型走滑断裂带,深部南北向构造显著,控制了带内强震的发生。历史资料分析表明,带内地震有由南向北,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现今弱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条带性、围空和交汇的特点。由于该带展布区域是甘肃省工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因此,既是甘肃省重要的地震活跃区带,也是受地震灾害影响破坏最重的地区。(2)河西走廊地震河西走廊地震带带 包括祁包括祁连连山地震山地震带带和民勤民勤地震带,走向呈北西西向展布,东端与南北地震带西翼接壤,西邻阿尔金地震带,北越金塔、阿拉善进入内蒙,南界进入青海境内。本带内发生的地震多受北西西向深大断

4、裂的强烈活动所控制。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从公元 180 年高台西表氏 7.5 级地震起至今 1700 多年来,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 46 次,其中 8 级特大地震一次,7 级以上 4 次,6 级以上 6 次。强震多沿断块边界具有西迁北移的特点。资料表明,进入 20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本带地震活动具有明显增强的趋势。(3)阿尔金地震带 这是甘肃省最西端的一个地震带,也是新疆、青海等省区地震带在甘肃境内的延伸。在甘肃省范围大致包括玉门关疏勒河以南,玉门、肃北党河以北,东入花海盆地,西到新疆、青海境内。本带地震活动主要受北东东向断裂,特别是阿尔金断裂带控制和影响,历史上该带中强地震比较活跃,现今地

5、震活动强度呈现减弱趋势,肃北以东的地段弱震较密集,肃北以西则较平稳。 除了以上几条地震带外,毗邻地区发生的地震也往往波及到该甘肃,造成严重的灾害。如1556 年陕西华县 8 级大地震和1976 年四川松潘、平武 7.2 级地震等。3甘肃地震灾害的特点众所周知,地震灾害的形成必须有两个条件: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必须具有足够的破坏力;地震造成的直接、间接后果危及了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进行。据历史资料统计,甘肃省地震活动水平,自明朝(1368 年)至今在中国列第八位。仅 19512000 年的短短 50 年中,甘肃省就发生成 4.7 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43 次。在甘肃省内造成严

6、重灾害的地震就有公元 143 年甘谷7 级地震,180 年高台西表氏 7.5 级地震,734 年天水西南 7 级地震,1125 年兰州 7 级地震,1352 年会宁 7 级地震,1609 年酒泉东 7.25 级地震,1654 年天水 8 级地震,1718 年通渭 7.5 级地震,1879 年武都 8级地震,1927 年古浪 8 级地震,1932 年玉门昌马 7.6 级地震,1954 年山丹 7.25 级地震及 1920 年海原(当时属甘肃管辖)8.5 级地震等。据不完全统计,死亡达 45 万人之多。仅 1920 年海原地震,甘肃省境内就有 40 多个县遭受直接破坏损失,123572 人死亡,受

7、伤 56673 人,压死牲畜 30.9 万多头(只)。根据大量的震灾资料统计,地震灾害除了与地震类型、震级大小、发震时间、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等基本因素有关以外,还决定于震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壳介质条件以及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等因素。除了地震灾害的社会性和地区性共同特点外,甘肃省的地震灾害还具有其他地区性的特点。 (1)以兰州白银以西为界。总体上,20 世纪以前东部地震强度大,频度高;20 世纪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后期以来变为中、西部强度大、频度高,地震灾害的破坏和损失基本表现为西重东弱的特点。(2)由于东部人口密度高,工业、经济、文化较发达,而西部则人口密度低,城镇和工业设施较少

8、而分散,因此发生相近震级的地震时,东部灾害要远大于西部地区地震灾害的损失。(3)东西部地震间接灾害的表现形式不同,东部构造复杂,地质条件差,滑坡、泥石流、洪灾、水灾、坍塌等次生灾害破坏较大,而西部地震次生灾害的破坏和损失要小得多。(4)房屋建筑的坍塌破坏是地震灾害中造成人畜伤亡最直接的原因。由于社会进步和开发历史的原因,甘肃东部房屋一般建筑年代较早,质量较差,不少黄土高原地区保留着住窑洞的习惯,这些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较差,遭受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大,而西部开发较晚,地理条件和地质条件明显优于东部,城镇房屋建筑建设较晚,抗震性能要稍好于东部。因此,相近震级的震害潜在破坏也是东部大于西部。(5)不同地

9、区的人们亲历地震灾害的经验不同,因而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差较大,如中、东部地区由于人口密度高,交通和信息传播条件优越,因而地震谣传等非地震事件极易发生,容易造成次生灾害,一旦地震发生也会扩大地震灾情。(6)东部地区尤其是陇南和甘南地区,由于山高坡陡,地势险要,交通、通讯设施较差,因而在地震发生时给及时了解灾情和抢险救灾带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灾害损失。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 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

10、感到 达水平晃动。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 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 2.5 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 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 4.7 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 1 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 30 倍。比如说,一个 7 级地震相当于 30 个 6 级地震,或相当于 900 个 5 级地震,震级相差 0.1 级,释放的能量平 均相差 1.4 倍。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 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

11、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 12 度。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 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 年 2 月 10 日,常熟-太 仓发生了 5.1 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 4 级,在无锡是 3 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 常熟-太仓发生了 5.1 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 6 度,在苏州地震 烈度是 4 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 3 度。目前应用于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及方法有以下几种:1)测震:记录一个区域内大小地震的时空分布和特征,从而预报大地震。人们常说的“小 震闹,大震到”,就是以震报震

12、的一种特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小震闹”并不一定导 致“大震到”。2)地壳形变观测:许多地震在临震前,震区的地壳形变增大,可以是平时的几倍到几十倍。 如测量断层两侧的相对垂直升降或水平位移的参数,是地震预报重要的依据。3)地磁测量:地球基本磁场可以直接反映地球各种深度乃至地核的物理过程,地磁场及其 变化是地球深部物理过程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震磁效益的研究有其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更有震例的事实。4)地电观测:地震孕育过程中,将伴随有地下介质(主要是岩石)电阻率的变化及大地电 流和自然电场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与岩石受力变形及破裂过程有关,因此提取这一信息 可以预测地震。5)重力观测:地球重力场是

13、一种比较稳定的地球物理场之一,它与观测点的位置和地球内 部介质密度有关。因此,通过重力场变化可以了解到地壳的变形、岩石密度的变化,从而 预测地震。6)地应力观测:地震孕育不论机制如何,其实质是一个力学过程,是在一定构造背景条件 下,地壳体中应力作用的结果。观测地壳应力的变化,可以捕捉地震前兆的信息。7)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的动态观测:地下水动态在震前异常现象,宏观现象如水井水位上涨, 水中翻花冒泡、井水变色变味等;微观现象如水化学成分改变(如水中溶解氡气量变化等) ,固体潮(天体引潮力引起的地下水位涨落现象就象海水潮涨落一样)的改变等。通 过地下水动态的观测,可以直接地了解含水层受周围的影响情况和

14、受力的情况,从而进行 地震预报。类似这样的经常性的监测手段和预报方法还有不少。地震学家们根据多种手段观测的 结果,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构造条件和地球动力因素等,提出慎之又慎的分析预测意见。看看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便可知道,我国地震分布很广,全国约有 20 多条地震带。有记载以来,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 6 级以上地震;60的省价发生过 7 级以上的地震。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有 14 至 13 发生在我国。自 1900 年以来,我国已发生 4.75 级以上地震 3800 余次。其中,66.9 级地震 460 余次,77.9 级地震 99 次,8 级以上地震 9 次。(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广东沿海;台湾省的强震密度和平均震级都占全 国首位。(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