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用于新生儿复温的护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154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用于新生儿复温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用于新生儿复温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用于新生儿复温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用于新生儿复温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用于新生儿复温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用于新生儿复温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用于新生儿复温的护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用于新生儿复温的护理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用于新生儿复温的护理甘肃省民勤县妇幼保健站 潘玉秀提要:提要:我站住院部产科 1996 年2002 年利用宁波产 HKN90 远红外辐射加温床对 115 例新生儿体温不升者进行复温,复温成功率达 93.9%,提高了新生儿疾病的抢救成功率。从而提示远红外辐射加温床在新生儿复温,新生儿常规处理和检查,新生儿寒冷综合症的治疗,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运用,是非常安全可靠的,也是产科、儿科、新生儿科非常必要的先进产品之一。并说明了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的复温原理、适应证、优点、使用原则、护理体会及家庭预防。关键词关键词 热能调节 远红外辐射加温床 新生儿复温

2、护理早产儿、小样儿、病儿、窒息的新生儿较易受凉而发生低体温,我站 96 年起使用项目配备 HKN 90 远红外辐射加温床,对 115 例,新生儿体温不升者进行复温,效果良好,成功率达 93.9%,而且便于急重症患儿观察、治疗操作及抢救。1 1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115 例新生儿中男 65 例,女 50 例。出生24 h 33 例,2572 h 58 例,72 h 24 例。新生儿硬肿症 50 例,早产儿 36 例,败血症 20 例,新生儿窒息 6 例,低血糖 3 例。体温均在 35以下,体温恢复时间 624 h,24 h 体温不恢复者为无效。本组有效 108 例,无效 7 例,有效率达 93.9

3、%。2 2 讨论讨论2.1 复温原理及适应证远红外辐射加温床是从其顶部发热器产生外部热源,利用高反射率的抛物线型反射罩把红外光均匀地辐射至床垫或婴儿皮肤表面,从而使婴儿不需热能调节就可处在中心温度环境中。2中心温度环境(NTE)是指在这种环境下,婴儿得以消耗最少的能量以维持正常体温。中性温度环境不是某一个适宜于所有人的温度。造成婴儿 NTE 的差别的原因是体重、年龄和胎龄。请看以下 NTE 图。图一 、图二。婴儿越小,越不成熟,所需环境温度越高。反之,婴儿年龄越大,体重越大,保持体温所需环境温度越低。在合适的 NTE 温度范围内,能维持婴儿肤温接近 36.5,肛温或腋温接近 37.0。婴儿手足

4、温暖。见以上两张中性温度环境图,对于出生年龄小于 7 天的婴儿要用图一。先在横轴上找到该婴儿的出生年龄,然后在纵轴上找到胎龄,两条线交点所在区域为该婴儿的NTE。对于出生年龄为 7 天以上的婴儿应用图二。称出婴儿体重(千克)。先在横轴上找到年龄,然后在纵轴上找到目前的体重,两条线相交所在温度区域为该婴儿现在的NTE适应证:产房婴儿室内的需密切观察或频繁操作的重病儿2.2 远红外辐射加温床的优点安全。肤温报警旋纽设在 37.5。一旦所测温度达 37.5至 38;当床温偏离操作者所需温度2时,报警器就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显示实时温度并自动切断加热电源从而确保使用本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维持正常

5、体温,利于生长发育。加温床可通过人工控制床温给婴儿提供中性温度环境。便于裸体婴儿体格检查,脐部换药,重症患儿观察,护理操作,尽可能减少热能散失。床面高度适中,四周挡板可灵活拆卸,利于插管和抢救。设有输液架、方便补液、能开放治疗,在患者得到保暖同时可接近患儿进行医疗处理。配有照明灯可为临床操作提供照明。2.3 使用辐射加温床的一般原则及方法1、辐射加温床必须置于温暖、无风地带、远离门廊和窗口处,接通电源,床温调至3234、或该新生儿的中性温度环境,预热。2、辐射加温床上的婴儿必须裸身,所着尿布不能超过一块。3、辐射床的两边必须竖起,原因如下:a、尽量减少对流和辐射热的散失。b、防止新生儿坠落(这

6、条原则在操作时例外。 )4、必须注意肤温传感器。联接肤温传感器前,要在局部皮肤用 75%酒精棉球彻底擦净,待干后在联接。辐射加温床有一个肤温传感器,联接于报警装置。一旦体温超过预设值,报警器就会报警。由于传感器很敏感且易于损坏,要注意检查联接线是否断裂或打结。传感器受损或连接不当可引起体温记录失常。传感器可能没有正确的连接在新生儿身上:可能过松,或完全脱离皮肤。随着新生儿的自主活动和经常在新生儿身上进行操作,要稳妥的保持其身上的传感器位置是非常困难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45、必须特别注意床温传感器的位置由于手控辐射床是通过床温传感器来维持床温的恒定的,因此,在使用中,床温传感器一定要放在床面靠

