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药的不良反应现象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234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中药的不良反应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分中药的不良反应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分中药的不良反应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分中药的不良反应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中药的不良反应现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部分中药的不良反应现象穆秉诚(主管中药师)主题词:中药 不良反应 现象 是“药”就有三分“毒”!这是人人皆知的事,而有一些人则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有的人在服用中药时,不遵照医嘱;有的医生在开中药处方时,又未按规定开药物常用剂量或对 个别中药特性了解的不够,超出了日常用量;有的人在使用民间单方、验方或秘方时,常常超剂 量的配方使用或长期服用;还有的人长期服用一些自制药物或自购一些中成药时,也不向药师、 医师咨询其情况;当服用这些药物后,出现了身体不适,有一些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时,才去匆 匆忙忙找药师咨询或医生医治。此时,才知道这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造成的。 有资料报道:大剂量

2、的“关木通”,一次服用 60 克,就导致人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因此, 在二五年,国家药典委员会就取消了含马兜铃酸成分的“广防己”、 “关木通”、 “青木香”的药品标 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制剂,按处方药进行管理,以确保人民 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 笔者根据多年的中医药实践经验和查询相关资料后,就部分中药的不良反应情况,简述如 下,供临床医师用药和药师司药时参考。麻黄(麻黄科):烦躁,头晕,失眠,心慌,恶心、呕吐,出汗,尿少;昏迷,惊厥;最 后 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白芷(伞形科):恶心、呕吐,头晕,心慌,气短,大汗,惊厥,烦躁;最后因呼吸中枢 麻痹而死亡。 细辛(马兜

3、铃科):头痛,呕吐,出汗,气急,烦躁,颈项强直,毛发竖立,瞳孔散大, 体温、血压均升高,脉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意识不清,抽搐,狂躁,眼球突出;最后因 呼吸麻痹而死亡。 薄荷(唇形科):恶心、呕吐,眩晕,眼花,四肢麻木,昏迷等。 藜芦(百合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出汗,眩晕,瞳孔放大,视力不清,便 血,虚脱,痉挛,谵语,瘫痪,昏迷,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外用时,能引起皮 肤及粘膜之灼痛、喷嚏、流泪。 大黄(蓼科):恶心、呕吐,腹痛,盆腔充血;腹泻,虚脱,休克,昏迷。 番泻叶(豆科):恶心、呕吐,腹痛及盆腔充血。 火麻仁(大麻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四肢麻木,

4、抽搐,烦躁,昏迷, 曈孔放大,呼吸困难,最后心力衰竭而死亡。 牵牛子(旋花科):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有粘液血,血尿;舌运动麻痹, 言语障碍;昏迷。 半夏(天南星科):口、舌、咽喉灼痛,肿大,流涎,声嘶,语言不清,呑咽困难,头痛, 发烧,出汗,舌强直,无味觉,腹痛,心悸,面苍白,脉弱,呼吸不规则;最后因喉头痉挛, 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天南星(天南星科):不良反应同“半夏” 。 白附子(天南星科):不良反应同“半夏” 。 苦杏仁(蔷薇科)头痛,眩晕,口苦涩,流涎;恶心、呕吐,神志不清,腹痛、腹泻,口 唇发绀;呼吸困难、急促,昏厥,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牙关紧闭;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

5、 而死亡。2白果(银杏科):头昏,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极度恐惧感,怪叫, 昏迷,口唇紫绀,瞳孔反应迟钝,口吐白沫,四肢及颈部强直;严重者,因呼吸困难在 12 日内死于心力衰竭。 桔梗(桔梗科):口腔、舌、咽喉灼痛,肿胀,流涎,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严 重者,痉挛,昏迷,呼吸困难。 百部(百部科):恶心、呕吐,头昏,头痛,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严重者,因呼吸中枢 麻痹而死亡。 马兜铃(马兜铃科):出血性下痢,知觉麻痹,嗜睡,瞳孔散大,呼吸困难,由肾炎而引 起蛋白尿及血尿。 附子(毛茛科):含加工系列商品及川、草乌。口唇、舌及肢体麻木,胸闷,呼吸困难, 咽喉、食道、胃均有烧灼

