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中的逗号精神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102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传承中的逗号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传承中的逗号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传承中的逗号精神(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传承中的逗号精神文化传承中的逗号精神有人说:“前进的路上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 我以为,这是对文化心理的最好诠释。传统文化好比一句未完的长句,句号意为保守 拒新,逗号却象征包容延续。而文化的发展,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近来,复古追昔的热潮席卷文化界, “有识之士”以传统文化遭侵为名,全盘否定欧美 文化,痛呼我们应关起国门、固守传统,留中华文化一方纯粹之地。这是一种保守而又危 险的文化心理,无异于为文化画上句号。如此就好比守着一潭死水,任由其慢慢僵化、死 亡。 但恰恰相反,民族文化应是不断以逗号发展的、前进的。黑格尔说:“每一种文化都 伸着长长的触角,时刻准备填补逗号后的空白。 ”文化因为

2、发展才活着,怎能为之画句号? 而逗号则不同于句号的戛然而止,它意味着文化命脉的前后连贯,上下传承。在文化 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断为之添逗号,写下新的词句。但无论如何加逗充实,新续写的内 容必是呼应前者、有益本土文化的精华。国人常道日本为“善于借鉴的民族” ,此话难免有 负气之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坦言:“日本先以中国为师,后尊欧美为长, 却从未丢过本土文化,并从中滋养出大和文明。 ”它对待其传统不仅做到了外来文明与本土 文化的取舍结合,还使它们交织相生,使文化长句连贯顺通,前后相得益彰。这就是逗号 传承的艺术。 不过,要真正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光有传承就显单薄。我们需要用逗号去接纳包容其

3、 他文明。我认为,一味保守拒新的句号主义者是十分荒谬可笑的。就今天而言,何来纯粹 的中华文化?所谓传统,本就是海纳百川的结果。古典舞以飘逸为美,加逗号后补上胡舞 的轻盈,才孕育出民族舞的美轮美奂;新诗以古诗的儒雅为基,加逗号后补上西欧文学的 狷狂奔放,才成就其独到风韵。它们的美,正是来自逗号兼容并包的气度。 当然,除了接纳他人,逗号更标志着文化在承前基础上的创新和开拓。正如人文大家 布洛克描绘的那样,面临文化冲击,早期西欧的人们忧心忡忡想维护拉丁文的纯洁。但后 来,欧洲在古典拉丁复苏的滋养下,发展出新的先进思想。它们的文化新篇章源于旧时传 统,却远远高于传统。逗号让文化生出了新的脉络。 这就是文化传承中的逗号哲学了。文化前进的路上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传承、吸纳、 创新,民族文化因而被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