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2500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570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2500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2500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2500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2500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25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250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摘要】目的目的 研究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行预见性急救护理对患者并发症的控制效果。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共 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结果果 两组中均出现压疮、尿路感染、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再次脑出血几项并发症,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结论 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改善预后、促进病情恢复意义重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脑出血;预见性护

2、理;并发症脑出血指的是由于脑实质中血管发生破裂产生的出血现象,多发生于脑部基底节周围或是小脑及桥脑1。这类患者大多起病急且发病突然,短时间内便出现呕吐、头痛现象,数小时病症达到高峰并危及生命2。对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需及时抢救,除必要手术操作外,急救护理中也应注意对患者的观察及并发症预防,保障疾病预后。本院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预见性护理运用于急性脑出血对患者并发症的控制效果,现报道如下:1 1 资料和方法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3 年 10 月-2014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共 100 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 50 例。对照组中男患 28 例,女

3、患 22例;年龄在 41-67 岁之间,平均年龄(53.34.1)岁。观察组中男患 26 例,女患 24 例;年龄在 43-69 岁之间,平均年龄(55.14.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1.2 一般方法对照组需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在患者入院后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危险展开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2.1 呼吸护理此类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可能由于呼吸道分泌物造成护理困难甚至窒息。可将患者头部抬高 20防止呕吐物、分泌物误吸。行面罩或鼻导管吸氧,保障患者血氧浓度持续处于 95%以上,避免患者脑缺氧,亦可起到减轻脑水肿的作用。1.

4、2.2 预防消化道出血对患者意识状态与吞咽功能予以合理评估,鼓励患者进食,需给予流质饮食,富含营养,热量、蛋白以及维生素均含量丰富,以对机体消耗所需予以合理补充。对患者存在自理缺陷则需辅助喂食。若患者无法经口进食,需通过静脉或者鼻饲对营养予以补充。若患者体液不足,例如丧失额外体液或者大量引流液等需对水分予以补充,以保证体内体液的平衡性。另外,由于患者需要予以流食,因此切忌让患者食用需要轻微咀嚼或不易消化类食物,以免加重胃部及肠道负担,也可能由于患者自身吞咽功能受损导致食物无法正常下咽造成危险。1.2.3 并发症护理为患者排痰,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几率。在患者清醒后可鼓励其自行轻微咳痰,保障呼吸道通

5、畅。若发生痰液粘稠无法排出情况需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理。口腔清洁,保障患者口腔卫生。若术后出现呕吐需及时将呕吐物清除。营养支持:患者起病 24-72 小时内需禁食,采用静脉补液方式输注机体所需基本营养物质。若患者无法自行进食可采用静脉或鼻饲法保障体内营养。压疮预防:患者治疗期间可能由于肢体活动量偏少造成下肢静脉血栓,或是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臀部、背部发生压疮。护理时可针对这类病症对患者按摩或翻身,帮助其血液流通。1.2.4 加强监护密切监测患者心理及血氧饱和度情况,将血压及呼吸状况详细记录。患者急诊期间需注意监测体温,避免脑出血造成体温异常升高,可采用物理降温方式暂时处理,并注意对患者脑细胞的保护

6、。每隔半小时观察一次患者瞳孔情况,查看是否存在扩大现象,若发现则需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脉搏、血压,观察其眼球对光反射的反应。监护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上报并予以脱水、降颅内压处理,避免脑出血转变为脑疝。1.3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 表示,计数资料使用 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结果统计两组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含压疮、尿路感染、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以及再次脑出血这几项,具体对比情况见下表:表:并发症情况对比表组别压疮尿路感染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再次脑出血对照组(n=50)14(28)15(30)9(18)6(12)5(0

7、)观察组(n=50)3(6)4(8)2(4)1(2)1(2)由上表可见,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3 讨论讨论预见性护理是近年来为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提出的一个护理新理念指的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前以及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事先预测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定护理重点,尽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实现由被动救治向主动抢救的转变3。急诊护士是与患者最早、最直接、最密切接触的人,也是医师的合作者,担负着急救、护理、病情观察等一系列工作,参与患者抢救的全过程4。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两

8、组中均出现了压疮、感染等并发症,但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发生率明显更低。预见性护理指的是在患者出现危险之前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处理,通过操作上的干预降低危险因素发生率,从而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状况,控制并发症的出现,促进病情尽快恢复。总之,急诊护士只有预见性地观察到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病情变化时,在急诊急救中及转运过程中予以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对挽救患者生命,防止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对患者的预后起决定性作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庄鹭虹. 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6(33):654-655.2刘燕娟,黄海燕,张桂霞. 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3,29(26):153-155.3周丹,彭雪敏.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6(29):3340-3341.4王晓庆.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外医疗,2014,32(15):147-148+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