6、感,恶心、呕吐等;烦躁不安,心慌心悸,流涎,脉搏减慢,神志呆 滞、两眼无神,皮肤苍白,瞳孔略大,对光反应迟钝,膝反射减弱,呼吸急促,四肢及颈部肌 肉痉挛,肢体冷厥,眼睑颤动,心律不齐,有期前收缩,半昏迷或完全昏迷状态。 艾叶(菊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中毒性黄疸型肝炎,痉挛,惊厥,子宫出血, 流产。 吴茱萸(芸香科):强烈的腹痛、腹泻,视力障碍,错觉,毛发脱落等。 苍耳子(菊科):头晕、头痛,疲乏,无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腹痛,精神痿靡; 肝区痛,黄疸,嗜睡或烦躁不安,发热,胃肠道出血;昏迷,抽搐,休克,尿闭,后因肾功能 衰竭而死亡。 防已(防己科):恶心、呕吐,震颤,四肢麻痹,肌

7、肉紧张性增加,呼吸困难,惊厥。 金钱白花蛇(眼镜蛇科):头痛、头昏,血压升高,心慌、心悸;严重者,血压下降,呼 吸困难,昏迷,后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白头翁(毛茛科):口腔灼热,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痛、腹泻,排出黑色腐臭粪便, 带血,脉缓,呼吸困难,瞳孔散大。 威灵仙(毛茛科):不良反应同“白头翁” 。 木通(木通科):头痛,恶心、呕吐,胸闷,食欲减退,腹胀、腹痛、腹泻;尿急、尿频, 面部浮肿,逐渐全身浮肿,神志不清,肾功能受损,尿少。 全蝎(钳蝎科):头痛、头昏,血压升高,且有溶血作用,心悸、心慌;严重时,患者血 压突然下降,呼吸困难,发绀,昏迷,后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蜈蚣(蜈蚣

8、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不省人事,心跳及脉搏缓慢,呼 吸困难,体温与血压下降。 地龙(钷蚓科):头痛、头昏,血压先升高,以后突然下降,腹痛,胃肠道有时有出血现 象,心悸、心慌,呼吸困难。 益母草(唇形科)含“茺蔚子” 。突然全身无力,下肢不能活动,呈瘫痪状,全身酸麻疼 痛,胸闷,出汗,出现虚脱状态,呼吸微弱、不规则,但神志言语清楚。 苏木(豆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嗜睡,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等。 水蛭(水蛭科):恶心、呕吐,子宫出血。严重时,能引起胃、肠出血,剧烈腹痛,血尿, 昏迷等。 延胡索(罂粟科):头昏,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弱心跳弱而无力等。 香加皮(萝藦科)

9、:四肢麻木,肢端厥冷,皮肤苍白,视力模糊,血压先升后降,心脏收 缩力先增强后继而减弱;严重时心律失常。 白矾: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内服 50浓度者,可引起牙龈溃烂及出血 性胃炎。 人参(五加科):口渴,烦躁不安,不能入睡,面色苍白,有时抑郁不动,唇面发绀,眼3向上翻,双手握拳抽搐,呼吸急促,心率每分钟 88 次。 甘草(豆科):头痛、眩晕、心悸、体倦怠,重度腹胀。 三七(五加科):畏寒、发热,麻疹样丘疹,瘙痒。 天麻(兰科):瘙痒,药疹,红块波及全身。 丹参(唇形科):高热,面肿,瘙痒,四肢隐疹。 续断(川续断):红色斑块,奇痒,具灼热感。 远志(远志科):鼻塞,心悸,全身躁热

10、发痒,红色丘疹。 川芎(伞形科):口唇肿胀,流涎腻黄水。 防风(伞形科):恶心,面及手背红色斑块,瘙痒。 山豆根(豆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面色苍白,昏迷等。 何首乌(蓼科):高热,大汗出。 青蒿(菊科):丘疹、红斑,奇痒。 辛夷(木兰科):头晕,心慌、胸闷、恶心,全身瘙痒。 红花(菊科):皮肤潮红、奇痒、丘疹,灼烧感,眼睑肿。 川楝子(楝科):含“苦楝子” 。恶心、呕吐,肝脾肿大,肝功能检查 CTP 升高。 百合(百合科):心悸,面色潮红,全身蚁行感。 综上述,中药的不良反应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因此,医师在诊治病患者时,对这些药物要 引起高度重视,不可超大剂量配伍!患者在服用或使用这些药

11、物时,一定要遵照医嘱;一旦出 现不良反应,不要惊慌,应立即停药。轻者停药后其症状可自行消失;重者则应及时找医生诊 治。切不可马虎!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 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1 月 第 1 版 2、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02 年版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2 年 10 月 3、中药学2002 年 6 月 第 2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中草药急性中毒与解救马兴民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年 1 月新 1 版 5、中药调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年 9 月 第 1 版 6、中药调剂指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年 4 月第 1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