7、近婴儿身体的位置,以使婴儿得到合适的床温,若传感器被压在婴儿的身下,传感器测得的温度高于设定床温,则副射床会停止加温,使实际床温下降,婴儿会受凉,若不小心让床温传感器落在床边或者床下,由于传感器测得的温度过低,辐射床会作出反应,持续不断地加温。过量的辐射热短时间即会使婴儿严重烫伤,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保持床温传感器的正确位置是十分重要的。6、使用辐射加热床时,必须至少每隔 2 小时测腋温一次。如果辐射加热床报警系统出现任何异常,婴儿极易出现过热。因此,检查体温极为重要。7、使用辐射床的婴儿需要额外的液体。辐射加热床会增加婴儿非显性失水大约为其他婴儿的 1.5 倍,如果婴儿使用辐射加热床数

8、小时以上,需增加液体摄入量。8、使用辐射加热床的婴儿出现体温异常,需要注意:温度控制旋纽是否设置适当?检查中性温度环境图。警报系统设置是否有误。床温传感器是否接近婴儿?是否已落入床下。肤温传感器是否联接稳妥?3 3 护理体会护理体会3.1 病房温度要求在 24为佳,室温过低,则升温慢,效果差;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湿度过低,病儿易发生脱水,应经常用湿拖把擦抹地板,以提高房间湿度。3.2 新生儿体温不升致血流缓慢,组织缺氧以及使酶活性改变,故应及时复温,但应5注意复温速度不要过急,尤其是新生儿硬肿症,应缓慢复温,先从 28开始,每小时提高 1,逐渐调节至 3234,使皮肤温度达到 36.5

9、左右,一般要求在 1224 h 内使体温恢复正常。3.3 远红外辐射加温床无湿度调节系统,婴儿裸体照射易引起液体蒸发,应及时喂水或者在婴儿周围放适量水,让其蒸发来提高湿度。对进食少的病儿,应加大补液量,以防脱水。3.4 床温传感器探头应暴露在床中央,严禁物体遮盖而影响床温报警,致使实际温度过高,损伤病儿。3.5 每 30 分钟检查婴儿体温,四肢末端温暖或冰凉,床温,并注意观察呼吸、脉博及尿量。3.6 婴儿被移离辐射加温床,首先符合下例三项标准:1、所需床温为 32或更低。2、着衣适当在辐射加温床外喂食时,婴儿手足温暖和体温正常。3、无须作密切观察。同时,转送时还要注意下列重要因素:1、婴儿体温

10、应处于稳定状态。浴后或暴露在低温环境后,不能立即转送婴儿。2、婴儿室室温要尽可能调高(2224)。如晚间室温下降,则不应在这时转送婴儿。3、应当正确地给婴儿穿衣和包裹,以免受凉或体温过低。4 4 家庭预防家庭预防4.1 预防低体温的一般原则1、时刻保持室内尽可能温暖,尤其是在初生第一个月内。62、保持门、窗紧闭,防止穿堂风。 (通风时,避免对流风直接吹到婴儿)3、初生头几天内,婴儿与母亲睡在一起,以后,若有可能则继续与母亲睡在一起。4、若条件允许时,在婴儿住的房间里生火炉或使用电取暖器提高室温。5、可使用品质优良的电热毯。6、给婴儿洗澡或换尿布时,动作越快越好。4.2 向父母亲说明低体温的征象

11、:1、少吃2、少动3、喂奶时仍沉睡不醒4、周身冰冷5、双腿肿胀上述为低温或其它新生儿严重疾患的表现和症状,需要治疗。5 小小结结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及体温调节功能不全,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棕色脂肪少以及摄入热量不足,故易造成体温不升。受寒、早产、感染、窒息均易导致体温不升。远红外射线是指波长大于 3cm 以上射线,用远红外辐射复温,热能吸收迅速,转换效率高,可深达皮下 4cm,故复温快,避免了一般复温只有体表热能吸收及血液重新分布之弊,从而提高了疾病抢救成功率。本文 7 例无效者均为度硬肿并发 DIC 病儿,其他复温效果良好,有效率达 93.9%。远红外线辐射操作台使婴儿暴露在外,便于治疗操作及抢救,但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湿度难以保持恒定,故不易长久使用,一般体温恢复正常 24 h 后,再换暖箱保暖为宜,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保7证热量供给。资料:中国优质协会培训工作委员会项目部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教材 第三卷 ( 新生儿心肺复苏)主编:特雷沙 赫思基斯吴明远 孙眉目二二年一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