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知识总结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149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显微镜的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显微镜的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显微镜的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显微镜的知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显微镜的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微镜的知识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显微镜的知识总结显微镜的知识总结(2010-11-19 12:39:06) 中考科学:显微镜的知识总结有关显微镜的知识在生物学中非常重要,也多次考过,现将有关知识总结如下:1、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若 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 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2、 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 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3、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4、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5、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 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6、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7、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 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8、如何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核和液泡?一般来说,细胞核透光性不好,是 深色的,液泡是浅色的。 此外仔细观察,液泡中液体是流动的,细胞核里面的结构是固定的,看起来有 杂质的样子。1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 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3、。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例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 50 倍,这里“被放大 50 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答案:D例 2如果使用 10 倍的目镜和 10 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在只 换 40 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 )A4 倍 B16 倍 C100 倍 D400 倍 答案:A2 2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目镜是无螺纹的,物镜是有螺纹的;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

4、度 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与装片之间的距 离就越短,物镜越短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长。例 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内有 2 个镜头,甲的一端有螺纹,乙无螺纹, 甲乙分别为( ) A目镜、物镜 B物镜、目镜 C均为物镜 D均为目镜 答案:B例 2显微镜头盒中的 4 个镜头。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 甲镜头长 3 厘米,乙镜头长 5 厘米,丙镜头长 3 厘米,丁镜头长 6 厘米。请问: 使用上述镜头观察某装片,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 ; 在同样的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解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可知,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为物镜

5、,丙、丁无螺纹 为目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短,即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越近。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在同样光源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 中光线越暗。答案:乙;乙和丙。3 3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的特点:(1)显微镜的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是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此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象。显微镜下成倒像(上 下左右同时颠倒)。(2)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 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举例:物像在视野右下方,仍向右 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移到视野中央。(3)低倍镜、高倍镜下成像特点

6、: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玻 片距离视野范围 高倍镜大少暗近小 低倍镜小多亮远大例 1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 Ab Bd C p Dq 答案:D例 2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在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 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说法是(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C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D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答案:A例 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暗,视野变大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视野变大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

7、变暗,视野变小 答案:D4.4. 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凹面镜调节。凹面镜调节。例 1在光照明亮的教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够 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 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答案:D5.5. 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

8、计算。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 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例 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X、物镜为 10X 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 的 8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X 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 个 B4 个 C16 个 D32 个 答案:A例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X、物镜为 10X 时,在视野中被相连的 64 个分生组 织细胞所充满,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X 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分生组织细 胞中的( )A2 个 B4 个 C8 个 D16 个 答案:B6分析视野中的污点的位置分析视野中的污点的位置 转动

9、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 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也可用低倍物镜换高倍 物镜,若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若污点还在,说明污点在目镜或玻片 标本上,还需进一步确定)注意: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例 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 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A玻片上 B物镜上 C目镜上 D反光镜上 答案:C补充资料:显微镜使用注意问题1、取送方法要正确。因为反光镜是通过镜柄插放在镜臂下面的,目镜是插放在 镜筒上端的,所以,它们很容易滑落而损坏。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握住镜

10、 臂,左手托住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另外,也不准 许学生取下反光镜和目镜乱照乱摸。2、镜头的保护。目镜和物镜平时放在显微镜箱内的专用的盒内。上实验课期间, 为了防止落上灰尘,要制作专用的塑料袋或布袋,课间时要随时罩好。镜头脏 了,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擦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擦。如果擦拭不净,最好 蘸一点二甲苯继续擦。注意,决不能把镜头放到二甲苯中浸泡,这样会使镜头 开胶,镜片脱落。3、粗、细准焦螺旋的使用和防止镜筒下滑。一般地说,粗、细准焦螺旋各转动 一周,可以使镜筒分别移动 10 mm 和 0.1 mm。要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用眼睛 直接看着物镜,使镜筒缓缓下降。否则,很容易砸坏物镜和玻片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