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043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摘要】:目前我国的许多省市都在开展双语教育的试点,并且大有燎原之势。我们欣喜地看到,双语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外语教学方式,正在迅速地改变英语的教与学。然而,我国的双语教育片面地追求语言目标,却忽略了对文化目标的索求,结果只能造成“文化碰撞”,甚至“文化休克”。放眼全球,国外许多国家实施双语教育主要围绕着“文化”主题进行。在此启迪下,笔者致力于辨析和探求文化视界下的中国双语教育,并对我国双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澳大利亚的双语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增加多元文化意识,昆士兰州教育局发起了 LO

2、TE(LanguagesOtherThanEnglish)双语计划。本文分别从教学模式、学生选取、教材开发、师资培训、评价反馈等视角介绍了三所参加 LOTE 双语试点计划的公立学校和一所私立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情况。第二章介绍英国及爱尔兰的双语教育。近几十年来,英国的苏格兰、威尔士及英格兰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双语教育。然而,由于实行双语教育的目的不同,这些地区在开展双语教育过程中所反映的风貌、样态也不尽相同。例如,苏格兰、威尔士等地区的双语教育主要为了保存民族传统语言文化,而英格兰开展双语教育主要为了使外来少数族移民尽快融入主流语言文化社会。爱尔兰作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小国,与英国在语言文化上存在

3、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爱尔兰实行的双语教育历经沉浮,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第三章介绍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新加坡是一个集多元种族、多种语言、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国家。为了继承和发扬母族的传统语言文化,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政策,规定学校必须以英语和母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本文以华族的双语教育为蓝本对新加坡的双语教育进行解读,其中包括双语教育政策的出台、华文课程标准的演变、双语师资培训以及推广华语运动等方面的内容。第四章从“文化”的视角对我国双语教育的个案进行考察和述评。笔者在实地观摩双语教育的个案中发现,我国大部分的双语课程等同为“术语翻译”课;双语教师注重的只是语言知识性的传递、技能的培养,把语言视为“工具

4、”、 “武器”,而双语教育中的文化目标被完全弱化了。笔者对这种“舍道逐器”的现象感到担忧,并提出构建中国双语教育“道”与“器”的重要性。第五章致力于探求文化视界下的中国双语教育。语言与文化现实密不可分,然而我国的双语教育片面追求语言目标,缺少对“文化”维度的考察,后果只能在国际交往中造成文化冲突和休克。笔者认为,当我国的双语教育在不断记录、描述、辨析中西方语言文化之间的异同时,我们也在超越不同语言文化造成的藩【关键词】: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实践文化【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H09【目录】:致谢 13-14 中文摘要 14-16 英语摘要

5、16-18 导言 18-32一论文的选题缘由 18-19 二国内外双语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19-21三论文的创新意义 21-23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 23-32第一章澳大利亚双语教育 32-51 第一节澳大利亚双语教育概述 32-33一多元文化诉求 32 二经贸往来 32 三课程改革 32-33 第二节公立学校的双语教学试验 33-40 一LOTE 双语计划简介 33-34二具体实施 34-38 三问题与总结 38-40 第三节私立学校的双语教学试验 40-46 一私立学校概述 40 二南港口学校的双语教学实践 40-43 三经验教训 43-46 第四节双语教学实践中公立与私立学校的对比

6、分析 46-47 一上级部门的支持力度对比 46 二学生来源的对比 46-47 三家长团体态度的对比 47 第五节结语 47-51 一双语教育的成功推广 47-48 二双语教育的评价 48-50 三双语教育的反思 50-51 第二章英国及爱尔兰的双语教育 51-72 第一节英国及爱尔兰概述 51-52 一英国概述 51 二爱尔兰概述 51-52 第二节威尔士的双语教育 52-58 一双语教育的发展轨迹 52-53 二双语教育的科学研究 53-56 三双语学校运动及评价 56-57 四双语教育的立法保障 57 五小结 57-58 第三节苏格兰的双语教育 58-60 一捍卫传统文化 58 二苏格兰

7、的民族语言盖而语 58-59 三苏格兰的双语教育 59 四结语“苏格兰的表情”59-60 第四节英格兰的双语教育 60-63 一双语“熔炉”政策 60 二政府报告 60-62 三双语教学计划 62 四民间团体协办双语教育 62-63 五部分区域推行“添加性”双语教育 63 六小结 63 第五节爱尔兰的双语教育 63-70一爱尔兰教育概述 63-64 二双语教育的发展 64-65 三双语教育遭遇“滑铁卢”65 四双语教育的研究 65-69 五双语教育的转机69-70 六小结 70 第六节结语 70-72 第三章新加坡双语教育 72-95第一节新加坡双语教育概述 72-74 一多元种族、多种语言、

8、多元文化 72 二双语教育发展轨迹 72-73 三分流教育体制 73-74 第二节双语教育政策发展演进及课程设置 74-79 一政府报告书 74-77二双语教育课程 77-79 第三节华文课程标准的演变和趋势 79-84一教学目标 79 二配合教学分流 79-80 三教材内容 80-81四教材编制 81-82 五文体规定 82 六字汇控制 82-84 七汉语拼音 84 八教学法 84 九小结 84 第四节双语师资培训 84-88一双语教师资格认证 84-85 二双语师资在职培训 85-87 三小结 87-88 第五节讲华语运动 88-93 一目标与时俱进 88-89 二口号推陈出新 89-90

