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做法与成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010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做法与成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做法与成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做法与成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做法与成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做法与成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做法与成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做法与成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我市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的做法与成效农民持续增收的做法与成效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近年来,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全市农牧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战略要求,大力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全面推进现代农牧业、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生态文明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农牧业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强化服务,各项工作推进顺利。到 2011 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 567 万亩,较 2005 年增加 53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59 万亩,较 2005年增加 86 万亩。粮食产量达到 28.5 亿斤,较 2005 年增加 5 亿斤。牧业年度牲畜总头

2、数达 1213 万头只,较 2005年减少了 170 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 14.5 万吨,较2005 年减少1.6 万吨。羊绒产量2642 吨,较2005 年增加919 吨;羊毛产量 12001 吨,较 2005 年增加 2882 吨。全市一产增加值达到 83.2 亿元,较 2005 年增加 42.6 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047 元,较 2005 年增加 5446 元。一、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农牧2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一)土地规模经营:为推进土地规模经营,2007 年以来,我市在优化开发区为主的农区,通过土地有效整合及整理、配套高标准节水灌溉设施、全程现代

3、农业作业机械、推广综合农艺措施、转变经营体制机制等措施,累计建成土地规模经营面积 167 万亩。其中,2011 年建成 44.8万亩,购进各类大中型喷灌设备 1400 台,配备各类农机具1155 台套,其中大型玉米联收机 220 台,耕、种、收、运等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建成养殖园区 76 处、养殖大户 158 个。经营方式以大户、联户经营和企业承租为主。通过 5 年的实施,项目区经营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所接受,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二)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在西部牧区限制开发区,通过牧民插花式搬迁转移和草牧场、水浇地的

4、有效流转,选择培育沙区 300 亩饲草料地、5000 亩以上草牧场,软梁区 200 亩饲草料地、7000 亩以上草牧场,硬梁区 100亩饲草料地、1 万亩以上草牧场的牧户,每户牲畜饲养量1200 只绵羊单位以上,按照每户 50 万元的投资标准,全面装备现代农牧业机械,全面组装推广包括划区轮牧、牧草补播、改良配种、防疫、配方饲喂、快速育肥等现代农牧业技术,不断提高生态型草原畜牧业发展水平。目前全市3共建成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 775 户、配套饲草料地 19 万亩、经营草场面积 453 万亩,示范户人均收入达到 4.4 万元,比建设初期增加了 1.25 万元。(三)设施农业:为促进就业,增加农牧民

5、收入,我市出台优惠政策,在城郊及工矿区周边,发展以绿色有机果蔬为主,兼顾休闲、观光、餐饮功能的设施农业。年内开工建设 1.4 万亩,其中温室 3174 亩、大棚 2893 亩。开工建设大型蔬菜仓储保鲜物流园区 4 个,建成 3 个。聘用289 名社会蔬菜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常驻各地进行技术服务与指导。累计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 5 万亩。总计现代农牧业面积达到 191 万亩。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力度,转移农牧民、致富农牧民。一是继续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大力拓展城市人口承载能力和就业空间;二是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村牧区中高考落榜生,免费送入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对拟转移的农牧

6、民劳动力有针对性地免费培训,平均每人补贴 3000 元,使之掌握非农产业劳动技能,实现就业。“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培训农村牧区劳动力近 30 万人次;三是实施“四个一”工程,解决了进城农牧民后顾之忧。即为转移进城农牧民提供一套住房,找到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 “一套住房”指为每户无偿4提供 1 套 70 平米左右住房;“一份工作”指培训过的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一份社保” ,指稳定就业的,纳入城镇职工社保体系,未稳定就业的,大部分由政府出资,纳入城镇无业人员社保体系;“一份补贴” ,即为转移进城农牧民 5 年内每人每年补贴 6000 元生活费,补贴期满稳定就业的,取消补贴,未

7、稳定就业的,纳入城镇低保体系。2007年2010 年底,全市生态自然恢复区累计完成人口搬迁2.8 万户、8.1 万人,涉及区域面积 2.2 万平方公里。通过移民小区、旗区自行建设及现金补贴共落实住房 3.1 万套。2011 年全市生态自然恢复区人口搬迁转移项目 完成1486 平方公里、4712 户、11213 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 2.2 万人,引导性培训 4.1 万人。 三、顺应自然规律,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夯实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一是继续全面推行严格的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草定畜政策,使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恢复。全市禁牧草原面积达到 4621 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52%,750

8、 万头只牲畜实现了舍饲。二是积极争取、精心组织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近年来累计完成退牧还草工程5033 万亩,总投资 10.9 亿元,其中 2011 年完成 520 万亩。2011 年落实草原生态补奖面积 9713 万亩,国家补贴 4.3 亿元,我市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禁牧草原每亩每年增加 25元、草畜平衡草原每亩每年增加 1 元,增加补贴 1.3 亿元。三是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经过多年的保护与建设,目前全市植被盖度达到 70%以上,比2000 年提高了 30,生态状况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向整体遏制、大为改善的历史性转变。 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深入推进。

