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词特点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0504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弃疾的词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辛弃疾的词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辛弃疾的词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的词特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辛弃疾的词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集 ,存词 600 多首。辛弃疾始终把洗血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和愤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扩宽。他现存的 600 多首词,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弃疾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的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

2、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委婉的词,也十分得心应手。他的许多描写乡村风光合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所以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tangta) ,小声铿鍧(hong) ,横扫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nong)纤棉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这是比较全面也比较公允的评价。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弃疾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词中,在这些词作里,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对抗金战斗的回忆。另外,在贺新郎陈同甫自东阳来过年 、 摸鱼儿淳熙己亥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

3、苟安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水龙吟过南剑双西楼 ,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构成辛弃疾词的悲壮基调。辛弃疾的词和苏轼的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阔达的胸襟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渗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著,构成了辛弃疾词的一大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