9、 三政府倡导 90 四专业策划 90-91 五传媒参与91 六全民合作 91 七学校响应 91-92 八小结 92-93 第六节结语93-95 一双语教育特点及成因分析 93-94 二成功经验 94-95 第四章试论我国双语教育的“道”与“器”双语教育个案的文化透视 95-125 第一节双语教育个案研究概述 95-96 一双语教育个案的文化透视 95 二双语教育个案综述 95-96 第二节美术双语课个案研究 96-102 一案例(1)多彩的脸谱96 二述评 96-97 三案例(2)星夜97-98 四述评 98-101 五小结东西方美学比较101-102 第三节历史双语教材个案研究 102-10

10、5 一案例(1)中外历史名人及文化简介102-103 二述评 103-104 三小结 104-105 第四节数学双语课教案研究 105-111 一案例(1)集合105 二案例(2)指数函数 105 三案例(3)特殊数列的求和方法105-106 四述评 106-111 五小结 111 第五节双语课堂中副语言现象的文化解读 111-118 一案例(1)保护牙齿 111-112二案例(2)家长老师教英语 112 三述评 112-115 四案例(3)双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 115 五述评 115-116 六案例(4)肢体语言 116 七述评 116-117 八小结再谈双语教师的文化依附 117-118

11、第六节双语课堂中的文化定型 118-121 一案例(1)”Thankyou”的文化定型 118 二述评 118-121 三小结文化定型的三阶段 121 第七节论我国双语教育的“道”与“器”121-125一 “道”与“器”的一般概念 121 二双语教育中的明“道”与利“器”121-124 三小结 124-125 第五章探求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125-163 第一节双语教育的文化目标 125-126 一现行双语教育的目的论 125 二双语教育中文化目标的缺失 125-126 三双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目标 126 第二节文化概述 126-129 一文化定义的界定126-128 二文化与双语教育 1

12、28-129 第三节语言与文化的深层通约129-135 一语言构造与地域文化 129-130 二文字传递文化信息130-131 三词汇与文化投射 131 四句法与文化心态 131 五隐喻中的文化现象及对译中的隐喻缺失 131-132 六文化是语言联想机制的索码 132-134 七翻译中的对等悖论 134 八语言与文化的函数关系 134 九 丛林莎翁的文化休克 134-135 十小结 135 第四节中英语言文化之异 135-146 一对“罪”的诠释中英语词差异135-138 二 “内省”与“外托”汉英句法之异 138-139 三 “排球”与“保龄球”的对话中英语用分析 139-140 四 “法治

13、”和“人治”中英语言的建构方略 140-142 五 “筷子”与“刀叉”论汉语的弹性及英语的刚性 142-143 六 “为术是求”与“辞约旨丰”汉英修辞学的比较研究 143-145 七小结:双语教育“蓝色文明”与“黄色文明”的对话 145-146 第五节中英语言文化之同 146-149 一附结构与人类语言文化的共性 146-148 二 “远古的洪水”人类起源的共同传说 148 三 “真假母子案”宗教经卷记录人类共同的智慧 148四 “绿鹅”与“老虎”文学作品透视东西方的共同人性 148-149五小结 149 第六节东西方语言文化的超越 149-163 一 “朔优朔劣?”语言之争背后的文化之争 1

14、49-151 二双语教育对视中的母语文化反观 151-152 三超越语言和肤色的楷模“魏玛的孔夫子”歌德 152-155 四中西方价值观的嬗变与交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带来的思考 155-158 五 “误读”与“文化借用”158-161 六寻觅”他者”语言文化的超越 161-162 七小结双语教育、双语文化、双语人 162-163 第六章双语教育的实践理论探索 163-187第一节双语教育的实践理论概述 163-164 第二节双语教育中的中介语理论新探 164-174 一中介语概述“特质方言”和“趋向系统”164-165 二中介语的理论基础 165-166 三中介语产生的根源 166-1

15、67 四中介语的特征 167-169 五中介语的组成 169 六中介语中的错误阶段分析 169-171 七错误的反复 171 八中介语的僵化现象 171-172 九中介语对双语教育的启示 172-174 第三节双语教学中的学习迁移 174-180 一概念厘定 175 二传统迁移理论 175-177三现代迁移理论 177-179 四反向迁移 179-180 五迁移理论对双语教育的启示 180 第四节双语教育与外语学习关键期 180-187一大脑分工与语言习得 180-181 二狼孩现象与语言习得关键期181-182 三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设 182-183 四 “乡音无改鬓毛衰”有关“语音”习得关键期的争论 183-184 五关键期假设的心理学依据 184 六成年人与儿童学习外语的特性比较 184-186 七语言关键期对双语教育的启示 186-187 第七章我国双语教育焦点问题探讨 187-211 第一节双语教育与学科教学 187-195 一争论的历史回眸 187-189 二双语教育与大脑均衡发展 189-190 三双语教育与创造性思维 190-191 四外语与学科学习的过程同构 191五 “1+12?”“多元智能理论”带来的思考 191-192 六我国语境下双语教育与学科教育之争 192-195 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