9、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方面,一是编制汇总了鄂尔多斯市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产业、村镇和人口布局规划 ,各旗区也按要求完成了该项规划。二是经过近三年建设和完善,建成 4 个新农村试点,试点内均配套建设卫生室、幼儿园、超市、会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现房屋已分配到户,共安置农牧民 3293 户。三是 2011 年启动了 21 个新农村新牧区中心居民点建设,整合 100 个嘎查村,惠及农牧户 1.3万户、4 万人,总投资 33.45 亿元。目前,已开工 10 个居民点,建设 4000 余户,完成投资 3.56 亿元,其余 11 个点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具备开工条件。四是 2010 年开展了村容村貌“大整治、大见

10、效、大变样”整治行动,累计投入资金 6.78 亿元,解决了 1.3 万户老百姓住新居的问题,全市重点区域村容村貌实现了较大改观。五是 2011 年认真组织实施了 3000 户国家危房改造工程,工程已竣工约 1500户。6五、继续强化畜种改良工作,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为推动牲畜种子工程建设,2007 年,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全力推进牲畜种子工程的实施意见 ,对全市种公畜进行了全面的普查鉴定,对不合格种公畜进行了淘汰;对白绒山羊、细毛羊、肉羊开展了个体鉴定、生产性能测定和绒、毛综合品质分析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牲畜良繁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肉羊新品种培育及绒山羊细毛羊选育提高工作,组建三大畜种核心群。 “

11、十一五”以来,累计新建和完善配种站 2123 处,完成了 5400 枚绒山羊胚胎移植、1209 枚细毛羊胚移及 600 枚肉羊胚移工作,采集分析绒毛样 1.7 万份,普查鉴定种公畜 38.6 万头只,淘汰不合格种公畜 5.1 万只。全市大小畜良种及改良种比率达到 98.1,绒、毛、肉综合品质有了显著改善。六、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畜牧业生产保驾护航。“十一五”以来,我市为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对兽医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成立了市、旗区兽医局,拔付专门资金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动物防疫体系,共建设乡级动物卫生监督站 52 处,村级防疫室 761 个,村级防疫人员实行聘用制,免收防疫费,由国家

12、和地方财政给予补贴,2011 年人均年补助达到 8500 元,稳定了防疫队伍。二是在疫病防控方面,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重大动物疫病采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常年实施补针的措施,免疫率达到 100%。按照农业部相关要求,建立了7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全面开展了奶牛健康普查。落实了检疫报批报检制度,强化屠宰检疫工作索证验证入场关。加强跨省调运动物检疫,公路消毒检查站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做到了屠宰检疫、上市动物产品持证率 100。基本经验:基本经验:“十一五”以来,我市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在破解矛盾和难题中坚定改革发展信心,使农牧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新变化,实现了重大跨越。实践

13、证明,这些年来,市委、政府确定的农村牧区发展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符合市情、顺应民心。总结农牧业改革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农村牧区发展难题的重要法宝。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创造性地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方针政策,走富有鄂尔多斯特色的农村牧区科学发展道路。从制定农牧区经济三区发展规划,收缩转移、集中发展,到率先探索土地和草牧场经营权的多种实现形式,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统筹城乡,集约发展,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实践证明,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引领农村牧区改革大推进、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进步。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4、,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些年,我们顺应自然,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创造条件,大规模转移农牧民,实施禁止发展区人口整体退出,从减轻生态8压力上促进生态平衡;实施严格的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草定畜政策,合理确定草牧场载畜量,大面积推广舍饲圈养,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从变革生产方式上促进生态恢复;走出了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新路子。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承担绿色责任,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始终坚持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把农牧业现代化作为繁荣农村牧区经济的根本方向。这些年,我们始终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三农三牧”工作的核

15、心,运用工业化、市场化的理念来谋划和推进农牧业工作,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形成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新格局。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才能夯实农牧民持续增收基础。必须始终坚持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根本出路。这些年,我市始终坚持解决农牧业问题从非农产业上找出路、解决农村牧区问题从加快推进城市化上找出路、解决农牧民问题从减少和转移农牧民上找出路的发展方向,出台促进人口转移的相关配套政策,使大量乡村人口由农村牧区向城镇转移,与城市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只有跳出“三农”抓“三农”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才能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从根本上解决“三农三牧”问题。9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把维护农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牧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年,我市着眼于建立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强农牧业执法工作,切实维护农牧民利益,使农牧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实践证明,只有着力解决好农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牧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2012 年全市计划完成现代农牧业 47 万亩;完成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 6563 平方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