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521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 3 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第一章人体的内环环境与境与稳态稳态95.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96.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97.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9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99.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第二章第二章动动物和人体生命活物和人体生命活动动的的调节调节100.(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

2、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10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102.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103.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104.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105.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106.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107.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

3、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108.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109.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 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110.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111.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11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113.免疫系

4、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第三章植物的激素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调节114.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的快。115.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116.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117.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118.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

5、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119.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四章种群和群落120.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12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2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123.K 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124.“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t。其中 N0 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 为时间,Nt

6、 表示 t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125.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12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127.种间关系包括:单键、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128.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29.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第五章生第五章生态态系系统统及其及其稳稳定性定性130.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13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

7、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食物链和食物网。132.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13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其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134.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 10%20%。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135.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36.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

8、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37.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反复利用的特点。138.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139.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主要功能)和信息传递。140.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14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

9、统的稳定。14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43.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144.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145.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第六章第六章 生生态环态环境的保境的保护护146.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147.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生态功能)、直接

10、价值。14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易地保护。虚拟语气(1) 对现在情况的虚拟 对现在情况的虚拟,条件句中谓语动词用一般过去时,主句用“would/should/might/could+动词原形”。 (2) 对过去情况的虚拟 对过去情况的虚拟,条件句中谓语动词用过去完成时,主句用 “would/should/might/could+have+过去分词”。 (3) 对将来情况的虚拟 对将来情况的虚拟,条件句中谓语动词可用 should do, were to do 或动词的过去式三种形 式表示,但意义略有不同。should 表示的可能性最大,动词过去式的可能性次之,w

11、ere to do 的可能性最小。主句谓语动词用“would/should/might/could+动词原形”。 (4) 错综时间条件句 有时条件从句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和主句谓语表示的动作发生的时间不一致,这类句子称 为错综时间条件句。此时主从句动词的形式应根据各自所表示的时间进行调整。If you had taken my advice then, you wouldnt be in trouble now. 如果当时听我劝,你现在就不会有麻烦了。(if 条件句是对过去的虚拟,故用过去完成时, 而主句是对现在的虚拟,故用“would+动词原形”形式。) (5) 表示“建议、命令、要求、坚决做

12、”等动词后的宾语从句常用“(should+)动词原形 (6) wish 后的宾语从句 wish 后的宾语从句用一般过去时表示现在的情况,用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的情况,用would/could do 表示将来的情况。 (7) would rather 后的宾语从句 would rather 后的从句常用一般过去时形式,表示现在或将来的情况;用过去完成时,表 示过去的情况(8)It is/was important (necessary, appropriate, proper, right, essential, vital, etc.) that。I: 最基本的虚拟语气句型: 1. 虚拟现在时表

13、示与现在事实相反的假设,其 if 从句的谓语形式用动词的过 去式(be 一般用 were),主句用 would/ should/ could/ might +动词原形。 If places were a like, there would be little need for geographers. 如果各个地方都一样,就不需要地理学家了。 2. 虚拟过去时是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if 从句的谓语形式用过去完成时 即 had过去分词,主句用 would / should / could / might + have +过去分词。 If he had known your address

14、yesterday, he would have telephoned you. 3. 虚拟将来时是表示对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很小的或不确定的假设。If 从句的谓 语形式用一般过去式或用 were to / should +动词原形,主句用 would / should /could/ might +动词原形。 If he were to leave today, he would get there by Friday 4. 省略 if 采用倒装语序的条件句。 有时可以把含有助动词、情态动词、be 或 have 的虚拟条件句中的连词 if 省去,而将 had , should, were 等 词

15、 提到主语之前,即用倒装结构。 Had he worked harder, he would have got through the exams. Were he to leave today, he would get there by Friday. Were I in your place, I wouldnt do that 5. 有时虚拟条件句并没来 if 从句表示出来,而是用介词短语(otherwise, or, without, but for)、上下文或其它方 式来表示。 We didnt know his telephone number; otherwise we would have telephoned him. Without you help, I wouldnt have achieved so much. But for your help, I would not have succeed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