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039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教育从来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教育目的问题,是教学论中仅次于教育本质问题的又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教育目的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学校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等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起着指导作用。如果说教育的本质问题,要回答的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教育的目的问题,要回答的是教育是干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社会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一、关于教育目的的一、关于教育目的的认识认识1、中外不同教育流派、中外不同教育流派对对教育目的的教育目的的认识认识。 。纵观中外教育

2、史,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答案。如教育在于“化民成俗”、 “使人为善”,教育在于“涵养德性”,教育在于发展人的良知等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认识的深入,对学校教育目的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但他们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国,清代的教育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在国外,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健全精神与健全身体”。卢棱认为教育就是要“养成正当习惯”,他更加重视人们自然发展。斐斯塔洛齐认为“教育在使

3、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的均衡的发展”。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使准备其完备生活”,杜威则认为“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人们经验的不断的继续改造”,从而提出教育无目的的主张。在当代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论述,仍然是不相同的,同时也在不断变化。如存在主义,把自我的存在看作是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主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儿童“成为自身之我”、帮助人们去作“自我发现”。新托马斯主义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使人能在宗教的影响之下,以上帝为其生活理想。他们对实用主义及其它教育流派轻视教育目的和夸大教育手段作用的思想进行批判。而进步主义者则主张,教育

4、从以儿童为中心,逐步转移到以“社会文化为中心”等等。以上对教育目的主要从社会需要或从个人的发展两个方面来认识,但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他们对教育的目的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论述。然而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提出了几个问题:教育目的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如果承认教育目的的客观性,那么教育目的是由社会要求决定的,还是由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如果承认教育目的由社会所决定,那么决定教育目的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或者是生产方式。这些问题,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论述中可以找到答案。2、 、马马列主列主义对义对教育目的的教育目的的论论述。述。马克思主义根据意识与存在的关系,从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的

5、规律出发,全面地、科学地论述了教育的目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 ”教育目的受着社会所制约,总是以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基础,为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教育目的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对于所要培养的人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应当遵循的这一共同准则。( (1) )马马克思主克思主义义关于人的全面关于人的全面发发展学展学说说。 。关于全面发展问题从教育史上看,在古希腊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思想和以后的一些先进教育家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人的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学说。

6、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拥有物。在其现实性上,总是一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指出旧的社会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现代社会生产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个体存在”, “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 “全面地发挥,也就是发挥人类一切方面的能力,发挥到不拿旧有的尺度去衡量的那种地步人要生产完整的人”。 共产党宣言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

7、社会“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极为重视人类个体生命的存在,重视人的因素,肯定人的价值,承认人的个性,主体性和人的人格健全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让人的品格、智力、生理、心理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自由发展就是人的和谐、主动、富有个性的发展。 “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 (2)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发展的展的观观点。点。列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8、发展理论,充分肯定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指出“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受到全面训练的人”、 “各方都有能力”、 “会做一切工作的人”。教育要求“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他进一步指出人的全面发展要与人类的生产劳动相结合, “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者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论述,概括起来包括两个层次的意思,即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人的活动能力(首先是生产活动能力)的多方面的发展。

9、正如毛泽东指出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它阐明了教育的目的。这些基本理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3、我国当代教育目的形成。、我国当代教育目的形成。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它是在马列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实际,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逐步发展的。1954 年,我国宪法上作出了青少年“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的规定。1957 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规

10、定了我国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又重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目的。1985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 90 年代和下一世纪准备大批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还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

11、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8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这样,我国的教育目的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

12、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6 年 6 月 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13、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特别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还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上可知,我国的教育目的的规定性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使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的目的是以马列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教育中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使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其具体内容中,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其基本精神,并

14、使其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具体表达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具体表达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一般认为应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部分组成,为了进一步明晰教育目的的内涵,提出五育的具体内容及要求。1、 、 德育的目的:德育的目的:德育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塑造人们灵魂的教育活动,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使五爱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在全国各民族之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军民之间、干部之间、家

15、庭内部和邻里之间,以及人民内部的一切相互关系上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这个方针就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指针。其基本目的有: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和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树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最终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友爱互助的风尚;培养学生自觉的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习惯,培养他们文明、诚实、谦虚、热情、民主的作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坚持真理,勇于探索和创造,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

16、;培养他们实事求是认真刻苦的学风和坚忍不拔的毅力。2、 、 智育的目的:智育的目的:智育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习得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基础知识;掌握获取知识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表达和搜集、整理数据资料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实验、制作、调查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意志,使学生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能力。3、 、 体育的目的:体育的目的: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培养运动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的教育。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体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4、 、 美育的目的:美育的目的:使学生掌握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自然美、社会美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养成美的情操、言行和美的习惯。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